《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解读

2021-12-02 19:57宁少博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温室机械化大棚

宁少博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1 总体要求

《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了设施种植需要建立在创新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科技作为引领,合理规划,加强政府政策措施的扶持,规划我国农业种植区域,合理布局设施种植,在适合的区域全面积极推进机械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的温室,促进农机农艺的相互结合,加强对信息化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设备建设,提升专用农产品的设施投入,加强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使用,并且进一步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全面发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模式,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速度和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意见》要求2025年后,我国要初步建成设施种植,合理科学地布局我国农业生产区域,优化原有的农业结构类型,设施种植的总面积超过200×104hm2,其中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的建设为主。积极推进我国设施种植建设,以标准化、专业化为前提,稳步推进改造,力求提高农机作业的程度,加强对新型设施的研发,扩大节能降耗技术装备的使用。对主要农产品品种全面实行机械化种植,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农业种植区域里,要求机械化的运用水平要高达50%,力求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升劳动生产率,加强对水资源、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程度,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

2 主要任务

2.1 促进设施布局走向标准化

在我国适合设施种植的地区建设符合标准的温室,南方重点建设塑料大棚,北方以节能的日光温室为主。节能日光温室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西北、黄淮海、环渤海等地区,还可以适当建造塑料大棚。多雨地区可分为长江流域、华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流域的温室建设以塑料大棚为主,可以为单栋或连栋的形式。还需要发展防虫网室、防雨棚、遮阳棚等;华南地区的大棚建设以遮挡阳光和雨水为主,条件允许可以发展连栋塑料温室;西南地区的大棚为遮阳棚、连栋塑料大棚,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建连栋塑料温室和防虫网室。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和天气的原因,只能发展节能日光温室。

2.2 推进设施建造迈向宜机化

为更好地规范温室设施的建设,要制定温室的建造标准体系。温室建造标准体系的建立要以地区来进行定制,以此来满足不同区域的要求。温室建造标准体系应该包含温室的出入口、空间结构及内部通道等建造内容,要符合农机作业的基本要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还要强调生产的安全规范。对老旧的种植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进其迈向宜机化。按照农机的通行情况,改造旧种植设施的基本结构,促使种植空间的布局更加具有优势,创造新型的宜机化种植形式,从而达到机械通行,使得旧设备能正常的运作。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程度,积极促进节能型的设施设备的建设,增加低能耗电设施的应用。

2.3 发展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在设施种植设备的建设中,推广科研成果,补齐种植机器的短板,突破重要耕种环节的技术应用,提高播种的精准度,提升收割的效率。掌握对环境的掌控,避免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积极宣传灌溉施肥、土地耕整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加强对温室的配套建设,提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建设,推进电动运输功能的使用,实现机械多功能作业的模式。全面推广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技术装备,实现设施种植清洁生产。在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时,也要加强机械的协同配套,积极打造标准化、区域化的农业机械生产地区,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增加农业的效益。

2.4 提升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化

在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同时,也要加快对信息化的建设,把两者相互结合,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对环境的调控,加强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程度,尤其是对灌溉施肥方面的应用。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加大对设施种植机械化的应用。大力投入对科技的研发,重点研究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装备,例如自动作业、精准作业、传感器和智能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农耕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农业机器人作业的模式,降低人工的精力投入,扩大农业规模化地生产,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

2.5 提升生产服务实现社会化

在推广设施种机械时,要积极引导种植户共享机械,建设设施种植机械服务合作组织,提高区域内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积极培育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设施种植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的体系,为种植户提供各种关于设施种植的社会化服务,诸如建造大棚的技术、机具的租售、机械操作方式等服务,建立一种创新型的服务体系,加强对种植户使用设施种植机械的指导,并且要提升服务的标准,正确地进行引导,扩大设施种植机械的应用范围。

3 保障措施

3.1 提高政府的组织领导

根据《意见》要求,要提高相关部门组织领导能力,在本区域的农业农村规划中加入设施种植机械化的建设内容,将其列入到重要的工作项目中,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加强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促进科技、农业、农田建设等部门间的相互协作,统筹集合所有的资源,全面投入到设施种植机械工作中。当地的农业农村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协调机制,组织调动各部门组织,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积极进行创新工作,规范设施种植机械化的建设,部门间加强交流合作,安排设施种植机械的培训,促进国际的学术交流,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积极促进设施种植的改造升级。

3.2 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积极地引导各地的设施种植工作,加强对设施种植基地的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改造计划,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强扶持力度。可加强规则的制定以及工作的指导内容,尤其是关于宜机化的改造的内容和种植设施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寻求金融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协调金融基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促进大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加补贴购买农业机械,扩大标准化大棚温室棚架的补贴试点范围,并积极探索成套设施的补贴方案。落实农业用地的管理政策,提高设施建设和改造标准。促进金融机构对拥有温室大棚设施设备所有权的放开抵押贷款,探索大规模购买农业设备贷款的贴息制度,并促进推广农业信贷的保险模式,如“大棚险”和“大棚贷”。积极引导各类机制的投入推动其多元化发展。

3.3 进行科技的创新研究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根据种植设施设备的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一些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开拓技术装备的研发,并实施和推广。针对重大需求,及时提出设施装备的技术创新,争取该管理的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去立项支持。促进相关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增加种植设施基础研究和设备的关键技术开发,并加强新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能力。积极支持和引导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其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转化。

3.4 提高公共服务的方式

积极示范引导,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支持数字农业种植基地的建设,推广高端智能设备。加快弥补种植设施装备的不足以及种植配套技术标准的修订,提高其整体的系统标准。加强种植设施装备的鉴定能力建设,制定和修订一批试验评估大纲,积极开展专项评估,并支持新技术的转化、新设施转型的推广应用。选择典型地区,对种植机械化设施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加强其技术的开发指导。加强种植设施装备使用过程的安全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实体生产。建立好人才团队,建立机械化种植设施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广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app的应用,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温室机械化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