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让校史“活”在校园里*

2021-12-03 02:27夏春娣
江苏教育 2021年44期
关键词:茅以升之桥赛珍珠

夏春娣

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崇实女中”)始建于1884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百年女校的优秀办学理念和传统,针对女性的需求,因性施教,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探索、更高远的目标,培养新时代女性,从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平等和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摆在崇实女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希望将校史显现在校园中,让校史文化“活”在师生的生活之中,与依山而建的校园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并以此来陪伴、激励师生的成长。

一、把校史建在校园里

崇实女中将校史建在校园里,形成独特的“楼文化”,学校拥有5栋中西合璧的百年建筑,另外的几栋建筑都是沿袭原来的风格建造或修建的。民国风与西洋建筑风格相互融合,形成校园中的“民国建筑群”,与不远处的“西津渡”遥相呼应,整个校园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每一栋楼都有独特的历史,每一栋楼都有不同的故事,其中的人和事衍生为特有的校园文化。九号文史楼中有“赛珍珠纪念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人文关爱精神成为崇实女中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石;茅以升科教楼是“中国桥梁之父”茅老情系家乡,发动亲友同学会为女中捐资建成的。学校充分发挥茅以升、赛珍珠两大校友资源优势,开展赛珍珠“人文之桥”和茅以升“科技之桥”的“双桥工程”系列活动,真正使两位名人的无形之桥永驻风车山,形成育人成才的永久之桥。

校园中的百年建筑群就是一部崇实女中的活历史,师生在这样的建筑中工作、学习、思考、体验、感悟,无形中就能感受学校的历史文化,感受到赛珍珠的人文关爱精神、茅以升的报国情怀,感受到历届优秀校友的精神力量。

二、把校史种在校园里

崇实女中拥有一批200多年树龄的古树名木,形成崇实女中特有的“树文化”。林荫道上直插云霄的整排梧桐树,傲然屹立的银杏树,无不显示出学校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树枝婀娜的丝棉木象征着女性的柔美,清香四溢的蜡梅解读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文,激励着师生奋发努力。还有那200多年历史的圆柏、樟树等矗立在美丽的校园中,见证着百年老校的发展和代代芳华的成长。学校生物组教师带领学生建设物种校本课程,挖掘关于女中古树名木的生物文化内涵。

三、把校史写在校园里

“校史文化”是崇实女中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宝库,学校将校史凝练地写在校园中,让“崇实当年”“地灵人杰”等校史文化呈现在师生的生活之中,与依山而建的校园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石刻“崇实当年”。每天清晨,师生一踏入学校大门,石刻书本“崇实当年”及其题词“善造贤良、女校前驱”等映入眼帘。这是一所当年长江流域最有影响力的女校,看到它,仿佛看到了崇实女中当年的辉煌,看到了崇实女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

地灵人杰墙。王素意、赛珍珠、李美筠是先后从崇实女中走出的杰出女性。王素意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金钥匙”奖的中国女性,赛珍珠是世界上唯一既获普利策小说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李美筠是三获美国博士“金钥匙”奖的“中华第一女学人”。这面墙设置在百年建筑前的年轮广场上,是师生们开展活动、饭后漫步的地方。站在年轮广场上,面对女中杰出校友,女中学子可以与她们对话,并以她们为榜样,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四、把校史编进教材里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史文化的教育功能,学校将校史编进校本教材中,将校友赛珍珠的故事编写入《赛珍珠与镇江崇实女中》一书,让学生读珍珠、品珍珠、学珍珠、做珍珠,学习赛珍珠的人文关爱精神,做一个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现代女性。我们将学校的古树名木编写成校本教材《风车山物种》,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植物种类,从这个天然的学习场中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对学校厚重历史的了解和热爱。

五、把校史融入活动中

每年新生进校,由上一届的学姐带领她们参观校园,进行校园文化讲解,讲述女中自己的校史故事,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关爱情感和爱校情怀,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学校的“崇实使节”向来访客人讲述女中的校史、女中的故事,每个女中人都会用女中独特的语言讲述女中的故事,向人们介绍女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女中,这是每个女中人的责任。师生自己创作诗朗诵《崇实,我永远的崇实》、快板《百年崇实》,组织“我与崇实女中”征文活动等,将学校的校史文化渗透进师生的血液,一份浓浓的爱校情被激发和升华了。

猜你喜欢
茅以升之桥赛珍珠
茅以升的不担心
赛珍珠纪念馆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茅以升和他的理想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奥谢普科夫:愿做中俄地方间的合作之桥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茅以升设奖敬母
用华媒之笔 搭友谊之桥——“2018海外华文媒体苏州(相城)行”活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