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书法教学的缺失与重构

2021-12-03 02:15杨君荣
江苏教育 2021年47期
关键词:书写汉字书法

杨君荣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书写已被电脑文字录入取代。在小学阶段学生若没有书法教育,那么书写水平会受到影响。作为母语的汉字,蕴含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构书法教学的方式。

一、基础教育中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训练缺乏计划

小学书法课的开设,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汉字书法的基本书写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夯实书法基础。但是,目前部分小学书法课缺少一个科学的教学计划,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单纯模仿书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过于单一。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

(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未充分确立

总体来讲,书法基础教育目标分为:第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强调学生的坐姿,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管理只存在于表面。第二,掌握汉字的结构。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关键时期,而结构又包含上下、左右、半包围、全包围等等,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教师虽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教学方式,但仍旧处在课堂主体地位。

(三)鉴赏和文化引导不足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开设书法课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即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人文情怀,在书法学习中修身养性,这与我国现代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十分契合。但是,一些教师忽略了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形”,而忽略了“神”,学生单纯模仿书写,无法体会其中的内涵。总体来说,书法课堂中缺少书法鉴赏和文化引导,是目前基础教育中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基础教育中书法教学的重构方式

(一)尊重学生特点,构建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定力不足的特点,而该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书法教育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明确各个阶段的书法教学要求,进而构建一套成熟、合理的教学计划。

例如,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落实为两点:其一是让学生认识书法,了解书法工具、书法概念等,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二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这一点对学生养成练习书法的习惯有重要意义。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普遍对书法有一定的了解的特点,此时可以通过讲解书法名家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书法保持兴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规范书写。针对高年级的学生,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及其风格,另一方面通过鉴赏课让学生深入感受书法背后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可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构建和实施科学的教学计划,不仅能让教学目标更清晰,还能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书法,夯实基础。

(二)开展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书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书法基础教育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无法对某一事物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对某一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书写欲望,让学生以舒畅的心情开展书法学习,加强学生对汉字间架结构的认识。

譬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书写时,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利用竞赛的方式,例如为学生提供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要求学生身子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双臂自然张开,以正确的姿势书写,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当教师进行汉字间架结构教学时,仍旧可以开展竞赛活动,例如提出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哪些?汉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哪些,等等,让学生举手抢答。此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进行相对应的奖励,比如让抢答的学生随意挑选班级同学站起来背诵写字规范的要求。当学生回答出“规范、端正、整洁”时,能够再一次加深其他学生对书写规范的印象。又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喜欢的书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后面的书法基础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书法作品出发,在现场进行书写或者临摹,让学生直观感受,互相评价书写水平。由于书写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意识会较好。同时,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自信,完成教学目标。

(三)鼓励与引导,充分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需要教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书法基础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难题,譬如受到电子设备的局限,枯燥、单一的书法书写对学生更不具备吸引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下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其一是为了让学生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其二是为了促进我国汉字文化的传承;其三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重构书法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譬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正确坐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基本的书写坐姿要求。又如,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写一幅书法作品上交并在课堂上一一点评,对书写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对其进行表扬,并主动引导,使学生的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对书写水平滞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书写自信心。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刻体会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书法教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书法教学的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应认真探究现有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重构书法教学,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让中国的汉字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永久传扬。

猜你喜欢
书写汉字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法欣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