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2021-12-03 10:55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济收益蚕茧农户

(陆良县马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655605)

种桑养蚕产业是陆良县的一项重要产业化项目,陆良县的养蚕基地害虫少,是一个良好的养蚕基地。

1 陆良县的种桑养蚕现状

种桑养蚕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了陆良县的名片,通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了过亿的一项重要产业,是陆良县农户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近几年,陆良县在种桑养蚕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160000亩生产基地的应用,以工业化发展理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发展,这能够合理的延长茧丝绸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的应用,合理应用技术,促进种桑养蚕行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陆良县种桑养蚕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陆良县的种桑养蚕产业朝着精加工方向发展,这也促使种桑养蚕行业实现了“破茧成蝶”。

2 在陆良县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陆良县从栽桑到养出蚕茧,饲养消毒、防治病害等各项内容都有当地辅导员全程指挥下完成。为了确保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避免出现辅导员负责面积过大,无法完成辅导工作,每500亩桑园都要配备一名辅导员,配备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的辅导员才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2]。

目前,陆良全县5个乡镇、63个村委会都发展了种桑养蚕产业,从事种桑养蚕行业的工作人员超过了160000人,云南省种值桑园面积一共达到了1700000亩,而陆良县种值桑田的面积达到了160000亩,达到了的云南省的9.4%。陆良县种桑养蚕的快速发展是服务体系的支撑[2]。近几年,我国陆良县在种桑养蚕发展期间,不断对蚕桑生产、蚕茧收购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全县进行科技推广期间,依据陆良县种桑养蚕的具体情况,建设了公益性服务机构,在基地中配备了的辅导员,进而在陆良县内,构建了县、镇、村三级可以确保种桑养蚕健康发展的良好服务体系。在陆良县内的各个乡都依据当地的情况设置了蚕桑站,蚕桑站主要负责所在区域内蚕桑的生产,以及技术服务辅导等各项管理作业的开展。陆良县内的每个村庄都聘请了专业能力过硬的辅导员,辅导员在日常作业进行期间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负责对生产技农户进行指导,科技服务人员要采取“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种桑养蚕生产作业前、中、后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技术服务[3]。

3 适当延伸种桑养蚕产业链条

陆良县中的马街镇赵官坝内建设了休闲农业和生态桑果园旅游观光基地,优美的景观使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到该地进行采摘,对当地的蚕桑美食进行品尝。此外,马街镇在发展种桑养蚕行业中,加强对各项实用技术的研究,从而不断对桑产产业链进行适当延申,在全面结合种桑养蚕行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桑叶为主要源材料的面条、饼干、茶等各种人们喜爱的生态食品。陆良县在发展种桑养蚕过程中,依据当地情况,一共建设了的17个收烘(茧)站、3家丝厂[4]。同时,陆良县在后期发展期间,还要不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依据种桑养蚕行业为基础,发展生物产业、丝绸制造业,以及节能环保行业等。

4 陆良县种桑养蚕改进策略

4.1 确保种桑养蚕行业的稳定发展

在对陆良县农业结构调整时,要以当地客观的整体发展作为基准,以陆良县种桑养蚕的具体发展情况作为基准,制定出一套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符的一套种桑养蚕发展规划,全面结合种桑养蚕情况,调动当地群众在种桑养蚕期间积极性,吸纳群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同时,在发展期间,要采取验收检查制度,对周边环境的具体环境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对验收检验制度的应用,实现对农户桑苗具体情况的管理[5]。同时,要制定责任制,通过责任制对农户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只有将各项责任落实到用户,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情况入手,做好保护作业,进而使陆良县内种值的劣质桑可以转变为优桑,确保陆良县种桑养蚕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

4.2 加快种桑养蚕的发展脚步

在陆良县中发展种桑养蚕行业时,要适当依据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当地设置具有榜样作用的种桑养蚕用户,在当地建设的符合要求的种桑养蚕基地,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将重点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农户上。陆良县在进行种桑养蚕发展期间,县内的每个乡镇都要抓住几个点,将育苗载桑作为起点,在种植桑苗种值时,应当通过登记方式,将桑苗种值内容都登记到陆良县种桑养蚕户的户头上,而且要分配指定人员,通过定点方式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种桑养蚕工作,进而确保整个行业健康发展[6]。针对种桑养蚕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要采取定点方式完成相应培训,将技术性人员要被合理分配到相应的地头上,由其采取实地操作,并且完成相应的检查指导作业,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过硬的种桑养蚕技术人员,进而使种桑养蚕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户可以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收益。从陆良县种桑养蚕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培养种桑养蚕,可以提高农户经济收益,进而推动陆良县经济发展。

4.3 加强队伍推广

科技推广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科技转变为生产力,农户在种桑养蚕期间,要合理应用民用科技的作用就是使推广人员将种桑养蚕中采用的各项科技都合理的推广给负责种桑养蚕的农户。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绩都是影响推动种桑养蚕技术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具体工作期间,要落实年前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年终推广等各项内容,针对在种桑养蚕中表现良好的个人和集体应当给与其一定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过硬的推广人员[7]。同时,还要组织推广人员对种桑养蚕相关的技术进行培养,激发相关人员对于相关知识学习的热情,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工作,为各项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

4.4 执行蚕茧价政策

蚕茧价高低会对农民的经济收益造成直接影响,这也会对农民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造成一定影响。从种桑养蚕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蚕茧价降低,降低农户的经济收益,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毁坏桑事件。但是,蚕茧价会发生浮动,这也就促成了政府插手蚕茧价政策,通过低价方式处理劣等蚕茧,而对于优质的蚕茧则要采取优价处理,在蚕茧处理期间不得哄抬蚕茧价,进而确保农户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等到蚕茧价升高后,可以从获取到的利润得到一定风险金,将获取到的资金作为后期备用金。若蚕茧价再次波动达到价格固定后,通过对这一部分风险金进行应用,从而给农户一定补助,采取保护价格完成对蚕茧的收购,通过对这种方式进行应用,可以使农户和工厂利益能够得到全面保护,进而避免发生毁桑和挖桑风险,确保陆良县种桑养蚕行业的健康发展。

4.5 顺势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陆良县种桑养蚕规模较大的,浙江雅莹集团有限公司来到陆良县,对当地蚕桑产业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在陆良县进行基地建设,设备制造、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考察后,若在陆良县建设生产,可以从载桑到养蚕直到后期用蚕为源材料,生产服装的一条产业链。陆良县在发展种桑养蚕行业期间,长期以来都在对一套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蚕桑体系进行完善,一直在对招商引资的脚步进行探索。近几年,陆良县领导多次带领队伍到浙江一带进行考察,通过沟通对接,不断对各方信息内容进行捕捉,签订了老介佛、鑫源等多项项目,而采用桑条制浆造纸一批项目可以顺利推进,这在获取到一定成效后,陆良县也充分的意识到了种桑养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龙头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后劲不足、公司与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共同承担风险、合作社与分社较为松散等多项问题,因此,为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对陆良县种桑养蚕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针对这一现象,陆良县在发展种桑养蚕行业期间,提出了以现有桑园作为基础,加大了对陆良县桑园的改造,采取补区连接,在陆良县内构建了5个万亩连片、26个千亩连片高产示范桑园和38个养蚕专业示范村,在此基础上,促进当地针织、服装、印刷等工业的健康发展。

4.6 加强机械化技术创新

陆良县发展种桑养蚕期间,相关部门与政府部门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种桑养蚕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加强机械化创新可以扩大陆良县种桑养蚕的规模,可以提高陆良县桑蚕的重量和质量,这对于陆良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5 结语

发展种桑养蚕行业要必须要适当解放思想,通过对不同方面条件的应用,种值桑树,适当改善周边环境,提升种值技术和各项基础设施,进而促进种桑养蚕行业发展,合理应用桑蚕产品,进而为农户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猜你喜欢
经济收益蚕茧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卖蚕茧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