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不行,而是有了更好

2021-12-03 19:16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低分中等职业普通高中

□庄西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家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只是在职业教育如何重要以及重要到什么程度等方面,还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人把职业教育夸大成无所不能,有的人把职业教育贬低为一无是处。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极端认识都不妥当。应该从现实当中哪些人接受职业教育、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来认识职业教育的作用。

不像言说中的职业教育那么抽象,现实当中的职业教育是由一些具体的机构来承担的,比较容易看清楚。在我们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公办的职业院校,有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和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等)。人们一说到职业教育,脑子里立马想到的就是这些学校,而不会想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不同的学校干不同的事情,这就是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边界,他们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学生来源和培养目标。

先看学生来源,我们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典型的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后来的工作生活奠定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义务教育结束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15岁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要经过中考,中考分数(学业成绩)是决定学生进入何种高中的主要标准,这一点与一些所谓发达国家不同(比如德国,儿童10 岁左右就会分流,学生的分流是建立在对其禀赋、爱好、兴趣、习惯等特征的长时间、系统的、科学的观察、记录、分析的结果之上的)。中考分数高(达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进入普通高中,中考分数低(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下)的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中考分数低的学生中的较高分数者进入公办的职业学校,低分者(包括没有分数者)进入民办职业学校。也有一些家里有关系的中考低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中考成绩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至少部分地说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关键期)在“应知”方面有欠缺,相关学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的知识没记住或者记得不多;在“应会”方面也有不足,没有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没有养成比较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高中阶段教育只有清一色的普通高中(像有些专家说的普及12年教育,实行高中后分流),那么,这些中考低分学生,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延续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模式,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会重复义务教育阶段的轨迹,这些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就是普通高考的低分者,如此循环。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义务教育阶段低分者到了普通高中变成了高分者的例子,可那毕竟是少数。有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中考、高考低分学生就多了一个在文化知识学习(失败的学习)以外的一种技能学习的选择。我不同意关于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的说法,没有选择才是无奈的。

再看培养目标。现代社会,人们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受到如家庭阶层地位、学校的性质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教育获得和职业位置之间的匹配程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获得”是指一个人所获得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类型。一般来说,如果教育获得与职业位置之间的匹配度较高,那么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就会相对轻松,反之则会困难得多。在我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和职业位置之间匹配度更高,不存在人们通常所说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比较严重的“学而无用”和“学非所用”的问题。根据经济学信号理论,高度标准化的教学安排会生产出相对统一的“产品”,因此无论学生们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是什么,都能为雇主提供有用的信号。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习实训等教学安排都是就业导向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职业院校中代表教育程度的学历证书和技能水平的职业等级证书与工作技能的相关度也较高,即具有较高的专门化程度,凡此种种,都为雇主提供了判断雇员技能水平的可靠基础。相反地,在普及化、大众化和通识化的背景下,雇主面对持有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性毕业证书的求职者,就不容易判断这个人是否有资格胜任特定的工作。因此,在以专门的职业型证书为主的职业教育系统中,教育获得与职业位置之间的关联度会很强。这就是为什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原因之一。

与普通高中比,职业院校学生可以获得技能学习的乐趣;与普通高校比,职业院校学生可以省却工作搜寻的烦恼。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低分中等职业普通高中
加氢装置低分气脱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低分剧成了大众的“情绪容器”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