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1-12-03 09:47李玉强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李玉强

(辽宁大学后勤发展集团,辽宁沈阳 11003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①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9-8-10阅览。“双一流”大学建设也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将德育置于首位,因此,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高校思政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立德”和“树人”的历史源流久远,孕育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左传》中的“三不朽”思想中有关于“立德”的记载,即“立德不朽”思想,被视为首位的人生价值和修身之本;《管子》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中有关于“树人”的记载,“树人”的长期性、持续性思想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孕育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立德”和“树人”,在形成阶段是彼此独立的教育内容,经过历史积淀逐步融合,在新时代发展成为立德树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并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质的理解,将“立德树人”思想应用于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延雨霞:《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7月。

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政治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即高校思政教育要以政治教育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反映历史潮流和时代特征的要求。与“才育”相比,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典型的“德育”特征,主要体现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向性、复杂性和持续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决定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目标、内涵和范畴,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立德树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德育观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立德树人和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凸显立德树人的文化视野。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诞生于20世纪末,具有中国特色,蕴含着悠久的中华文化传承,从“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是立德树人思想的价值维度。①谢晓玟:《立德树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研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0 年第6 期,第91—92页。

立德树人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精髓,也是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符合高校思政教育提倡的价值目标,与高校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将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民族复兴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统筹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二、立德树人思想指导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立德树人思想可追溯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阐述了教育与“树人”的必然关系,即通过德育、才育等多维的教育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尤其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尊重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协调发展,形成德才兼备、英才辈出的培养模式。②孙晓慧:《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6月。

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立德树人思想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内核为立德树人思想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熠熠生辉。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德育思想均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通过德育教育实现由外而内的品行塑造,促进立德树人思想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立德树人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从中汲取先进的思想内容,构建中华文化育人体系,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实现对中华文化的重塑转化以及融合创新。

3.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可见,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与立德树人是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四个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时代内涵,也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

三、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成才之前先成人,成人之前先立德”。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德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得以确立,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立德树人思想逐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学生德育成绩显著、师德建设效果良好。但是,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仍需进一步探索,实践中还存在认识不足、缺乏实践互动环节、载体不够丰富、外部环境氛围缺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重才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

才育是显性教育,而德育具有隐性教育的特征。在现有评价体制下,一方面,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数量,重视才育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认为德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只要搞好“授业”“解惑”即可,将“传道”弃之如敝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视为首要学习任务,对德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待思政课也是一学了之,没有内化为自身修养和行动,导致才育和德育的本末倒置和失衡现象。

2.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导方式,思政课教学更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与学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而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恰恰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单一的说教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实现德育目标,同时限于思政课的班型,偶尔的实践教学环节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难以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职业发展定位融合,立德树人实践教学创新不及时,制约着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进程。

3.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思政课内容本身就相对枯燥,说教式的教材缺乏生动的内容,无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当下,网络成为学生获得教育的主流载体,而部分教师还局限于教材和板书,这种忽视学生道德情感需求和缺乏真实体验的思政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4.人文环境营造仍需改善

高校普遍重视硬件环境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立德树人思想宣传随处可见,但往往忽视校园人文环境营造,标语化的宣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效果不佳。将立德树人思想真正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必须将立德树人思想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积极营造隐性的育人人文环境,才能将立德树人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中,这种忽视人文环境营造的现实问题,难以将立德树人思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

四、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径

1.用立德树人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首先,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树人思想和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①习近平:《争当有梦追梦圆梦的新时代青年》,《人民日报》2018 年7月4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培育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通过系列的思政课教育,培育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读懂悟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同时,紧紧把握时代特征,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占领“两微一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依托网络和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独特价值。

其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做时代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华丽青春、创造辉煌人生。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 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明日报》2017年9月8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和成长,使其达到“慎独”的自我教育最佳状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厚植爱国情怀,将国家命运与自我价值追求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同时,志愿服务被普遍认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高校的重视。②马晓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2 期,第171-176页。思政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利用先进事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③《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0日。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层面下足功夫和力量,先“立德”再“树人”。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改变“工厂式”人才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同时,积极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当代大学生永葆豁达、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竞争。

2.以立德树人思想培育育人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④习近平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意识决定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形成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不只做“教书匠”,更要成为“大先生”。教师要积极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规律,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高校教师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率先垂范,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3.构建立德树人思想的协同育人机制

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例如积极发挥高校后勤领域的服务育人职能。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被称为“不上讲台的教师”,直接服务于学生,在食堂、宿舍、校园中与学生密切接触,这些生活化的影响更能发挥德育功能。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教育,将思政课堂拓展到实践基地教育,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遗址基地,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完善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例如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使学生直接接触当下的时代热点问题,在实践中开展德育活动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实效。

4.营造立德树人思想文化氛围

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育人资源,传承和弘扬大学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 年12月9日。高校思政教育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民族传统和习俗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实现文化自觉、自省、自信与自强。同时,在校园文化育人过程中,发挥先进典型和优秀校友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小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显性教育方式相比,在细微之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入脑入耳入心,营造校园文化生态。将德育厚植于校园沃土,立德树人思想方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探索。立德树人思想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在立德树人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如何将立德树人思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是时代的需求。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