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市棉铃虫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研究

2021-12-03 17:17毛鹏志侯国庆布卡欧尔娜王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集成技术种植模式棉铃虫

毛鹏志 侯国庆 布卡?欧尔娜 王国平

摘要 为践行绿色植保理念,推动胡杨河市农药减量控害,研究棉铃虫在新型种植模式(稀-早-优)下的诱控技术。以性诱、灯诱、食诱为主体,以化学防治技术为辅助,开展棉铃虫的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理化防控区棉田落卵量较对照区降低,新增蕾铃被害率降低,防治成本较常规化学防治区降低909元/hm2。然而,理化诱控技术单一使用较为容易,如何与化学防治集成需进一步探索。因此,在新型种植模式下,理化诱控集成技术可以更好地防治棉铃虫,保护天敌,调控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棉铃虫;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种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2-014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2.03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Lure and Control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in Huyanghe City

MAO  Peng-zhi,HOU Guo-qing,Buka·ouerna et 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eience,Seven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rops, Kuitun,Xinjiang 8332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green plant protection and promote the pesticide reduction and pest control in Huyanghe C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in the new planting mode (thin-early-excellent).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sex, light, and food attractant, with the aid of 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attracting control of H. armigera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ovi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area, damage rate of cotton boll and bud reduced,the cost was 909 kg/hm2 lower than that of chemical control. It was easy to us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ttract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lone, however, how to integrate with chemical control needed further exploration. Therefore, integra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apping technology could get more control effect of H. armigera, protect natural enemies, regulate ecological balance, obtain better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Key words Helicoverpa armigera;Physical and chemical lure;Integrated technology;Planting mode

新疆作為我国最具优势的棉花产区以及优质棉的主要基地,2020年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4.9%,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种植面积、单产全国第一。作为新疆的优势产业,种植棉花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为鳞翅目夜蛾科,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其具有分布广、食性多样、繁殖潜力大和迁飞适应能力强等特性[1]。

理化诱控是[2]以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该技术是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害虫为害的行为。在掌握害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害虫趋性如趋光性、趋化性等诱杀成虫,减少交配繁殖的概率,从而减轻幼虫的为害。该研究是以棉铃虫为靶标害虫研究棉铃虫“性诱、灯诱、食诱”理化诱控的集成技术的方法、途径。各理化诱控器具操作简单、易学易会、节本增效的特点,是重要的绿色防控主体技术。胡杨河市棉花种植面积约13.3万hm 是“锦牌”棉花的主产区。近几年该地区气候规律性较差,棉铃虫发生有加重趋势,造成了不同级别的损失,影响种植户收入增加,为助力该地区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践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笔者于2019—2020年以湿式诱捕器、频振式杀虫灯、食诱剂3种理化诱控技术集成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示范,为该地区棉铃虫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棉花种植节本增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食诱剂。澳朗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药公司生产并提供,配合专用杀虫剂。

1.1.2 棉铃虫性诱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诱芯为绿色天然橡皮塞,反口半钟形,长1.5 cm,每个重0.35 g。诱捕器为自制的湿式诱捕器QS- 选择体积为500~550 mL的塑料饮料瓶,在距瓶底8 cm处向上开口(高5.0 cm、宽4.5 cm),于瓶底加入不超过开口下缘的洗衣粉水,将棉铃虫性诱芯用细绳或细铁丝绑紧,一端通过瓶盖旋拧固定,悬挂于距洗衣粉水上方1cm处。

1.1.3 频振式杀虫灯。光控频振杀虫灯,型号PS-15II,宝迪新款双网杀虫灯BD-SC03(扬州市宝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构造为一频振式灯管,外围有高压电网,下部为收集昆虫塑料桶。

1.1.4 棉花品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自研早熟、优质、非转基因常规陆地棉品种国审棉Z1112。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5—10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种植模式为一膜3行,前茬作物棉花,加压滴灌,随水滴肥,试验地连作棉花多年,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棉花全生育期内各处理,按照本地棉花栽培技术管理,滴水施肥、化控、中耕、封顶、脱叶催熟等管理措施均相同。

1.3 试验设计

在上述试验点,设置棉铃虫性诱剂、食诱剂、灯诱为主体的理化防控区4 hm 常规化学防治对照区4 hm 不防控空白对照区0.5 hm 3个处理。

QS-1湿式诱捕器按每0.2 hm2放置一个诱捕器,共20个。将诱捕器直线均匀插放于田边地头,方便机车中耕、施药,间距20 m,诱捕器瓶底垂直距离地面1.2~1.5 m,高出棉花0.2 m以上。化学防治区按当地常规化学防治措施进行棉铃虫防治,施药情况见表1。根据气候,棉花及棉铃虫生育进程,6月5日至7月20日插放于地中。3~5 d补充一次洗衣粉水并保持浓度不变,同时调查清理虫体;35~40 d更换性诱剂。

食诱剂按照1.0~1.5 L/hm2配药先在敞口的容器中加入食诱剂和专用杀虫剂,1∶1对水稀释[3],充分搅匀,选用500 mL普通塑料瓶,将瓶盖扎若干直径不超过1 cm小孔,制作撒施食诱剂的甩洒工具,在棉铃虫羽化高峰前2~3 d使用,甩洒时沿棉花大行并分布均匀地滴洒形成药液条带,注意力道和节奏尽可能撒施在棉花上部倒3叶上,每行药液条带10~20 m长,条带间隔50~100 m。

频振式杀虫灯,宝迪新款双网杀虫灯BD-SC03(扬州市宝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装试验地东2盏,西2盏,灯高距离地面1.8 m,于2020年4月20日至8月20日开启灯。

化学防控区按照本地棉花大田正常农事操作进行,具体用药见表1。

空白对照区棉花棉铃虫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种植模式也是一膜三行三带“稀早优”模式。

1.4 田间调查

1.4.1 诱蛾量调查。

田间调查采取5点取样法,设置5个QS-1诱捕器于6月5日—7月20日开展定点调查,每2 d调查1次,一般早上调查为好,记录诱捕器诱蛾数量,并将所诱捕成蛾清除。

1.4.2 落卵及蕾铃为害调查。

定点调查5个点,每3 d调查中行、边行各10株棉花,记录理化防控区、化学防控区、空白对照区百株落卵量及蕾铃为害率,记录完将落卵及为害蕾铃去除。

1.4.3 田间测产。

8月25日—9月5日,选取各处理有代表性尤其是整齐度和长势较好的面积6.67 m 调查棉花平均单株结铃、株高、收获株数等,并按标准采收考种花,计算预测单产。

1.4.4 防治投入情况。

详细记录不同處理区单项成本投入,计算总投入。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组间差异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铃虫成虫数量动态

2020年北疆开春较早,3月2日地中积雪已消融殆尽,4月气温回升快,干燥少雨,棉花播种较去年同期提前12 d左右,5月降水较历年偏少,气温较历年明显偏高,越冬代羽化始期比上年提早7 d左右。6月中旬平均温度为28.5 ℃,比去年同期偏高4.2 ℃,比历年同期偏高3.1 ℃,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上旬,棉田中等发生,一代棉铃虫成虫羽化期为6月11日,较去年提前8 d,较历年平均值提前6 d。

以新疆兵团第七师自研的湿式棉铃虫诱捕器QS-1作为监测工具,在棉花整个生育期,诱捕棉铃虫成虫1 092头。由图1可知,棉铃虫数量出现了2个高峰,7月24日棉铃虫数量有19头,6月24日有13头,诱捕峰次明显。

2.2 不同处理方式对棉铃虫产卵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3个不同处理试验区百株落卵量的动态变化,理化诱控区、常规化学防治区、空白对照区百株落卵量分别在7月5日、7月15日和7月15日达到峰期。7月5日和7月15日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的百株落卵量显著少于空白对照区。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相比,常规化学防治区百株落卵量多于理化诱控区,但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方式对蕾铃被害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区棉花蕾铃受害情况和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理化诱控处理能有效降低棉株蕾铃被害率。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的蕾铃被害率显著少于空白对照区。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蕾铃被害率差异不显著。

2.4 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空白对照区单株结铃数、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均显著低于理化防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理化防控区籽棉单产、皮棉单产稍低于常规化学防治区,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试验区棉花内在品质差异不显著。

理化诱控试验区安放5个QS-1誘捕器,每个诱捕器综合成本(人工+物化)6元,可连续使用3年,诱杀棉铃虫成虫成本30元/hm2。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成本120元/hm 食诱剂诱杀棉铃虫成虫成本270元/hm2。理化诱控棉铃虫可以有效减少化学防治次数3次,按每次机车或无人机喷药机力费120元/hm 以常规使用药剂Bt为例,1 200 mL/hm 药剂成本150元/hm 人工管理费用33元/hm2。理化诱控可降低成本909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北疆棉花多年的连作种植,粮、经、饲其他作物面积比例多年处于较低水平,大面积单一种植[4]。加压滴灌,一膜三行模式大面积应用,只冬翻、不冬灌,播种方式干播湿出,以及棉花品种的频繁更换,棉田自然生态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3],有利于棉铃虫种群的增加和为害的加重,给棉花种植增加了难度,提高种植户的生产风险,尤其是近2年来地租的快速上涨。

理化诱控区能有效地诱杀棉田棉铃虫成虫,扰乱了雄虫的自然活动节律,雄蛾的取食、交配、雌蛾产卵和隐蔽行为因干扰而被中止[5]。该试验结果表明,空白对照区落卵量明显高于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常规化学防治区稍高于理化诱控区,但差异不显著。蕾铃脱落率与百株落卵量基本一致。空白对照区产量显著低于理化诱控区和常规化学防治区,理化诱控区产量稍低于常规化学防治区。综上所述,空白对照区落卵量多,蕾铃为害率高,常规化学防治区落卵量、蕾铃脱落率、产量与理化诱控区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理化诱控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一方面降低了防治成本,保护棉田中的天敌昆虫,有利于棉花其他害虫的绿色防控[6],调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连续的试验示范可重演的效果展示,科技培训让种植户直观感受到理化诱控技术作用效果,提升科学意识,践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接触频次,保护身体健康,有利于社会和谐。

试验品种选择国审棉Z111 该品种为常规非转基因早熟陆地棉,为本地主栽品种之一,通过棉铃虫理化诱控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表现,可以在其他棉花品种上推广使用。

QS-1湿式性诱剂诱捕器,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表现出较好的诱捕效果和可靠性[7],不但能够成为棉田中棉铃虫监测的主要工具,作为防控手段也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食诱剂对其他一些夜蛾有一定兼治作用,如对斜纹夜蛾等害虫有诱杀作用[8-9]。当然,因矿泉水瓶体积较小,为保证水位高度,补充洗衣粉水清理虫体的时间较短,有一定的工作量,可以用更大体积的塑料桶制作诱捕器,如用完的5 L装食用油或矿泉水桶,开4个口,放2个性诱芯,悬挂于地头、树干或电杆上。食诱剂对棉铃虫可以雌雄同诱,但在3种诱捕技术中诱捕棉铃虫成虫数量不多,主要可能是由于进入6月后,新疆气温高,光照强,食诱剂内含有的花粉类物质挥发散失、降解快;因为食诱剂的主要成分源自植物,棉花现花后雌蕊中植物源挥发性物质会对食诱剂有环境背景干扰,降低诱集效果[10]。所以在使用食诱剂时根据棉铃虫发生动态,关注天气,选择合理的时间段洒施有利于提高防效。频振式杀虫灯由于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供电方式,省去扯拉电线及固定位置不能移动的缺点,性价比也较高[2],但也存在对天敌有一定的杀伤的不足,且维护不方便。

棉铃虫性诱、食诱、灯诱技术都有自身的特点,单个诱控技术综合评价均存在不足,集成应用即可以发挥单一诱控技术的特点优势[4],也可以弥补其不足和缺点,使之形成合力,体现节能、环境友好、经济的作用,保护天敌资源,调控棉田生态平衡,推动本地棉花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瑞红,喻峰华,张建萍.石河子地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1 30(7):292-296.

[2] 杨普云,熊延坤,尹哲,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4):37-38.

[3] 王剑,王锁牢,李号宾,等.几种药剂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棉铃虫的防效[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6):1162-1165.

[4] 叶贞琴.大力实施绿色防控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步伐[J].中国植保导刊,201 33(2):5-9,23.

[5] 李霞,刘文旭,盛世蒙,等.棉铃虫两种来源性诱剂诱蛾效果的比较[J].蔬菜,2014(4):6-7.

[6] 严克华.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12(8):107-110.

[7] 毛鹏志,侯国庆,欧尔娜,等.一种简便式棉铃虫性诱捕器在北疆棉区的应用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4):48-51.

[8] 王志春.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3(6):22-24.

[9] 张显勇,高惠姗,江敏华,等.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 44(13):188-191.

[10] 于淦军,张芳,褚姝频,等.食诱剂不同处理方式对蔬菜鳞翅目害虫的控制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39(3):86-90.

猜你喜欢
集成技术种植模式棉铃虫
试析制药企业MES与ERP的集成技术及应用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