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2021-12-04 04:25胡兰兰金亦炜黄红芳
青春期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评先意见劳动

文/胡兰兰 金亦炜 黄红芳

日前,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意见》明确: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学分制,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相关办法。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在课时方面,《意见》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小学低年级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要围绕劳动习惯的养成,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 个必修学分。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 学时。普通高等学校重点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劳动活动,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32 学时。

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

为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意见》从配齐配足劳动教育教师、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激励机制3 个方面,着力建立满足需求、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和教研员队伍,畅通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通道。

江苏省将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鼓励聘请当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劳动模范、企业师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研究制定不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建立20 个左右省级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将劳动教育履职情况纳入教师职务评聘和教育教学考核内容,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意见》明确要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细化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劳动教育职责。

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实施劳动教育的机构和人员,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劳模工匠进校园”常态化工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学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借助相关平台与机制,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劳动教育的合力;家长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参与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 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 项生活技能;相关社会教育机构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家长教育指导服务等方面皆要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评先意见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叫停“家长批改作业”
基层减负年怪相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评“小创”,送好礼
警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精英化倾向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