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种植体在萎缩后牙区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12-04 12:50叶芷君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牙槽骨种植体增量

叶芷君 ,徐 普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口腔医学中心(海口 570208)

种植修复是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理想修复方式,具备稳定、舒适、美观、咀嚼效率高等众多优点。种植修复需要缺牙区具备一定的骨量,但由于受解剖条件限制, 上下颌的后牙区骨量常不足[1-2]。以往萎缩后牙区植入常规种植体常需结合骨增量手术,但有研究[3]表明,超短种植体的应用可简化甚至替代骨增量手术,治疗过程更简单、修复周期缩短,可减轻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超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别是长期的修复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大多数学者把≤6 mm种植体定义成为超短种植体[4],本综述将结合国内外研究,回顾总结长度≤6 mm超短种植体的临床研究进展,为超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1 种植体参数对种植修复的影响

以往研究[5]认为,种植体的长度减小会使种植体骨结合面积随之减小,降低了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存留率,因此早期学者并不推荐使用长度较短的种植体。但三维有限元研究[6]表明,种植体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布在颈部牙槽骨,其中大部分应力分布在种植体前6个螺纹附近。与种植体长度相比,种植体直径对骨内应力分布的影响更大。Kucukguven等[7]在猪肋骨中分别植入长度为4 mm和6 mm的种植体,发现在同种术式中,二者共振频率分析和体外插入扭矩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度并不会对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2018年国际口腔种植学会认为,与常规种植体相比,<2.5 mm的窄直径种植体存留率明显更低,建议在骨量不足的种植位点使用超短种植体时,应选择直径≥4 mm[8]。

综上,增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高种植体的骨结合面积,包括增加种植体的长度或直径[9];结合后牙区的解剖特点,大直径的短植体比标准长度的植体更适合后牙区缺失牙的修复[10]。

2 超短种植体的存留率

随着种植体表面材料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研究[4,11]认为,超短种植体也有与常规种植体相当的存留率。Guarnieri等[11]在患者上颌或下颌后牙区的相邻牙位植入至少1枚超短种植体及1枚常规长度的种植体,共植入了28枚超短种植体和36枚常规种植体,3年随访时间中,超短种植体存留率为98%,常规长度种植体存留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rkose等[4]收集了375枚Bicon短种植体,平均28个月随访时间中其存留率高达97%。

仍有不少研究对超短种植体的存留率持保留态度。Rossi等[12]在45例患者的缺牙区中植入了60枚种植体,其中一组为30枚4.1 mm×6 mm的超短种植体,另一组为30枚4.1 mm×10 mm的常规种植体,经过随访观察5年,超短种植体组共脱落了4个种植体,常规种植体组仅有1枚脱落,两组存留率分别为86.7%和96.7%,超短种植体的失败风险明显高于常规种植体。Papaspyridakos等[13]将1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纳入研究,在1~5年随访时间内,637 枚超短种植体和653枚较长种植体(>6 mm)的存活率分别为96%(86.7%~100.0%)和98%(95.0%~100.0%),超短种植体与较长种植体的存留率相比有更高失败风险,更高变异性和更低可预测性,应谨慎选择长度≤6 mm的短种植体。同时,有研究[14]认为,在骨质较疏松的上颌后牙区中,超短种植体更易发生初期稳定性下降及骨整合延迟。因此从骨质类型考虑,在骨质较差的临床病例中可能更推荐使用长而宽的种植体[15],在选择超短种植体时应更谨慎。有研究[16]指出,常规种植体的失败率峰值在负重后的6~8年,而长度<10 mm的种植体失败率峰值却提前出现在4~6年,因此超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仍需更多关于长期随访时间的研究。

3 超短种植体的边缘骨水平

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是判断种植体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17-18]。 有研究[19-20]认为,与常规种植体相比,超短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更大。一项回顾性研究[19]比较了51枚超短种植体和46枚常规种植体结合使用自体骨块行垂直骨增量手术的临床效果,5年随访时间中,边缘骨吸收超过1 mm的超短种植体高达12枚(54.5%),常规种植体仅有4枚(17.3%),超短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明显大于常规种植体。有研究[20]表明,超短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为(0.38±0.31)mm,较常规长度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0.2±0.32)mm更大。但也有其他研究持相反观点,Esposito等[21]收集了上颌萎缩后牙区和下颌萎缩后牙区的患者各40例,分别植入1~3个种植体,第一组植入5 mm×5 mm超短种植体,第二组患者行骨增量手术结合植入长度≥10 mm常规种植体,5年随访时间里,超短种植体组上颌和下颌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25 mm和1.22 mm,骨增量手术结合常规种植体组在上颌和下颌的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25 mm和1.7 mm,说明无论在上颌还是下颌,常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大于短种植体。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超短种植体本身长度较短,同样的边缘骨吸收程度占其长度比例更大。Esposito等[21]研究中超短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程度已高达植体长度的近1/4,而常规种植体中仅占其长度约1/6。

超短种植体通常冠根比(crown-to-impant,C/I)较高,从生物力学角度看,高冠根比通常会增大种植体上部修复体结构所受的不良咬合力,包括侧向力和过大的牙合力,并将应力传递给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最终可能造成种植体边缘骨吸收[22]。Pellizzer等[23]研究发现,边缘骨吸收随着C/I的增大而明显增加。近年有研究[22]认为,在一定范围内,C/I的适度加大可使牙槽骨得到相应刺激从而减小牙槽骨吸收,C/I过小则会使牙槽骨废用性萎缩,但C/I过大会使牙槽骨所受应力过大,最终造成牙槽骨吸收。因此,由于超短种植体自身长度较短的特点,为预防过度边缘骨吸收,应使超短种植体的C/I控制在合理范围[24]。

4 并发症

4.1 外科并发症

多数研究[1,19,25]认为,与常规种植体结合骨增量手术相比,超短种植体的应用可减少外科并发症的发生。Peiri等[19]研究收集了51枚结合骨增量手术的常规种植体和46枚单纯植入的超短种植体,骨增量手术组出现了8例外科并发症(3例下唇麻痹,5例移植骨块吸收);超短种植体组无外科并发症发生,超短种植体组的外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增量手术组;同时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因此认为在萎缩的下颌后牙区中,超短种植体可能是比垂直增强更好的治疗方案。有研究[25]发现,行骨增量手术的20例患者共有5例发生外科并发症(1例暂时性下颏麻痹、4例伤口开裂),超短种植体植入的17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外科并发症。Mokcheh等[1]收集了18篇文献(15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和2篇系统性回顾)发现,相对于常规种植体结合上颌窦提升,超短种植体短期(<1年)和中期(1年)的并发症更少;同时短种植体存留率高、花费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因此,超短种植体的应用可降低骨增量手术的外科并发症风险和种植修复治疗过程的复杂度,提高患者接受度。

4.2 生物和机械并发症

超短种植体发生的机械并发症主要有种植体基台或螺丝的折断、松动和牙冠的崩瓷、折裂等;而生物并发症主要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对于生物和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以往有研究[5]认为,超短种植体会使冠根比增加,从而使短种植体遭受过多牙合力和非轴向力,导致生物和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但这一观点近来有所争论。研究[25]发现,常规种植体结合骨增量手术组发生了3例机械并发症和8例生物并发症,超短种植体组发生4例机械并发症和2例生物并发症,两组生物和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短种植体并未提高机械和生物并发症发生率。Rameh等[26]研究中,212枚常规种植体中高达135枚发生生物并发症,而263枚超短种植体中仅55枚发生,表明超短种植体的生物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种植体。

种植体的生物并发症中,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体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有研究[27]证明,种植体长度的减短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而对于机械并发症,包括螺丝、基台的折断或松动,牙冠的崩瓷等,则可能与种植体的C/I和种植体的修复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超短种植体的机械并发症,应合理设计种植体的C/I和上部修复结构,以避免受到过大的侧向力[28-29]。

5 小结与展望

综上,目前超短种植体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肯定。对于萎缩的后牙区,超短种植体的应用可使治疗过程更简单,修复周期缩短,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减轻。然而,由于超短种植体的C/I较大,骨结合面积较小、边缘骨吸收占自身长度比例较大等固有特点,其长期临床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在使用超短种植体时,仍应谨慎考虑其适应证,控制过高的C/I,合理设计种植体上部修复结构,减小非轴向力。超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仍需更多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支持。

猜你喜欢
牙槽骨种植体增量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