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探讨

2021-12-04 23:28张煦怡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素质田间防控

王 静,张煦怡

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乌鲁木齐 830052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部分年轻人热爱农村农业,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改善农村人口结构。”近年来,随着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然而突发的疫情严重冲击了传统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导致培训开展受到限制,从疫情防控常态化角度思考,必须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方法,继续巩固和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现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打牢基础。

1 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

1.1 挑战

1.1.1 培训资源调配受限

生源遴选和组织实践方面受限。由于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为保证生源质量,传统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大多从各地召集学员进行集中培训,然而受到疫情防控的限制,农民流动范围缩小,外出观摩学习机会受限。而就近遴选学员,存在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能力有限、参加培训的积极主动性不强等问题。

1.1.2 集中培训时间和空间受限

疫情对新疆高素质农民培训影响巨大,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培训班严格控制学员数量,调整理论培训和实践课程比例,增加了培训班数量和组织管理难度。

1.1.3 疫情防控难度增加

新疆地区地域条件和产业分布情况特殊,特别是南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民国语水平普遍不高,推广线上培训存在困难,目前主要依靠线下培训,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和工作量。

1.2 机遇

1.2.1 线上线下融合培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终生职业培训的观念也逐渐为大多数人所共识。为应对疫情新形势,各培训机构正在快速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培训模式。

1.2.2 大量农村人口返乡

我国农民荒问题日益严重,疫情发生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返乡留乡农民数量增加,大批新生代年轻力量回到农村,面向新生代开展农民培训是应对农民荒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助于推进培训创新模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1.2.3 电商崛起,促进农民思维转变

大型聚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催生了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给农产品网上交易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为农民提供了解决农产品售卖问题的新方式。然而目前农业方面的互联网人才十分匮乏,依靠村里的热血青年和一些电商企业的政策就想发展好农村电商存在难度,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电商意识,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1.2.4 加速培训机构转型升级

疫情对培训机构是一次优胜劣汰的选择。伴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所带来的新趋势、新变革,能灵活应对市场需要和变化,依靠诚信、质量和创新思维,充分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办学机构得以存活,淘汰了一批缺乏竞争优势、现金流短缺的小微机构。

2 新形势下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建议

2.1 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田间为课堂,将教学点设在农民的田间地头,以田间实践活动为主,在田间地头解决生产实践实际问题的机构,是培育高素质农民最好最适用的培训推广模式。疫情防控条件下,农民田间学校具有完备的实训场地,为学员参与实地操作、实地体验、现场交流提供条件。而新疆农民田间学校存在管理粗放、参与培训率低的问题,作用发挥不明显,需通过加强宣传、增加投入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推广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方式,使之就近为农民提供技术、生产、管理信息等各项服务,打造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实训基地,增加培训工作的抗风险能力。

2.2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启新型培训模式

后疫情时代我国培训行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一定变化,线上培训将进一步取代线下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也迫切需要实现线上线下培训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云教育等虚拟化课堂,定制化课程、扁平化的交互式教育平台必将成为农民学习的新途径。新疆农广校积极与新疆电信分公司协作开展“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学员通过“信息田园”双语APP完成线上学习,涵盖种养殖、疫情防控、美丽乡村、惠民政策、致富典型和科普等双语学习模块,为贫困地区农民了解行业信息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思维方式。但由于“信息田园”双语平台涵盖内容有限,且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国语水平不高,培训效果未能满足预期,实效性强的线上培训模式仍需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3 分段式培训结合小班授课,提升学员学习成效

在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采取分段式培训,是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将农民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需大力推广分段式培训,按关键环节划分培训阶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同时分段开展跟踪服务,保证农民学员在各学习阶段全面掌握知识技能,使农民学有所成。分段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小班制”培训,即可有效控制人员聚集,又可进一步提升农民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吸收效率。

2.4 培养农民创业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如何传授好“致富经”,激发内生动力,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关键环节。要引导农民将农业作为稳定的职业,主动思考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较高的收入。要积极推广参与式培训方法,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乡村旅游协作、抱团合作帮带、电商代销帮扶、订单收购帮带、代养增收帮带等模式,促进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联动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增收;要紧紧围绕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等培训内容,注重提升农民的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抵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着重培养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支持带头人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吸纳更多农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在培训结束后,继续对学员进行指导帮扶、跟踪服务,对遴选出的优秀学员,安排农技人员跟踪服务指导1年以上。

2.5 树典型抓实例,营造积极氛围

重点以身边典型案例分享为抓手,加强电商兴农的宣传。选择为人熟知的创业成功人物和往年农民培训中的优秀学员进行经验分享,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事,营造推动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向先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以疫情为例,加强对农民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从风险的发生、控制、预警、防护和处置等方面,向学员全方位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素质田间防控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田间地头“惠”果农
乡村如何培育高素质的农民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