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红色、特色、原色
——乌兰牧骑精神基本特征的四维解读

2021-12-04 04:29季春芳
关键词:乌兰牧骑农牧民文艺

季春芳

(1.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基于乌兰牧骑而茁壮成长的乌兰牧骑精神,也正在日益充盈着自己的内涵与外延,并逐步显示出了其鲜明而独特的特征。

一、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乌兰牧骑精神的本色所在。乌兰牧骑精神起源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好人民,是乌兰牧骑精神的价值主旨,亦是乌兰牧骑精神的根本使命。

(一)从群众中来,人民群众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内生动力

乌兰牧骑精神的源头活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需要艺术,广大人民群众是乌兰牧骑精神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人民群众创造并发展了艺术。

人民群众促进了乌兰牧骑精神的诞生。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新中国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且要“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5页。。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也是新中国的国家职能所在。国家职能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体现了新中国的统治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而发展乌兰牧骑事业、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也是国家对内职能中文化职能的重要表现。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地广人稀的草原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在现代教育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物质财富生产水平仍然较低的年代,游牧草原上的广大农牧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一,农牧民对文艺的需要十分迫切。为改善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乌兰牧骑精神的产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当时的通讯条件还较为落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很难及时传达到每户农牧民的农舍和蒙古包里。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灵活机动的乌兰牧骑队伍成了草原上流动的宣传队,他们普及新中国各项政策,传递党的关怀,让广大农牧民从内心真切感受到新中国的温暖,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了广大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群众推进了乌兰牧骑精神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给了乌兰牧骑发展创作的重要源泉,也促进了乌兰牧骑精神的茁壮成长。广大农牧民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发展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这成为了乌兰牧骑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蒙古草原传统的长调、短调,筷子舞、安代舞,马头琴、火不思等元素,经过人民群众的加工、改造和升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节目,成为乌兰牧骑志愿服务广大农牧民的重要表现方式,而乌兰牧骑精神也在广大乌兰牧骑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逐渐凝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成为乌兰牧骑精神发展的方向。乌兰牧骑成立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群众喜不喜欢、热不热爱,是乌兰牧骑能否生存下去、乌兰牧骑精神是否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在早期乌兰牧骑探索发展过程中,在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路径为农牧民服务这个问题上,也曾走过弯路。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乌兰牧骑逐渐发展成符合客观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强大队伍。因此,“乌兰牧骑在同群众结合中成长起来”(3)布赫:《乌兰牧骑在同群众结合中成长起来》,载《内蒙古日报》1965年5月13日。,乌兰牧骑精神是在长期服务广大农牧民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二)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乌兰牧骑精神的价值主旨

服务好广大农牧民,是乌兰牧骑精神的目标指向。乌兰牧骑精神从群众当中来,也要回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乌兰牧骑精神的价值主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乌兰牧骑精神的题中之义。自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以来,乌兰牧骑工作者坚持服务人民,始终初心不改。从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伍成立,到现在已有建立了七十多支乌兰牧骑队伍,乌兰牧骑在60多年漫长岁月里逐渐发展壮大。在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地服务大众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当代中国文艺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4)《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载《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2日。过去,草原上通信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农牧民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乌兰牧骑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运用农牧民容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准确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深入基层演出时,队员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今,乌兰牧骑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如从前,在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国家基层治理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农牧民真切地感受到了乌兰牧骑的热情和用心,亲切地叫队员们“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二、红色——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乌兰牧骑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和社会主义文艺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体现,社会主义特性和党性彰显了乌兰牧骑精神的红色特征。

(一)乌兰牧骑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特性

乌兰牧骑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产物。新中国的诞生,为乌兰牧骑精神的产生提供了基本条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正是基于这一坚定立场,才有了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队——乌兰牧骑的产生,才有了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乌兰牧骑精神的产生。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成立的根本动因就在于服务广大农牧民、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50年代,来自苏尼特大草原的9名牧民,带着4件乐器,提着3盏煤油灯、赶着2辆勒勒车、撑起1张幕布,组成了一支散发着古老草原气息的文艺演出团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演出之余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时事政策、科普知识;乌兰牧骑根据农牧民的需求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演出、理发、照相、修理、治疗等服务,给生活相对不便、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农牧民带去了心灵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指导。

乌兰牧骑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精神的体现。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这一重要品质是乌兰牧骑精神之所以呈现出“红色”特征的重要原因。对于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64年12月,周恩来亲切叮嘱乌兰牧骑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鼓励他们“保持不朽的乌兰牧骑称号”(5)达·阿拉坦巴干,朱嘉庚:《周恩来总理与乌兰牧骑》,载《内蒙古日报》2018年12月10日。。1983年9月,邓小平为内蒙古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32页。张惠熙:《切实把握乌兰牧骑精神的民族和时代特色》,载《党建》2019年5期。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更是指出,希望 “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7)达·阿拉坦巴干,朱嘉庚:《周恩来总理与乌兰牧骑》,载《内蒙古日报》2018年12月10日。。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境界高地。

(二)乌兰牧骑精神彰显了党性

我们党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8)刘少奇:《人的阶级性》,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页。。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满足最广大无产阶级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而这一点,也正是乌兰牧骑精神的重要彰显。无论是在乌兰牧骑初显身手的萌芽时期还是大放光芒的发展阶段,人民都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在乌兰牧骑还未诞生的20世纪50年代之前,受社会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内蒙古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在生产生活上是异常艰辛的。为改变这一状况,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改善基层农牧区贫穷落后面貌的要求。1957年5月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要求,同时派出了多个工作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组一致认为,只有建立一种组织严谨、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小型综合性文化工作队,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牧民居住和生产的居民点及放牧场。此后数十年间,乌兰牧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范围逐渐扩展,乌兰牧骑精神的光芒普照着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无数乌兰牧骑人用实践行动诠释了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表演的乌兰牧骑精神,这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高度契合的。

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始终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乌兰牧骑精神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总揽各方的执政者,党是领导一切的。乌兰牧骑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活动;乌兰牧骑精神的主旨,始终与党的主旨保持高度一致的。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夯实执政合法性,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把党的政策和对人民的关怀传递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也是我们党需要解决的客观难题。内蒙古自治区面积广阔,农牧民居住分散。成立乌兰牧骑,将党的政策和关怀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农牧民,一方面满足了广大农牧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了农牧民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也向广大农牧民传递了党的声音,推进了党的基层治理。

三、特色——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精神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祖国正北方的草原、戈壁、沙漠等地质地貌,使乌兰牧骑精神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而以蒙古族为主、多民族融合的特殊民族构成,也使乌兰牧骑精神呈现出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一)乌兰牧骑精神有着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并不是总在同一地区生活,而是根据水草盈仄、季节变换以及风雪旱涝等多重因素,周期性地或定期地迁移。游牧生活方式下的农牧民,无法像其他地区一样固定地聚居在某一地,但其对艺术的需要却是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迫切。

农牧民特殊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文艺轻骑兵的诞生,也成就了乌兰牧骑精神的发展。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乌兰牧骑队员就到哪里送歌献舞。在去牧区表演的路途中,队员们常常会遭遇一些困难。遇到沙窝,他们“爬过一座沙窝又一座沙窝,三四匹马拼着命地挣扎,走上两步停一下,走上几丈远就歇一会”,遇到山洪,队员们“赤脚过河探路,找到路后又返回来牵马过河。”(9)《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年版,第71~72页。60多年栉风沐雨的历程中,各种各样的艰难和挑战存在过,但都丝毫不能动摇乌兰牧骑向偏远地区农牧民输送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心。乌兰牧骑队员活跃在辽阔的内蒙古土地上,“从贫下中牧的蒙古包,到人民解放军的边防哨所,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到处都传遍了他们的歌声”(10)《乌兰牧骑在前进》,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页。。

(二)乌兰牧骑精神有着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乌兰牧骑精神是蒙古族的产物,蒙古族文学为乌兰牧骑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沃土。根植于草原传统文化的蒙古族文学,在历史的积淀中,积累了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英雄史诗等体裁多样的优秀作品,为乌兰牧骑精神的直接载体乌兰牧骑提供了丰富题材和创作来源。蒙古族音乐为乌兰牧骑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灵感。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的蒙古族音乐。这些音乐,是蒙古族人民情感意志的表达,也是蒙古族人民精神风貌的反映,更是乌兰牧骑精神的重要灵感来源。蒙古族舞蹈为乌兰牧骑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在草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舞蹈,浑厚、舒展、豪迈,并且节奏明快、舞步轻捷。乌兰牧骑队员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并深深地融进了乌兰牧骑精神里。

乌兰牧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产物。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为乌兰牧骑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根本基础。乌兰牧骑精神诞生于祖国的北部边疆,但它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产物。乌兰牧骑精神不仅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风貌品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纵观乌兰牧骑精神60多年来的发展史,它始终以其独特的文艺形式,从不停歇地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964年,乌兰牧骑因其杰出成就和重大影响力,被文化部选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周恩来在接见乌兰牧骑进京演出代表队时,明确指示“你们要走向全国”(11)达·阿拉坦巴干,朱嘉庚:《周恩来总理与乌兰牧骑》,载《内蒙古日报》2018年12月10日。。1965年乌兰牧骑开始首次全国巡演,他们在把草原故事带给全国各族人民的同时,也感受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大庆铁人王进喜的刚强意志、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优秀作风,民族传统文化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熔炼熏陶下,悄然凝结成了一个水乳交融的整体。改革开放以来,乌兰牧骑还多次走向国际,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成为中国精神的一张亮眼名片。乌兰牧骑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以文化认同为抓手,以文艺表演为形式,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原色——艺术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艺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体现了乌兰牧骑精神的原色。乌兰牧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产物。但“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页。,政治性,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内在属性。

(一)乌兰牧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产物

乌兰牧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生动体现。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础,对当时及其后党的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这也为后来乌兰牧骑及其精神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1956年底,新中国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时,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1957年夏,乌兰牧骑诞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艺组织,乌兰牧骑就是为新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也是其内在使命。而由乌兰牧骑淬炼而生的乌兰牧骑精神,服务于人民,并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乌兰牧骑精神有着深厚的文艺蕴含。乌兰牧骑精神以乌兰牧骑为重要载体,乌兰牧骑的文艺性深深影响了乌兰牧骑精神。在性质定位上,乌兰牧骑是一种文艺组织。它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良好形式,是文艺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良好形式”(13)《乌兰牧骑(一)》,呼和浩特:蒙古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页。,是“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结合内蒙古实际创建起来的一支以演出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工作队”,而它的作用,则“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14)达·阿拉坦巴干,朱嘉庚:《乌兰牧骑赞》,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学会编辑出版,2007年版,第141、34、142页。。在表演形式上,乌兰牧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妥善处理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坚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同时,吸收各民族优秀文艺题材,汇聚多种表现手法,丰富了乌兰牧骑的表演形式。在价值指向上,乌兰牧骑为人民而文艺,它从人民群众生活中吸取艺术创作的营养,又充满热情地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民性特质。

(二)乌兰牧骑精神蕴含了政治性的内在属性

乌兰牧骑精神有着严正的立场。乌兰牧骑精神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与旧社会不同,新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已经翻身做主人,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聚精会神地共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这是乌兰牧骑精神应有的站位,这也区别于腐朽反动思想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立场。乌兰牧骑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新国家的政策,满足广大农牧民对文艺的需求,鼓舞边疆地区劳动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是乌兰牧骑精神的重要使命。60多年来。在乌兰牧骑精神的指引下,乌兰牧骑队员们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了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

乌兰牧骑精神有着明确的指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的初心,也是从未懈怠的使命。乌兰牧骑正是为了满足广大农牧民对文艺的需求、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而产生的,巩固人民群众已获得的胜利果实、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是其内生动力。在乌兰牧骑长期发展中生发出来的乌兰牧骑精神,更进一步升华了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需要不断充盈着自身的内涵与外延,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乌兰牧骑精神有着强大的功能。乌兰牧骑精神为满足人民需要、发挥价值引导、巩固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较不便利,大型剧团下不去,文化馆活动又相对单一。“如何在牧区更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社会主义文化送到牧区去,这是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解决的问题”(16)《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年版,第2页。。在乌兰牧骑精神感召下,乌兰牧骑队员们除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外,还竭尽所能地帮助有需求的农牧民放羊打草、接羔保育、修渠打井,在满足农牧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农牧民的诸多实际难题,这对于安定人民生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还将继续担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农牧民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巡礼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文艺范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