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论治行痹经验

2021-12-05 00:23韩金爽张建平崔佳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邪凌霄花活血

韩金爽,张建平,崔佳琪,马 策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行痹是以肢体骨节游走性疼痛、麻木、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行痹在西医中属风湿类疾病范畴[1]。西医治疗风湿类疾病多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靶向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等,但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生化指标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等[2],且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中医治疗则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经济负担轻,可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张建平系全国名老中医田芬兰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继承人,从医数十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行痹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行痹”首见于《素问·痹论》,其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指出行痹的病因为风寒湿三气相合侵袭人体,而以风邪为重。《张氏医通卷六•痿痹门》提出:“痹证非不有风,然风入在阴分与寒湿互结……故致痹也”,指出风邪为痹证的重要病因。张建平主任医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本,瘀血为标。行痹多见于老年人,肝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或久嗜肥甘厚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气血亏虚,不荣则痛;风性轻扬开泄,入侵机体后汗出腠理开,寒湿之邪趁虚而入,寒性凝滞,湿性重浊,留久易致气血闭阻,壅塞经络,不通则痛,故该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又因风性走窜,故疼痛呈游走性。

2 辨治思路

从“血”论治——活血补血。行痹的最关键病因为风邪,而风性轻扬开泄,故风邪侵犯机体可致人体腠理疏泄开张,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易兼寒湿之邪从开张之腠理侵入人体各处,所到之处阻滞经络气血,久留则形成瘀血;风为阳邪,“风盛则干”,风邪若侵袭机体血脉,易耗损阴血[3],导致血虚。因此,风邪久留机体可致血瘀与血虚,此为因风致血病。营卫之气由血液化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血虚则无以充养营卫,导致营卫失调,机体更易受外邪侵袭,而风邪首当其冲;血虚则易导致血行不畅,机体更易感受风邪致病,此为因血致风病。因此,无论是因风致血病还是因血致风病,究其根本还是“血”之缘故,故治疗可通过活血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行,达到风随血散之效。通过养血补血使人体气血充足而能抵御外邪侵袭,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治疗以风邪为主的疾病时应从“治血”入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灵枢·本藏》云:“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4]血合则气机畅,经脉通,风邪散去,通则不痛;血合则气血荣,荣则不痛。

“治血”又分为活血与补血。活血之意义在于:治疗中配伍活血药,目的是通过活血通络促使气血流畅,使风随血畅而散。《医方集解》言:“气通则血活,血活则风散。”[5]补血之意义在于:①血虚则血行易滞,应用补血药可促进血行,使血脉流畅,风随血散;②风邪及风药性均偏燥,易耗伤阴血,补血养血药可缓解伤阴血之弊[6];③血虚时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通过补血可使机体抵御风寒湿邪入侵,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此,张建平主任医师在辨治行痹时首先从血入手,注重“活血与补血”,方剂选择桃红四物汤,既可活血化瘀,又能养血补血。方中以桃仁、红花配伍达活血化瘀之效,熟地、当归配伍滋阴养血,白芍养血和营,达养血补血之效,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全方配伍活血而不伤血,补中有行,破中有收[7],可达行痹“治血”之活血、补血的目的。

3 用药特色

3.1 妙用凌霄花

凌霄花又名“紫葳”,性味甘、酸、寒,归肝、心包经,《雷公炮制药性解》言:“甘归脾脏,酸走肝家,二经乃藏血、裹血者也,故专调血证”,具有凉血祛风、活血化瘀之效,《本草汇言》称其为“行血闭,通血络之药也”。凌霄花既是血药又是风药,在治疗中可产生“风去血自通”的效果[8]。研究[9]表明,凌霄花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镇痛抗炎的作用。张建平主任医师临床治疗行痹时应用大剂量凌霄花(40~50 g)以达破血之力,同时增强桃红四物汤活血之效。

3.2 三七粉之功

《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的性味为“甘、微苦、温”,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根据五味,其性味苦则能“泄”,张老师认为其“泄”的作用可通过下法实现,使瘀血从大便排出,即“浊阴出下窍”;其性温,“血得热则行”则活血之力独强;研究[10]表明,三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缓解疼痛[11]等作用。张老师临床中应用三七粉则特别强调服用剂量、时间及方法,嘱患者早晨空腹用温水送服6~9 g,随后立即吃早餐,此则因为三七粉归大肠、胃经,大肠经卯时(凌晨5-7点)、胃经辰时(7-9点)经气最为旺盛,故晨起服用有利于药物作用在大肠经活跃之时,更有助于瘀血排出。

3.3 善用虫类药

行痹为肢体痹病类疾病,经络受阻,不通则痛,在应用祛风活血药的同时,还可加用通络之药,以加强“通”的效果。“痹病久则瘀入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混处经络,须用虫类搜剔,以动药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12],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13],说明虫类药有搜风剔络之功效,经络通,气血则畅,痹症可缓。

张老师在治疗行痹时应用虫类药如地龙、僵蚕配伍,具有息风解痉,通络止痛的功效。地龙,《得配本草》言:“能引注药直达病所,除风湿痰结”,其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为治疗痹病之佳品,研究[14]表明,地龙含有蚓激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变。僵蚕,《本草求真》言:“僵蚕,祛风散寒,温行血脉之品”,既可祛风又可活血,研究[15]表明,僵蚕可抗凝、抗血栓、促纤溶。

3.4 引经药直达病所

行痹发病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故张老师选择运用引经药,在本病治疗中尤为关键。引经药的提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官桂“为诸药先聘通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纳归结了各经的引经药,现代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常采用生物制剂,其是一种以细胞因子为靶向的高活性多肽免疫制剂,通过靶向作用于病灶,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中药的“引经药”[16],如太阳经选用川芎,阳明经选用白芷,少阳经选用柴胡,少阴经选用细辛,通过各经引经药将活血化瘀祛风之药物带到肢体经络气血痹阻之处,可较快发挥治疗作用。张老师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引经药,若病位偏于下肢,则应用牛膝、独活;若病位在上肢,则应用羌活、桂枝;病位深达筋骨者,则应用附子、草乌。

4 临证验案

患者李某某,男,60岁,因“下肢游走性疼痛5月余”于2020年6月30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刻下症见:下肢疼痛,呈走窜性,影响行走,遇寒冷天气加剧,夜间疼痛更甚,纳差,寐欠安,日间自诉乏力,舌紫暗,苔薄白腻,脉弦细弱。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30/80 mm Hg。辨病为行痹,证属阳虚血瘀证,治以祛风通络、温阳活血为主。方以桃红四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药:当归15 g、桃仁20 g、红花30 g、赤芍20 g、柴胡15 g、川芎20 g、牛膝20 g、地龙10 g、僵蚕10 g、桂枝20 g、白芍15 g、干姜10 g、细辛3 g、通草5 g、甘草片10 g、三七粉9 g、凌霄花3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共7剂。

二诊:患者诉下肢疼痛症状较前减轻,但仍怕冷,夜间疼痛减轻,舌暗,苔薄白腻,脉弦细,于前方基础上改红花40 g、牛膝30 g、凌霄花40 g,加附子10 g。继续7剂。

三诊:患者诉下肢走窜性疼痛症状缓解,夜间疼痛缓解,可正常睡眠,怕冷症状减轻,舌淡暗,苔薄白,脉滑。患者继续服汤药巩固缓解,嘱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平素注意保暖,切勿贪凉。

按:本案为行痹,证属阳虚血瘀证,张老师选方上以活血剂之桃红四物汤畅行气血,以达“治风先治血”之意。患者患病日久,痹证顽固,深入经络,祛除风邪的同时还应兼顾在里之寒湿之邪,故合当归四逆汤以温经散寒,使血得温则行,风寒去瘀散则脉道通,病祛也。当归四逆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寒厥”之病,原文中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其病机亦符合行痹,故可取其散寒通络之效。患者初诊7剂药后症状缓解,说明“治血”初见成效,故二诊增加活血药红花、牛膝剂量,增加活血祛风之凌霄花剂量,目的是加强活血祛风力度,加用附子,助阳温化寒湿之邪,《伤寒论》第 305条云:“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说明肾阳虚与寒湿关系密切,且附子亦为引经药,运用附子温阳除湿止痛。应用三七粉、凌霄花加强桃红四物汤活血之力,应用虫类药地龙、僵蚕搜风通络,病变部位位于下肢,故用牛膝引血下行。全方活血化瘀祛风,兼以温经通脉。行痹属以风邪为主导的疾病,但张老师在用药上使用风药偏少,主以活血补血药为主,加之应用温阳散寒药使血得热则行,基于痹证“不通则痛”之病机,治病关键在于“通”,“通则不痛”,不以“祛风药”为主治疗行痹亦可取得很好疗效,值得推广。

5 结语

行痹,风寒湿三气杂至为其基本病因,机体本虚时外受风寒湿邪,趁机体腠理虚时侵袭,久留致瘀。张建平主任医师在治疗行痹时从血入手,治风先治血,兼顾祛除寒湿之邪。在临床选方用药时,张建平主任医师抓住其病机特点,变通经方,巧妙应用凌霄花、三七粉、虫类药、引经药等,临床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风邪凌霄花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凌霄花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小小凌霄花
凌霄和月季
咏凌霄花二首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