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2-05 11:51薛瑞林武文莉魏立明刘蓓桦
猪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输精公猪发情

薛瑞林 ,刘 雪 ,武文莉 ,魏立明 *,刘蓓桦

(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兰州 甘肃 730000;2.北京市顺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北京 101300)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以人工的方法采集雄性动物的原精液,经检验、稀释、分装等过程,处理成一种精液产品,然后将这种精液产品在雌性动物情期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以其能最大限度发挥种公猪种用价值、减少疾病尤其是生殖疾病的传播、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等优点获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猪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在我国应用和推广了50多年,其在养殖企业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

随着生猪养殖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生态养殖理念更加深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获得普及和推广,养殖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比重提高;生猪养殖企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也逐渐年轻化,更多职业院校学生进入养殖企业,劳动力成本相对提高;养猪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养殖企业的饲养管理和饲料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更多配方饲料的使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也使得生猪养殖成本提高。以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生猪养殖成本逐渐增高,因此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性高的人工授精技术更加获得养殖企业的重视和青睐,取得不断地发展进步。

1 猪人工授精技术

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可以分为常规人工授精、深度授精和定时输精三个阶段。常规人工授精又称为传统的人工授精,具有能够减少公母猪接触从而减少疾病传播,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和受胎率,减少种公猪的养殖数量从而减低公猪的饲养成本以及精液的可保存和运输性,打破了配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等优点。但同时又有着无法避免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母猪子宫炎症,精液的保存运输以及稀释过程存在一定不可控性,从而导致配种效果不稳定和不理想等缺点。深度授精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授精输精位置更深,是通过在输精管内的更细更软的输精内管将精液输入母猪子宫角、子宫体或者输卵管中,子宫角输精和输卵管输精难度较大,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主要应用于科研实验中;子宫体输精法在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场中应用较多。定时输精则可以通过给仔猪断奶,饲喂烯丙孕素分别使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性周期同步化,通过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使母猪卵泡发育同步化,注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GnRH)使母猪排卵同步化,再经过定时人工授精实现配种同步化,使一批母猪同时发情、排卵和配种,具有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减少母猪空怀天数、仔猪批次化生产整齐度高,残次率低等优点,是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2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和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成熟,在传统的人工授精基础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子宫角人工授精技术、XY精子分离技术等技术的应运而生,并在生猪规模化生产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2.1 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猪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法就是利用干冰、液氮、液氧等做冷却源,冷冻特殊处理过的精液,使精子细胞代谢完全停止,超低温长期保存精液,冷冻保存的精液更加方便长途运输,在升温解冻之后再次恢复活力正常使用。在生产中,可以通过颗粒法、5 mL细管法以及5 mL扁平袋(Flat—pack)法来进行猪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表明,当使用子宫输精法对自然发情的母猪进行常规人工授精时,5 mL扁平袋法效果最佳,5 mL细管法效果较好,颗粒法效果最差。

2.2 子宫角输精法

子宫角输精法由Martinez等使用一种柔性光纤内窥镜完成,是猪人工授精技术上的一个新的进展,该方法使猪精液的输精量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减少了猪人工授精时的精液的浪费,使用猪的冷冻精液进行子宫角输精,可以使输精量降低到10亿个/次而不影响输精效果。

2.3 猪的性控冻精的人工授精

随着生猪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及批次化管理理念的深入和广泛应用,生产上对于生猪性别控制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减少公猪饲养、扩大能繁母猪比例已经是绝大多数生猪养殖企业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人工授精前使用流式细胞仪,将带x染色体的精子从精液中分离,从而获得性控冻精成为繁育后代性别的首选方法。

3 猪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问题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已推广多年,普及率已经高于80%,但是由于人工授精效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 种公猪

3.1.1 公猪品种、体质

种公猪的品种和体质将直接影响繁育仔猪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选择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以及生产性能等各方面表现出色的优良种公猪尤其重要。因此,在选种时必须根据自己需要,结合体型外貌、健康状况、生长育肥与胴体性能以及引种场育种档案,进行优良种公猪的选择。近几年,由于受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国外优良品种的影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种猪基本为国外品种,严重冲击在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等方面不如国外品种的本土品种,使得本土品种生存空间极小,数量锐减。虽然养殖企业饲养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产肉性能好、繁殖性能好的优良品种对于日常猪肉供应、保证国民副食充足是好事,但极易被国外企业卡脖子,一旦外国取消供种,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另外,由于国内养猪企业大都倾向于选择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3个品种,种公猪往往供不应求,种公猪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使引种成本持续上升。因此,政府主导、企业实施进行本土品种保种以及选育本土优良品种是亟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3.1.2 公猪使用年限问题

一般情况下,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为2~3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公猪性欲逐渐减弱,精液量、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饲养条件较好,管理妥当的种公猪,其使用年限可适当延长至4~5年。当出现体躯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等表现时,公猪就应该及时淘汰。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殖者尤其是中小型养殖企业为节约引种成本,增加收入,图方便、省事,往往会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年限,或者频繁配种,导致种公猪配种能力、效率下降,受胎率、繁殖率以及仔猪成活率都大打折扣。

3.2 饲养管理方面

3.2.1 管理体制不完善、饲养条件差

随着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型的生猪养殖企业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理念先进,对于种公猪、生产母猪以及后备猪等都有不同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但中小型养殖企业仍存在饲养条件简陋,圈舍设计不合理,设备不完善,光照、通风、温湿度、粪污清理和处理等问题无法控制或无法满足正常养殖需要,圈舍内环境差、温度高、虫蝇多,生产安全难以保证,在加上部分养殖人员养殖知识欠缺和技能掌握不熟练,缺乏耐心和责任心,饲喂不及时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采精高峰期忘记补饲,有时还会打骂公猪,容易使公猪出现性抑制现象,从而影响精液品质。

3.2.1 营养不够均衡

目前,在很多养殖企业仍然存在饲料配方单一、固定的问题,尽管对于仔猪、后备公猪和种公猪有着不同的饲料配方,但是对于不同时期的种公猪仍然采用同一饲料配方,或存在补饲随意,没有详细的补饲配方等问题,使得生产中种公猪蛋白质的补充很难把控,导致种公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入高于或低于需要量,降低了种公猪精液品质。

3.3 精液保存和运输不当

生产中,很多养殖企业在采集到公猪精液后,不能及时稀释和分装保存,在室内放置时间过长,加上很多养殖企业配置的人工授精室设备简陋,消毒和操作过程不严格,夏天气温高,容易造成精液的污染或变质。精液运输条件差,没有专门的保温器具,有时运输距离远,路面不平,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稳定、摇晃震荡大,极易对精子活力造成负面影响。

3.4 配种操作方面

3.4.1 配种时间把握不准

一般情况下,母猪发情周期为21 d左右,发情持续期约为5 d,母猪发情后12~36 h为最佳配种时间。有的养殖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对后备母猪的初次发情鉴定时往往不能掌握准确的配种时间,造成过早或过晚配种,影响母猪受孕率。

3.4.2 输精操作不规范不熟练

在输精前,进行母猪外阴的清洗和消毒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技术人员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往往忽略清洗消毒步骤或者只是轻轻冲洗敷衍了事,很容易造成母猪生殖道感染。有的技术人员缺乏经验,粗暴插入输精管,容易造成母猪生殖道损伤,有时操作粗心或者过快,导致精液倒流,影响输精效果。

4 对策探讨

4.1 加强饲养管理,做到精细化管理

养殖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多通过网络、书籍等平台进行养殖知识的积累及更新,积极引进现代养殖理念,从生猪养殖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产阶段入手,细化饲料配方,完善管理制度。

在种公猪方面应该从外貌特征、家系族谱等多方面考虑引种,引种完成后应根据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等不同时期按照不同配方进行饲喂,要做到均衡,在不同时期选择最适合的饲料配方,保证种公猪在发育、配种以及非配种期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在配种高峰期还应加大蛋白质和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摄入,保证种公猪营养和能量的需要;合理安排配种任务,防止过度使用,安排适量运动,注意使用年限,到达配种年限种公猪应及时淘汰;采精后及时监测精液品质,精液品质异常时应立即停止采精,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定时进行检疫,如若种公猪感染传染性疾病应停止配种,立即淘汰。

要加强种母猪的管理和检疫,其体况不能过肥或过瘦,应根据母猪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对于发情母猪最好按照最佳配种时间及时配种。对于不发情和发情不规律的母猪要查找原因,及时解决或治疗。定时检疫,对于受胎率低、流产率高、患有生殖道疾病的母猪及时淘汰。

4.2 做好精液的保存和运输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温保存(15~25℃)、低温保存(0~5℃)和冷冻保存(-79~-196℃)等保存方式对精液进行稀释后的相应处理,应使用正规贮精瓶进行保存,保存精液在温度恒定的暖箱或冰箱中。精液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长途运输,购买和配送精液距离太远的养殖企业,应尽量使用自家种公猪精液进行常温精液人工授精。精液进行运输时,应做好保温措施,在气温较高季节谨防精液温度过高,并注意控制车速,尽量避免摇晃。

4.3 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加强技术学习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减少种公猪饲养、降低生产成本和进行批次化生产的首要技术,但存在一定资金投入,养殖企业应立足长远,对人工授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基础设施、贮藏及运输工具等要做到应有尽有、优质高效,应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抓住政府支持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机遇,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政府组织的相关养殖知识培训班,并在养殖场定期开展内部技术人员养殖知识和技能学习,进行饲养管理、种公猪驯化及采精、精液品质鉴定和稀释、母猪发情鉴定以及配种时间的掌握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强化,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解决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

猜你喜欢
输精公猪发情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母猪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深部输精与自动仿生输精(快配舒)方式输精效果对比试验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如何调教种公猪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