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蒜(麦)后直播短季棉简化栽培技术

2021-12-05 16:35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肖春燕
农业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棉田长势生育期

文/ 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 肖春燕

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生育期在100~105天的早发性好,抗病性强、结铃集中的短季棉抗虫品种,鲁西南棉区可选择鲁532、鲁棉551、鲁棉241、德棉15、中棉425、中棉619、开棉206等。同时在大蒜和小麦种植时适当选择早熟的大蒜、小麦品种等。

2.抢茬播种。研究表明,5月25日以后,棉花每晚播种1天,减产2%左右。协调好茬口,抢时播种,是夺取短季棉接茬直播高产高效的重要一环。短季棉适宜播期5月25左右,保证6月5号之前播上种,6月10号前齐苗。种子采用发芽率≥80%的脱绒包衣种子。在大蒜、小麦收获后抢时直播,小麦收获后秸秆粉碎可贴茬直播,墒情不足时播后灌水,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亩播量1.2~1.5公斤,播种深度2.5厘米左右,播种后出苗前用33%的二甲戊灵+异丙甲草胺各(50~100毫升/亩)喷施地面进行苗前杂草封闭。

因前茬大蒜田施肥较多,可满足蒜后直播短季棉苗期生长需要,蒜后直播短季棉播种时可不施底肥;麦后直播可进行种肥同播。

3.播种密度。短季棉品种植株较小、有效结铃期短。为保证总铃数,应适当增加密度。但如密度过大,常造成田间郁闭,生育期推迟,下部烂铃加重。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每亩6000~7000株较为适宜,肥力好的地块,密度可小一些。采用机械等行距播种,行距76厘米,与后期的机械收获时机采棉行距相配套。保证实收密度6000~6500株。密度太低,产量不稳定。

4.苗、蕾期管理。短季棉5月下旬播种,5~7天出齐苗,短季棉7月20日前后见花,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苗期、蕾期生育进程,进入花铃期,是蒜后直播短季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长季节短, 自身调节补偿能力小,一旦贻误时机,就难以补偿。因此苗、蕾期田间管理要力争一个“早”字,促快长、早发,搭好丰产架子。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出现一片真叶后,根据留苗密度一次完成定苗。播前没有浇水造墒的棉田,要及时浇好提苗水。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消除杂草,同时注意防治好地老虎、棉蓟马等害虫。2~4片真叶时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行间中耕以提高地温和去除杂草。也可行间每亩定向喷施10~20克的精喹禾灵防治禾本科杂草,中耕后行间喷天仙配(乙草胺+二甲戊灵)100毫升/亩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有一定的防效,但要确保棉苗安全。

6月中下旬麦后直播棉结合中耕追施蕾肥,每亩追施尿素7.5~15公斤、复合肥15公斤。现蕾后根据田间长势和天气情况,轻度化控,亩喷施助壮素2 毫升。及时去除第一果枝以下的所有营养枝。

5.适度化控。短季棉对助壮素反应较敏感, 在使用时间上要晚一些,在用量上要轻一些。现蕾期化控,使株高控制在80~90厘米,超过100厘米易倒伏和后期烂桃。化控时采用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全生育期化控3~4次,现蕾前后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每亩喷施98%缩节胺0.5~1克;初花期(开花后5天内),缩节胺用量1.5~2克;盛花期每亩用助壮素 4毫升或等量有效成分的缩节胺;打顶后5天每亩用助壮素 8~10毫升 ,均匀喷施。如遇连续阴雨或棉田出现旺长势头,应适当加大助壮素用量。化控时和农药配合,减少打药次数。

6.花铃期管理。棉花见花后即进入花铃期,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7月20至8月20日为最佳结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力争在最佳结铃期内多结铃、结大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早施、重施花铃肥。7月20日前后,见花每亩追尿素、二铵各15公斤,以保证此期大量开花结铃对氮素的需求。二是遇旱及时浇水。如7~10天无大雨,应立即浇水。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三是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绿盲蝽等非鳞翅目害虫。二代棉铃虫大发生年份,注意在产卵高峰期化防杀卵,以防漏网残虫为害顶心。

7.简化整枝。采用简化整枝,不去叶枝,只打顶,在密度达到6000~6500株,合理化控的基础上,保留叶枝,整个生育期不整枝,只打顶。打顶和春棉相比不延后,可适当提前3~5天。根据棉花长势情况,打顶一般可掌握7月底前完成,单株平均果枝数10~12个、成铃10个左右,亩成铃5万~6万个,最迟不迟于8月初,应掌握“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长势强早打顶,长势弱可适当晚打。

8.病虫害绿色防控。由于短季棉生育期较短,整个生育期施药次数相对减少,鲁西南棉田前期主要防治好棉蓟马、棉蚜和红蜘蛛,掌握好防治时期和用药量。防治时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方法。出苗后用噻虫嗪重点防治棉蓟马,后期主要难以防治的害虫是盲蝽蟓和烟粉虱等。防治时采用灯光、黄板和性诱剂诱杀,并保护利用天敌。化学防治时化学农药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生物制剂配合交替使用,并进行统防统治。根据地块选择高地隙药械、植保无人机背负式电动植保器械等,施药时保证喷雾均匀,棉株上中下叶片都能附着药剂。

9.后期管理。主攻方向:提高铃重,防早衰、防烂铃、防贪青晚熟。

一般情况下不施盖顶肥,以防贪青晚熟。8月底前遇旱,要及时浇水,保根、保叶、攻桃。龄期 30天以上的棉铃,出现阴雨连绵天气,易形成烂铃。遇到这种情况,应将表面开始出现黑斑的棉铃摘除,用l%的乙烯利水溶液喷洒后晾晒,可得色泽正常的棉花。

两熟棉田,土地的产出量大,因而前茬作物播前要重施有机肥作基肥,不断培肥地力,以满足两季作物对肥料的需求。

10.脱叶催熟。一般在棉花吐絮率60%以上时开始脱叶催熟,即在9月25日前后第一次脱叶催熟,7天后根据情况再喷第二次。喷施时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日平均气温20℃。每亩喷施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50克+40%乙烯利水剂200毫升兑水450公斤混合施用。棉田密度大,长势旺时,可以适当加量。为提高药液的附着性,可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喷施时要求雾滴小,喷洒均匀,保证上中下叶片都能均匀喷到脱叶剂,在风大、降雨前或烈日天气禁止喷药作业,喷后12小时降中雨,应重喷。

11.集中收花。短季棉结铃集中,吐絮集中,脱叶率达95%以上、吐絮率达80%以上时可采用人工集中采收或机械采摘。

猜你喜欢
棉田长势生育期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人工助迁多异瓢虫和化防2种模式对棉蚜的防效及天敌种群动态影响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察夏粮 看秋粮 总书记为何两次实地察看粮食长势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