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2021-12-05 07:17姜定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属矿顶板人员

姜定海

(鲁南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421)

地下开采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体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使得地下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安全考验。正是潜在隐患的存在,让作业过程受到较大的威胁,参与相关工作的人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若是安全措施未能落实,将会引发众多的安全事故,依照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经验和状况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采取基本的措施,以此保证安全事故的威胁程度能够明显的降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山生产能力的安全性。

1 地下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意义

地下金属矿开采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产环节较多且作业环境复杂,加之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的影响,极易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可能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多种安全事故。依照安全管理作业的要求,需要在人员管理、爆破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管理更加的到位,真正的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实现相关企业的效益目标。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党及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发展战略,针对于特殊的企业,主张将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视为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金属矿开采属于高危任务,承担着较高的风险,在实际开采的阶段,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作业的基本质量能够彰显出相关单位的管理水平,具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又能反映出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和质量,其同样的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中树立的形象和自身彰显出的竞争力。相关企业应该积极的重视安全管理,确保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明显的提升。

2 地下金属矿开采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

金属矿地下开采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该明确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合理的消除隐患,确保金属矿的开采更加的安全与可靠。

需要及时的针对采矿区域做好试验,明确采场结构参数,寻找合理的开采主体。需要对采场展开详细的安全检查,也就是明确顶板稳固程度、安全出口具体位置等,之后合理的安排作业流程。若是发现不稳固的采场顶板或者是作业面,需要及时的运用喷锚、喷锚网等加以支护[2]。溜井等特殊的区域,应该及时的设置好对应的标志和照明设施,根据实际的作业需求,合理的封闭到位,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空间和围岩也需要做好详细的检测,明确其变形和位移情况,掌握大冒落前的征兆,方便制定出可靠的应对策略,使得作业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得以维护。

依照矿山的基本情况,结合力学参数、大量监测数据等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修正矿块的结构参数和回采顺序等,合理控制地压活动,避免出现较大的冒落问题。

根据采场结构和面积的大小情况,结合破碎带位置和地质构造等,选择形状适宜的矿柱和岩柱,以便更好的对顶板起到有效的保护效果。矿柱中需要科学的维护其具体尺寸,同时关注与岩柱的大小情况,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参与,让利用期间更加的稳定。

采矿出现的陷坑和裂缝等,应该及时的圈定出来,同时合理的设置相应的标志,以便起到提醒效果,同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 地下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1)开采人员安全管理。目前,很多的地下矿山都是运用了合同制采矿模式,将具体的采矿工作承包合同对象,但是合同内部的采矿单位用工情况不尽合理,很多的从业人员多是农民出身,他们一般是短期劳动合同工,也未能接受专业的安全指导。因为他们自身的学历水平不高,对于安全工作的认识不足,合同采矿单位未能投入较多,使得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到位,甚至很多活动流于形式,直接的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辨别不明,直接对采矿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采矿人员实际的流动性较为明显,安全教育管理也未能及时的开展到位,还存在着部分采矿人员仅仅接受了表面安全指导,所以在实际的作业环节安全事故频发。

金属矿企业需要将合同采矿单位的安全管理,合理的纳入至具体的管理系统内,实现统一科学的管理目标,要求采矿单位严格的依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具体的操作,建立健全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搭配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者。积极的落实好职工安全指导,让其安全生产意识稳步的提升,这是适当的规避事故的重要举措。在地下金属矿开采工作开始时,需要积极的践行最基本的安全准入制度,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若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不可让其上岗,促使每一位工作者能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稳步提升自身的专项技能,掌握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处理举措。地下开采作业的人员,应该接受72学时的培训,在经过了严格的考核之后,才可参与到作业实践中,还需配合师傅的带领,在满三个月之后,才可独立作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式上,应该重视多样性和灵活性,积极的开展“安全活动日”和“安全活动月”等。借助于矿报和演讲等多种形式,使得采矿从业人员能够积极的落实好宣传教育,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逐步的转变。

(2)开采爆破安全管理。爆破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时候,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安全管理细节,爆破工艺管理和物品运输管理属于重要的内容。爆破工作现场负责人应该具备基本的工作经验,应该以3年以上爆破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明确预防和分析处理等要领为基本的参考方向。地下开采环节,需要根据矿山爆破设计规定执行,相应的参数需要让设计人员依照具体矿岩条件加以更改,其他人员不可随意的将其更改。爆破物品运输应该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要求落实具体的行动,运输车辆应该体现出密封性,其属于专用车辆,避免炸药和雷管的同时运输,押运过程中需要重视密切的观察,相关的人员应该紧随车辆行动。爆破之前,还需落实好警戒和警报处理,及时的通知周边人员合理的躲避,在爆破之后,应该及时的落实好机械通风方案,将炮烟合理的排出,避免作业人员在整个过程中中毒。

(3)金属矿开采溜井安全管理。溜井属于地下开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运矿途径,如果未能对其安全的程度加以审核,将会影响到开采作业的安全,也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溜井的处理重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若是未能合理的关注细致之处,将会让溜井变成“老虎口”,使得人员和设备等安全受到威胁。溜井口需要及时的悬挂溜井名称标识牌,合理的设置出警示红灯,同时及时的设置好警示牌,随时提示着溜井危险、禁止靠近等警示语。溜井口应该及时的设置好安全防护栏,同时还应该配置上安全缆绳,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在溜井口设置水泥挡墙,方便维护好使用的环境:避免运矿设备进入到溜井中;避免水流进入到溜井中,以免出现炸仓事故。溜井口中还需要适当的设置好格筛,避免较大体积的事物进入到溜井中,堵塞溜井的出口。溜井暂停使用时,应该立即在格筛上设置对应的网片和盖板,让其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员的安全。溜井口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合理的配置上相应的牢固挂钩,确保溜井检修人员能够及时的保障自身的安全。

(4)开采顶板安全管理。地下开采金属矿时,需要重视冒顶和片帮事故极易发生的概率,因两者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需要重视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方案。地下作业安全应该建立在相对稳固的顶板下,考虑到顶板矿体结构的性质及差异性,为更好的维护井下作业的安全程度,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冒顶和片帮事故,需要严格的制定出管理方案,让相关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的支持。顶板分巷道顶板以及采区顶板两个重要的类型,前者通常是指的巷道墙面支撑,且属于在两个墙面间上部岩石和矿石的总称,如三心拱和半圆拱都是其富有代表性的形状。后者则是指的回采阶段残留矿柱支撑或者是通过其他物体进行有效支撑的上部矿岩的总称。顶板安全管理依照顶板岩体本身的稳定程度、岩性的强度情况等进行不同的管理,不同顶板也需要采取对应的支护方式。若是一级岩体顶板,则不需要采取任何的支护方案;若是二级岩体顶板,则需要重点考虑锚杆支护或者是支持支护方案;三级岩体顶板则是运用临时素喷或喷锚网永久支护方案。四级岩体顶板相对特殊,可以选用三种具体的方式:首先是临时支护跟上推进,不可出现空顶的情况;其次是使用锚网永久支护方案;最后是在冒落高度超出了1.5m的时候,选用架棚支护方案。相关的作业人员在进入巷道开采时,应该对工作面15m之内和主要通道的顶板展开详细的分析,若是发现浮石等事物,则应该及时的将其处理,避免在危险环境下作业。专职撬顶工需要对工作的范围展开详细的检查,对井巷检查多次,若是发现浮石等情况,必须要及时的将其处理到位。若是长期不使用的区域,应该接受批准,在获得了批准之后,才可进入其中作业。参与相关工作的安全员和技术人员,需要负责好对应的工作,严格的执行分级管理制度。

4 结语

金属矿石属于重要的资源,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露天开采资源日渐减少的趋势下,地下开采受到了重视,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地下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地下开采金属矿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安全问题,这是确保基本效益的前提条件,应该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现伤亡或者是安全事故。金属矿的开采安全管理应该在多个方面落实行动,相关的人员需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实际价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体系,规范采矿安全技术的使用流程。对于相对危险的地区,还应该及时的制定出可靠地安全举措,这是确保采矿作业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的具体方案,也是让开采的进度有效推进的重要途径,能够稳步的推动矿产事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金属矿顶板人员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内蒙古水泉沟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对地下金属矿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采区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