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剧《山海情》中的表达

2021-12-06 01:08颖,杨
民族艺林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海固民俗宁夏

张 颖,杨 禹

(太原师范学院 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山西 晋中 030619)

“钟敬文学者是我国民俗学学科的建立者,经过对西方民俗学发展历程的考察研究后,提出我国的民俗学是以‘民间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广大的乡土社会。”[1]乡土社会包罗万象,民俗文化在社会现实中的呈现不仅是一种区域文化代表元素,也是一种象征符号。《山海情》作为一部新时代扶贫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讲述了20 世纪90 年代-21 世纪初期,素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的宁夏西海固人民和干部们完成易地搬迁并开展一系列脱贫致富举措的故事。观众通过观看电视剧,对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民俗进行深入的了解,如关中方言、六盘山花儿、秦腔、枸杞、葡萄酒、滩羊等地域色彩浓厚的民俗文化元素。以上述民俗文化元素为铺垫,实则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的深层的认知理解更为重要,如观众在观看结束后对神秘而独特的宁夏心生向往及对闽宁携手脱贫致富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

一、地域文化语境:语言民俗事象

语言是人类沟通表意的重要工具。“语言民俗是任何民俗事象中的大类,无时无刻不包含在各种具体民俗事象中。语言民俗是指听得见的口传形式的民俗事象,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2]该剧对语言民俗事象描摹主要贯穿在方言使用、六盘山花儿的传承,以及戏曲艺术秦腔的运用。

(一)关中方言塑造宁夏形象

统一使用关中方言,整合语言,塑造宁夏形象。西海固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陕西西安、宁夏银川与甘肃兰州三个城市的交叉点上,而今日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在历史上和甘肃陇东一带一脉相承,均属于关中地区。为使语言表达兼顾艺术美与真实性,故剧中宁夏地区使用关中方言。淳朴本真的方言不仅在沟通上拉近了演员与宁夏的现实距离,也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审美距离。通过演员的表演将语言之真、语言之美呈现在荧幕之上,令该剧在艺术表现上更具真实性与艺术性。剧中多位主演原不擅长使用关中方言,但为了使剧中饰演的形象具有真实性,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十分注意,开口仿佛就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关中方言在宁夏的发展有着自身语言特色,如使用“美得很”“香得很”等带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形容事物状态。当宁夏人与福建人在方言上相遇时,难免发生一系列的“误读”。如“治沙的菌草”“金山”“年轻人”“东西联手”被理解为“自杀的金草”“丁双”“年轻狼”“当西联手”。正是剧中这种种语言“误读”让观众深刻认识到闽宁两地干部克服语言交流困难,携手致富的艰难历程。方言的魅力与镜头下的实景拍摄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与土生土长的宁夏人一起经历着吊庄移民、整村搬迁,感受着科技扶贫与劳务输出扶贫的起伏心情。

(二)六盘山花儿传播宁夏文化

融情于六盘山花儿,将村民的生活用艺术化形式向外传播。“花儿又可称为‘少年’,主要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地区。宁夏的‘回族山花儿’与甘肃的‘洮泯花儿’、青海的‘河湟花儿’作为传统音乐类别于2006 年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 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在宁夏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六盘山花儿,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4]。演唱内容宽泛、演唱方式灵活、表达主题不受拘束。剧中多处展现六盘山花儿的演唱场景,以表明该剧立足宁夏本土,勇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走咧走咧吆,越走越远了,眼泪的花儿漂满了……心里的惆怅重下了”,是山花儿《眼泪花儿把心淹了》中的经典歌词,在剧中多有呈现,表达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西海固人民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直面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与情感。由此,山花儿在每个爱唱歌的人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割韭菜》和《绿韭菜》也是山花儿中时常传唱的曲目。简单的两首歌,描写、刻画之物虽是我们眼中平常的韭菜,却意义深远。因为我国西北部地区常年干旱缺水,农作物难以生存,韭菜在当地属于较为珍贵且能改善伙食的绿色食物,在当地百姓心中十分重要。山花儿是宁夏淳朴民风的产物,成为宁夏民俗文化研究的对象。

(三)豪放秦腔尽显宁夏风情

粗犷豪放的秦腔语言,凸显西北地域特色。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戏曲品种,以关中方言为语言基础,2006 年与宁夏回族山花儿一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宁夏毗邻甘肃、陕西,深受音广、声脆、风格豪迈奔放的秦腔影响,而秦腔在宁夏又受民俗风情、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宁夏风格的秦腔。剧中表现秦腔约两处:其一是水花家在戈壁滩上建起了自家土坯房,上梁时,金滩村村民高唱“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一头牛两头牛都是牲口”,并在上梁结束后撒糖以示个人喜悦。在深受秦腔文化影响的地区有如此行为,彰显了不同地域文化、地理条件影响下有相异的风土人情。其二是涌泉村代理村支书马喊水号召整村搬迁时,村民不舍祖宗扎在涌泉村的“根”,不愿意搬离“苦瘠甲天下”、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西海固地区,在村部广播放了一段由永宁县闽宁镇富民秦腔艺术团录制的著名秦腔剧目《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声声秦腔讲述了人生的不易,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情切,“根”的集体意识。

语言民俗有对语言的无限包容性与渗透性,从而构成富有特色的话语体系。关中方言、宁夏花儿、秦腔等民俗语言符号呈现在《山海情》中,为我们讲述了闽宁协作模式下产生的“山海情”。

二、地理环境条件:饮食民俗事象

“民以食为天”,饮食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一需要。“饮食民俗主要指人们对各种食物进行加工制作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5]《山海情》中充分刻画了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双重影响下,贫苦的西海固地区找到适宜本地种植的农作物与可发展的养殖业。剧中讲述两省协作脱贫的故事,必将涉及两个地域风格迥异的省区,大量戏剧性的情节表现宁夏西海固地区与福建莆田地区在饮食民俗上的差异。“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气候区,冬季漫长且寒冷、春秋气温多变、夏季短暂阴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少,灾害性天气多。”[6]适宜种植的作物有马铃薯、小麦、宁夏枸杞、宁夏葡萄酒和养殖滩羊。

(一)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扶贫有方法,因地制宜是关键。“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 余年以来,认真贯彻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深入实施脱贫致富战略,从‘三西’扶贫到‘八七’攻坚,从‘双百’计划到移民吊庄,一直将扶贫作为地区民生发展的主旋律。”[7]黄土高原干旱气候影响地理环境,致使这片贫瘠土地只能种植诸如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耐旱作物。剧中无时无刻不在讲述西海固百姓日常食用的是土里最不值钱的马铃薯,马铃薯作为主食与经济作物,在当地的培植不仅推动了当地群众的切身感受,也在侧面表现了当地政策指引下如何因地制宜脱贫。剧中开篇便讲述贫穷使年轻人想方设法逃离,得宝和同村伙伴逃出大山后被抓回,挨打时高声怨道:“早上煮洋芋,中午蒸洋芋,晚上烤洋芋,我吃够洋芋了。”又苦又穷的西海固百姓日常食用的是能填饱肚子的洋芋。主食是它,脱贫路上也少不了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系列扶贫工作开展中,利用地域特点发展马铃薯种植业,并逐渐取得成效。同为地理因素造就的枸杞也是宁夏特有环境产生经济作物。枸杞具有多种功效,在我国是卫生部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剧中金滩村村民面对丰收的枸杞,若不像周围个别村民给枸杞熏硫黄,自家枸杞就会卖不上好价钱,且不易保存,但在金钱与良心的博弈上,“良心就是人心,是一杆秤,枸杞可以不红,金滩村人心不能黑!”这句台词一语双关,表面指出农民用在良心做枸杞生意,实则向观众宣告宁夏枸杞是让消费者放心的正宗枸杞。地理因素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影响着作物类别,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形成得天独厚之优势。宁夏葡萄酒是闽宁模式下打造的另一张宁夏名片。第23 集展现宁夏贺兰山东麓,北纬38.5°,闽宁镇的葡萄藤上结出了酿酒的果实,戈壁滩上诞生了扶贫攻坚的闽宁模式,使得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今日的金沙滩。宁夏“贺兰红”酒经由《山海情》的宣传成为有名的宁夏特产。贫困不可怕,在脱贫路上找到正确的方法,因地制宜,变不利为有利,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方为上策。

(二)因地施策发展养殖业

与种植业齐头并进的便是养殖业。辽阔的贺兰山东麓是平坦的半荒漠化土壤,地势开阔、土质坚硬、干旱少雨,把滩羊置于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养殖,造就了宁夏滩羊这一宁夏特色饮食名片。滩羊饮水中含有一定成分的碳酸盐和硫酸盐,水质偏碱性,更有民间传言:宁夏滩羊吃的是中草药,喝得是矿泉水。剧中背景音乐中常听见滩羊“咩,咩,咩”的叫声,因为农户家中常养滩羊。虽然滩羊养殖总量多,但并不是百姓们餐桌上常物。只有在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时才会吃一顿滩羊,剧中金滩村在终于满足供电所60 户通电指标,电杆安装完成后,张主任邀请得福一同去品尝宁夏的美食滩羊。“咱宁夏这滩羊,在哪儿也吃不着,一点儿也不膻,美得很……美得很”,张主任言语间对滩羊大加赞赏,可见本地人将滩羊视为人间美味,爱若珍宝。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养殖经验,使滩羊成为宁夏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南北地域饮食有异

宁夏是黄河唯一全境穿过的西北地区,福建则是沿海的东南地区,二者在饮食习俗上的差异十分明显。涌泉村关于百家宴有一个小俗语:“团圆的饺子,离家的面。”这种习俗在我国西北地区以不同方式呈现,如山西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意为送别客人要给客人吃饺子,迎接远来的客人要请他吃面,有“短送”“长接”之意。剧中涌泉村在整村搬迁前一夜,恢复了暂停的百日宴,百日宴主食由村中最年老的李老太爷做主,食用饺子和面,这对他们来说是离家前的团圆。一句简单的俗语代表了地域文化的特色,饱含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企盼。剧中以麦苗为代表的第一批劳务输出的海吉女工们,从贫瘠干涸的西海固来到水资源丰富的福建莆田工厂,面对南方的米饭和小菜怀念起家乡的面食。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原是在岁时节庆日才会吃的福建小吃——“红团”,在平日里竟也悄然上市,赢得海吉女工的围观。从福建来宁夏参与科技扶贫的凌一农教授在闽宁村进行菌草双孢菇培植时,常怀念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和用以佐餐的福建沙茶酱。剧中深入浅出地渗透进闽宁两地饮食习俗的差异性,为观者了解闽宁饮食习俗产生了重要作用。

饮食民俗的形成受地区经济、政治、地缘、气候、宗教信仰、语言等多种原因影响,各个地区百姓“就地取材”,使得饮食文化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充满智慧的宁夏儿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特有地域条件下形成了马铃薯、枸杞和滩羊等饮食文化符号。

三、地缘关系映射: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在国际上被称为民间社会传承,主要包括家族与亲族、村落社会、民间组织团体等内容。”[8]这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关系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西海固干沟乡涌泉村和玉泉营经济开发区的各个村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凝聚着自己家族与亲族习俗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历史成就家族结构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20 世纪20 年代的中国考察后,将这一时代的中国看作是家族结构式的社会”[9]。家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剧中干沟乡涌泉村的家族关系便为我们讲述了两个家族的传奇故事。若干年前,涌泉村只有李姓一族人,马家先祖乞讨来到西海固地区,其他村都不愿收留,只有涌泉村的李家收留了马家,帮助马家开垦、挖窑、种庄稼,才发展成现在的马家人。正是家族、亲族、血缘与亲缘结成的关系才构成了乡村社会。贯穿全剧的一点家族民俗传承莫过于家族亲族辈的区别化称谓上,不仅在李姓族人中泾渭分明,在李姓族人与马姓族人的称谓中也尤为明显。辈分比较大的人往往被称为“哥”“叔”“姑”“爷”“太爷”,诸如水花、水旺、麦苗一辈的称呼代理村支书马喊水为“喊水叔”,称呼村中最年老的长辈为“李老太爷”。剧中将对长辈的尊重与敬爱化为语言,在当下现实社会中亦能有所印证。

(二)地缘关系形成村落意识

“村落是由家族、亲族和其他家庭集团因为地缘关系凝聚而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10]村落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活空间,由不同的家族、亲族聚集点组成。村落这一共同体里,血缘关系是无形的连接桥梁,地缘关系则是有形的桥梁纽带。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血缘关系会演变为地缘关系,地缘关系对维持家庭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在村落中得以形成有机体。久居在一起的民众对村落的概念逐步深入,形成村落意识,村落意识中生活互助体现得淋漓尽致。剧情开端,水花和麦苗等四个孩子为逃离大山摆脱贫困,导致水花父亲被苦水村安家人暴打,涌泉村全体村民对其的保护体现了本村村民的团结一致;马喊水一家在庭院为迎接新移民煮馓饭;全村村民为不幸在金滩村地界身亡的小伙子厚葬,在青铜峡供水站、城关扬水站收钱却不供水时的同仇敌忾;涌泉村90 岁高龄的李太爷不愿整村搬迁而喝农药,全村人紧急将其送医院的集体意识……凡此种种均表明这种在地缘关系上形成的村落凝聚力,已潜移默化渗入村民心中。

(三)团结一致脱贫移“根”

“2001 年宁夏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之一,通过帮助移民脱贫致富,同时缓解迁出地人口压力,为恢复生态创造条件。”[11]有此政策,在剧中第22 集便出现了面临整村搬迁的大问题。得花是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知识青年,也是一个马姓后人,她在涌泉村广播站说出她和她们这一代后人的想法:“村里上学的学生咋上的?小学初中跑几十里,高中才能住校。老一辈的根固然重要,也要为后人着想!”一番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想法,但老一辈的李姓族人仍不愿意舍弃李家的“根”,宁愿在交通不便的祖屋里了却一生。整村搬迁是为了搭上国家易地扶贫的顺风车,让西海固地区的人民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条件。纵观全剧,“根”的观念贯彻始终,从“吊庄移民”的十户指标到逐步建立金滩村、扎根戈壁滩到整村搬迁,将“根”移植到更广袤的土地上,体现了在我国扶贫移民、脱贫致富政策的引领下,移民力同心,建设新家园的精神。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国人亘古以来的追求。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是当地经济、地理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缘条件,影响着当地的风俗人情。在西海固,人们通过血缘而联结成一个个宗族村落,织成一张张网,相同血脉的人或近亲分支在这张网里相互依存、依赖,从而形成一种家族式的社会民俗。

四、结语

影视作品与民俗文化携手,不失为当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影视艺术自成为大众文化起,拓宽题材描绘社会形象,在展现民族民俗文化方面始终保持其鲜明个性。《山海情》为我们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西海固百姓响应国家政策,突破传统地缘因素限制,摒弃老旧思想,改善落后的物质条件,最终创造幸福新生活的伟大历程。通过影视艺术将语言、饮食、家族村落等元素形成的民俗文化大众化传播,让人们看见了“天上鸟不飞、地上不长草”的干沙滩变身金沙滩,见证了中国式扶贫的成功模式。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制作精良、内容优质的文艺作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行稳致远,是新时代影视作品的重要责任。

猜你喜欢
西海固民俗宁夏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民俗中的“牛”
宁夏
民俗节
漫画民俗
宁夏
宁夏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