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表性原生观赏鱼品种

2021-12-06 01:44刘红健任少勇王海莉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观赏鱼学名神农

○刘红健 康 佳 任少勇 王海莉 沈 弘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向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得以彰显。这一点,从观赏鱼产业变化的角度看,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认可中国原生鱼的观赏价值。原生观赏鱼市场在逐年增长,品种愈加丰富,需求侧的发展有时甚至促进了相关新物种的发现、保育与分类鉴定。但同时,我们也须认清现实,中国原生观赏鱼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除少数品种有人工规模化繁育外,绝大多数都来自野外资源的捕捞采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导致乱象丛生,亟待法规制度的健全完善和监督管理的加强执行。中国原生观赏鱼中有许多珍稀物种,甚至不少是待定种,这给相关物种的保护增加了难度。这类鱼本身分布地狭小,且受外来鱼类、水利工程、酷鱼滥捕等人为因素影响,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濒临灭绝。根据去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所提及的关注度原则,某些社会关注度极低的物种我们不应刻意炒作,加剧非法猎捕和贸易风险。而那些已经进入公众视野的新物种,如前几年颇受关注的火山鳑鲏,则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它,开展科学知识普及与价值观念引导,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以下主要介绍3种近年来新定种发表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原生鱼品种,这些鱼可能在科学描述之前就广泛存在于水族贸易之中,它们作为原生观赏鱼产业发展的缩影值得我们关注。

一、浙系神农吻虾虎

吻虾虎鱼类在原生观赏鱼中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浙系神农吻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长期以神农吻的名义被广大爱好者所熟知,但并不是真正的神农吻虾虎鱼。2016年,学者黄世彬等命名了一种产自浙江的吻虾虎鱼属新物种——黑吻虾虎鱼,这才揭开了浙系神农吻的面纱。文中黑吻标本来自曹娥江、灵江、瓯江等上游,实际分布范围可能更广,相邻的江西、安徽等也有采获的记录。虽然学名为黑吻,但当其黝黑的保护色褪去后,表现着实让人惊艳。除了拥有吻虾虎鱼类共同的怪异体形外,浙系神农吻还拥有高耸宽大的背鳍和遍布全身几乎无死角的花纹,“颜值”颇高。其体形大小和战斗力在吻虾虎中也名列前茅,成体通常在6-8cm,某些流域种可达10cm。根据流域不同外观表现也随之变化,某些流域种的背鳍底色泛着蓝紫色幽光,恍若天外神秘的紫色星云。背鳍红色的纹路鲜明整齐,体侧的红色斑点密布全身,排列相对规整,有些流域纹路表现类似美国国旗,因此又被戏称为“星条旗”虾虎。饲养时应尽量模仿溪流的环境,给予一定的水流及丰富的溶氧,虾虎鱼同类好斗,浙系神农吻需取得“缸霸”的地位才会显出最艳丽的色彩。目前该鱼基本为野外捕获,相关保护与人工繁育工作尚待开展。

二、火山鳑鲏

火山鳑鲏,也叫西南鳑鲏,是近几年出现的最艳丽的原生观赏鱼品种之一。因其独树一帜的火红婚姻色而走红原生鱼圈,称其为“网红原生鱼”也不为过,并由其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折射出我国原生观赏鱼发展的不成熟。2016年,原生鱼圈出现了一股饲养火山鳑鲏的热潮,价格一度被炒到很高。但作为明星物种,其分布地却极窄,只栖息在长江流域重庆段的某条小支流里。因此,物种保护跟商业价值产生了巨大矛盾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之后疑似人工繁殖种群的市场介入,价格最终回归理性,但其野外种群的状况依然堪忧,有待进一步评估和监控。2017年,学者李帆等人为这一物种赋予了正式的学名细鳞华鳑鲏,同时,还新建立了华鳑鲏属,意思是中华的鳑鲏属。火山鳑鲏与众多的亲戚不同,它鳞片细小,嘴大,幼鱼的背鳍上没有黑斑,且更富有捕食性,在水族箱里几乎不能和米虾共存。更重要的是,它以河蚬作为繁殖媒介(没有河蚬时也可接受杜氏珠蚌),这与任何一个已知的鱊科物种都不同。作为一个特化物种,对鱊科的物种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火山鳑鲏栖息于水流缓和处,喜集群生活,杂食性,较贪食,饲养时不要投喂过多的饲料,提供幽暗的环境可促使其发色,且易得白点病。火山鳑鲏繁殖难度不高,可建立正规的人工规模化繁育场以满足市场及物种保护的需求。

三、桂系青鳉

2017年,学者吴伟名等描述了他在广西省靖西市采集到的青鳉属中国新纪录种——鳍斑青鳉。实际上,鳍斑青鳉的商品名就是我们熟悉的桂系青鳉,在市场上流通已久。水族爱好者似乎早已察觉这类青鳉与普通中华青鳉的些许不同而将它们区别对待。青鳉属于小型鱼类,体长在2~3cm,过去在稻田生境中极为常见而被称为稻田鱼,在分类上属鳉形目大颌鳉科青鳉,全世界记录有33种,我国能确认的有4种。最常见的中华青鳉在国内分布广泛,桂系青鳉则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以及越南、老挝等地。桂系青鳉的特点在于其胸鳍基部具黑色斑块,尾鳍末端呈圆弧状且上下边缘的鳍条呈橙黄色。桂系青鳉的体型大于中华青鳉,鱼体更加宽厚,鱼卵和初孵仔鱼也更大一些。在灯光下,桂系青鳉它那大大的眼睛透着湛蓝色,身体呈现微微的淡黄,胸鳍处或蓝或黑的斑块与尾鳍橘红色的纹路相得益彰,这种体色相比热带观赏鱼也毫不逊色,群游时尤其美丽。桂系青鳉饲养繁殖容易,但目前尚未开展大规模的人工繁养,其野外生存环境遭受入侵物种食蚊鱼的威胁。简单易养的青鳉鱼类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日本就拿和我国青鳉十分相似的日本青鳉进行人工改良获得了成功,得到丰富多彩的观背青鳉,在日本国内饲养人数已超过金鱼。

近年来还有不少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原生鱼物种获得了正式学名,如2018年发表的浙江小红嘴虾虎鱼(学名:无斑吻虾虎鱼)、江西小黄唇虾虎鱼(学名:颌带吻虾虎鱼),2020年发表的柠檬鳑鲏(学名:黑背鳑鲏)、蓝鼻子鳑鲏(学名:蓝吻鳑鲏)、黄石台鳑鲏(学名:黄腹鳑鲏)等。这些新物种的发现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作为原生鱼爱好者个人,我们在赞叹祖国地大物博,心生对自然生态的美好向往的同时,不要让我们的“爱好”变成对自然生态的一种侵害。在有些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好自身的行为准则。原生观赏鱼作为一个产业整体,则需要探索并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绿色、永续、友好的发展模式。同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小型“非经济性”珍稀鱼类的保护立法与监管,借鉴长江十年禁渔经验,让绿水青山和这些水中精灵能永远相伴子孙后代。

(通联:314006,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电话:18067089727)

猜你喜欢
观赏鱼学名神农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河南省观赏鱼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南阳市镇平县开展技术服务
神农尝百草
观赏鱼喂食须知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