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渔业公司: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2021-12-06 04:09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8期
关键词:优势产业鱼苗品牌化

2018年以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渔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纳入农村产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渔业新征程。

作为全省生态渔业产业发展实施主体,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生态渔业公司)紧紧围绕“好水好鱼、丰产丰收、优质优价”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提高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实现“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的阶段性目标,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围绕“好水好鱼”提高标准化水平。为提升省内鱼苗自给率,生态渔业公司在玉屏自治县投资建设苗种繁育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稳定年产50克鳙鱼鱼苗1200万尾,年产规格5厘米的特种鱼苗100万尾,逐步建立育苗育种繁育标准化体系,可缓解省内苗种基地分散、规模较小、自给率低等问题。还先后印发水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同时,加大“两品一标”认证推广力度,用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生态渔业公司旗下三板溪水库锦屏段生态养殖基地生产的鳙鱼已于2020年11月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量可达726.992吨。

围绕“丰产丰收”提高规模化水平。按照既要在发展面积上“护好水”,又要在品种和品质上“把好脉”的原则,生态渔业公司在湖库发展不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及地方土著鱼类,根据湖库水域承载能力、养殖容量,合理确定鱼苗投放品种和密度,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已带动全省发展湖库生态养殖面积63.58万亩(宜渔面积),全省实现水产品产量26.87万吨,产值61.09亿元(一产)。通过在全省湖库生态渔业重点市县采取“整市推进”“整县推进”“一库一策”模式发展产业,建立以“三变”为核心的“企业+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数据显示,生态渔业公司已成立13家子公司以及黔中、马岭2个增养殖项目部,“六个一”工程落地实施,产业项目覆盖9个市(州)20个县(市、区),共带动5000余人就业、1万余人增收。

围绕“优质优价”提高品牌化水平。为扩大贵州生态鱼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生态渔业公司采用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产销对接实现从库边到桌面的无缝衔接,初步形成了以销定产、订单生产的产品销售格局。还建立了“贵水黔鱼”品牌标识体系,“贵水黔鱼”公共品牌亮相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民族品牌之夜,深受好评。截至目前,已开发省内外销售渠道30余个,品牌形象店及专柜40余个,建成区域性配送中心3个,流通环节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下一步,生态渔业公司将围绕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将生态渔业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的示范样板。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鱼苗品牌化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文化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促进辽宁优势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创新政策建议
仪征市地区工业优势产业研究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