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外部环境的路径与策略*

2021-12-06 07:06梁小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福建省高质量制造业

梁小红

(福建商学院 财务与会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19年7月,福建省有民营企业122.6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0.14%[1]。福建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0%的GDP、50%的外贸进出口、60%的投资、70%的税收、80%的就业[1],成为福建省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在福建省加快发展实现赶超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民营经济中制造业一枝独秀,目前有民营制造企业16.52万家,从业人数204.7万人[1],民营制造企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创造的活水源头。

虽然福建省民营制造业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发展迅速,但与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探究制约福建省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一、制约福建省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福建省民营制造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前十强企业2018年总营业收入仅3500亿元,不及广东华为一家公司的一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民营制造企业更是屈指可数[1]。福建省民营制造业多而不强的原因在于:一是龙头企业实力弱。民营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比偏小,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不多,由于产品关联度与配套能力不强,使得部分企业处于“孤军作战”状态。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福建省民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物、纺织等传统轻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多数正处在需求下降、去产能的过程中。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数民营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少,“重拿来主义、轻自主研发”,产品中低端居多,科技附加值低。四是产业缺乏人才支撑。在民营制造业中,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缺口尤为明显。五是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部分行业、领域面临新一轮“洗牌”。六是对外依存度高。民营制造企业是福建省外贸主力军,占据了出口半壁江山,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将近三分之一。从近期美国对相关企业制裁事件来看,反映出部分核心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存在很大的外部依赖性,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及配件依赖进口,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的生产将受到重大冲击,企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当前,福建省民营制造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所谓的高质量发展是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条件下,靠提升质量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涵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效率的提高、结构的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甚至包括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提升。对民营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企业符合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市场竞争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能生产出市场认同的产品,投入能够有效产出,企业经营有利润,发展可持续。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民营制造业正在经历着生存与发展的大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功夫下在营造环境、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

二、制造业优先导向,优化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

如何推动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是首要的一步。福建省各级政府要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加以认真谋划,坚持“制造业优先”导向,抓好制造业创新发展框架,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在推进传统产业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融合创新,持续实施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计划,提升发展动能,让创新为制造赋能、让创造为制造添彩、让创业为制造助力。要根据产业链短缺环节精准招商,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具有专业程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链短缺项目,分业施策,在产业链条的关键领域、短缺环节取得更大突破,促进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

三、加强科技创新,更好更快地推进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

科技创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制造业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

(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针对福建省多数民营制造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的现状,福建省各级政府要坚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仪器设施共享、研究人员流动,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梳理、确定一批制造业急需攻克的核心技术项目,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迭代”技术。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技术合作攻关,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推动民营制造业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持续引进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来闽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府扶持和财政经费支持,建立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质量标准和检测机构[2]。

(三)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智造”工程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推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计划,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引导纺织服装、制鞋、食品加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链改造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产业链外迁。

(四)构建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完善民营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进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激励制度改革,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精准实行“一企一策”,扶持一批有潜力的民营制造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坚持民企和国企一视同仁,解决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品不愿用、不敢用问题;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工程招标,优先选用已摆脱受制于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民企创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工业用电、用水、用气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能力[3];加快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各类产业园区,加快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四、政策精准落地,营造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当前福建省仍然存在政府“主动靠前”的服务意识不到位,支持民营制造企业的政策含金量不够高,“好看不好用”,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的现象,政企之间在政策内容、办事程序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企业办事前的“问事”成本、生产要素、制度性交易成本依旧较高[4]。因此,要着力推动政策和支持民营制造企业发展的服务精准落地,致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一)优化民营制造业营商环境

1.致力建设高效益透明的政务环境

不同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 郑姣妮等(10):1364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继续“减环节”,在并联审批基础上,重点对制造业项目实行“零审批”改革,推行“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以“承诺+备案”取代审批,以“服务+监管”转变职能。持续“减时限”,着力提高银行开户效率,压缩企业办税时间,压减电力报装业务时限;着力“减证明”,开展清理索要证明的专项活动,重点清理重复证明、循环证明、无谓证明,以及证明材料过多过滥等问题,实现最简材料办事办证,降低民营制造企业的制度性成本。

2.致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着力破解民营制造业“政策落实难、交易成本高”的问题,推行“网上支付”,加快部门信息共享、联动管理,致力“放水养鱼”,狠抓降费减税政策落地实施。推行服务式监管,对民营制造业坚持审慎包容,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方式,切实精简对民营中小微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核查事项;加强对制造业品牌的保护和培育,全力维护良好的民营制造企业外部发展环境。

3.致力打造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继续创新民营制造业市场开放机制,降低企业项目投资的“问事”成本,敞开广纳民间社会资本投资制造业的“开放之门”。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开辟海关查验“绿色应急通道”,对制造产品实施通关一体化,降低通关费用,推动制造产品贸易国际化。策划组建制造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制定出台优先认证、绿色通关、随机查验、保税延展等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带动招引,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制造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二)加快形成行政审批“一张网”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筹各部门信息技术规划,形成规范统一、数据共享互认、上下联动的电子政务审批网络系统。理顺、优化制造业项目审批程序,提供网上审核服务全流程公开化。精简审批环节和范围,压缩办理时限,对部门内设机构的行政审批与监管职权尽量归集整合,为市场主体提供各种便利化措施和全周期“一条龙”服务。按照清单式管理模式,摸索包括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监管清单乃至资质认定清单、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等在内的不同类型清单管理,清理、废除没有法规依据的后置行政审批事项。推行“联合评估”“区域评估”,大力推行“预审代办”制度,公布代办事项目录,组建专业化代办队伍,为民营制造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完善公民与市场主体政策参与机制

制造产业信息平台建成之后,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民营制造企业未参与平台运营,信息平台优势尚未最大化,多数企业没有分享到信息平台红利。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行业协会、产业集团、自媒体等作用,扩大制造业信息平台和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通过公众咨询、民意调查、公众听证、网上参与等方式,畅通联接政府与群众的信息“高速路”。重视以市场主体和基层百姓的视角来设计相关行政管理流程,并以其感受来衡量和评价营商环境,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四)制定有利民营制造业公平发展的政策

福建省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及法律法规时,要重视限制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对政策、资源的垄断地位,切实保障民营中小制造业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平等和自由竞争地位。进一步保护创新、倒逼创新、奖励创新,维护创新企业的核心利益,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侵害知识产权的罚金与该企业经营总额挂钩[5]。针对中小制造业力量薄弱、科技及创新团队不足,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公益型企业,帮助统一引入数据,建设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团队,制定大数据服务标准,为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转型提供数据支撑,支持中小制造业自动化、半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五、政府积极扶持,助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民营制造业的意识和加大对民营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助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目前增值税的减负已卓有成效,应当继续加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企业减负力度,做到企业税收能减全减,社会保险费能降全降,涉企行政事业收费能清全清,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费用和用地成本,切实为企业减负。

(二)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

针对福建省重点发展的制造行业设立政府扶持基金,针对中小企业设立发展基金,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形成专业“资金池”,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形成投入、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培育一批行业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发挥他们的品牌和技术引领优势,带动制造行业发展。

(三)支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民营制造企业

福建省是“海丝”核心区,对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民营企业要大力支持,推动大型央企、国企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与民营企业结成合作伙伴,民营企业以中标分包、项目外包等方式获得相应项目和国企、央企的垫付资金。

(四)帮助民营制造企业“走出去”

积极帮助民营制造企业参加各种涉外展会,或者组团参加对外经贸活动,展示产品技术,争取合作和投资,发挥闽籍侨商侨领的纽带作用,以及我驻外贸易机构的平台作用,让民营制造企业及其产品更多“走出去”,开拓市场,吸引投资,支持民营制造企业在海外上市。

(五)为民营制造业提高市场占有率保驾护航

一方面,福建省政府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境外投资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打造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民营制造业境外投资意向数据库、国家及福建省境外投资政策信息库。简化民营制造业“走出去”投资审批手续,采用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办法,不断完善登记制度。另一方面,鼓励省内龙头企业采购民营制造业产品及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促使龙头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互用产品、互为市场。

六、强化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民营制造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周转周期较长,特别需要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形成稳定并可持续拓展的产品链,技术升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才有可能,但是融资难、融资贵多年来一直是民营制造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民营制造企业除了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之外,找不到好的办法筹措发展资金。商业银行基于不良贷款率上升和风险防控的需要,执行收贷压贷政策,一般不愿给予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贷款,民营制造企业拿不到中长期贷款,只能以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一年一贷、短贷长用,通过不停地转贷来达到长期使用资金的目的,年年贷款年年还,耗时耗力耗成本。因此,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不仅是民营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与金融系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不仅可以缓解民营制造企业资金困难,更有利于制造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稳定市场供应和就业环境。当前要通过推动金融主体内部改革,创新融资制度和工具,建立全新的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一)着力构建民营制造企业融资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将民营制造企业、政府、金融机构连接起来,建设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全方位沟通平台、民营制造企业信用担保平台、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风险控制平台,打造政府和金融机构放心、民营制造企业舒心的便捷平台,使得信息传递便捷,共享度和透明度更高,有助于金融机构放宽民营制造企业的贷款融资门槛,降低和防范贷款风险,化解民营制造企业融资瓶颈。

(二)创新民营制造企业直接融资方式

对民营制造企业区别对待,从政府、市场、制度、银行、企业等渠道入手,提供不同类型的融资渠道,鼓励资金结构和信用程度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民营制造企业债券融资、上市融资、保险融资、融资租赁。直接融资不仅能使企业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也能有效解决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三)强化银行对民营制造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银行应该真正将服务下沉落实,贴合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需求的实际情况,拓展符合民营制造企业的信贷技术,在开发产品和服务时,还要考虑民营制造企业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创新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开发更加适合民营制造企业的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完善政府服务民营制造企业的金融政策

政府对民营制造企业融资政策支持惠及面和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民营经济的需求和期待。各级政府应该为民营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改革提供政策帮助,大力宣传民营制造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支持力度,使更多民营制造企业不仅了解相关政策,而且能真正获得政策支持。政府主导应尽快构建民营中小制造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加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加快推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营造稳定且繁荣的民间金融市场,确实使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七、补足人才短板,夯实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民营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民营制造业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一方面,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缺口大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制造业领军型创业人才稀缺,适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对存量人才关怀不足,子女入学、生活成本等现实问题导致制造业高端人才及企业骨干引得进、留不住。要补足民营制造业人才短板,应该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端,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对标深圳等先进地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交流、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大力解决引才难、用才难、留才难的问题,为推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探索人才资源开发新模式,壮大高端高技能人才队伍

福建省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人才引进个性化政策,通过政府给政策、搭平台,企业给待遇等方式,解决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生活配套和服务保障问题,为民营制造企业引进、培养和使用高端人才提供更加良好环境。

(二)完善让人才容易“聚起来”的体制机制

精准对接产业,注重依靠项目引进人才团队,鼓励民营制造业企业以项目为依托,聘请高技能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来闽工作,对工作达到一定时限者予以奖励。扭转重引进轻培养现象,加强对制造企业人才发展的全过程跟踪分析和措施跟进配套。加强柔性引智,通过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国际友城关系、海外侨团力量等,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与民营制造业企业合作,到企业指导、服务。探索“柔性用才”,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三)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同行评价,注重通过风投、创投等机构和市场化手段开展人才评审。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认定办法,对优秀人才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与发展急需的人才,不受学历、职称、出资方式等条件限制,可由企业破格推荐入选各级优秀人才。对民营制造企业所需人才实行精准分类,形成人才目录,匹配相应的优惠力度。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将工匠与管理人才政策与现行的高层次人才政策相结合,设立专项支持、鼓励资金。探索“人才+岗位+项目+资本”的人才开发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以科技成果投资、转让、合作的作价入股收益分配方式,对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推进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放宽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制造业方面人才的职业资格准入,切实解决科技人员出国审批难等问题。

(四)打造让人才更容易“干起来”的宜业高地

发挥民营制造业企业引进人才与培养的主体作用,扩大用人主体自主权,包括决策层人才选用的自主权。引导和鼓励企业重视和加强优秀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工作,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视野、市场开发意识、管理创新能力、开拓创新激情和社会担当的民营制造业优秀企业家人才。强化人才公共服务,打造综合性、便捷化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制造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人才公共服务转型升级[6]。

(五)建设让人才更容易“留下来”的宜居环境

加强住房保障,降低人才生活成本。通过国有企业运营、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小户型房源,以低于市场租金向引进高层次人才、新就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等提供租赁房,以低于市场价格和单位集体产权的形式向重点企业提供房源等,解决民营制造业企业人才住房问题。优化制造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将人才的社会贡献度纳入子女入学积分权重,定向解决民营制造业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就学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积极营造适合外国人工作、生活的氛围和环境,在就医、就学、签证等方面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务,提高对海外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六)培育现代企业家队伍

针对民营制造企业实行家族式经营的特点,实施企业家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创二代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诚信守法经营的理念,提高创新意识和传承能力,引导他们聚焦实体、做精主业。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评价机制,确保职业经理人行为规范化、市场化。

猜你喜欢
福建省高质量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