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研究*

2021-12-06 07:06李洪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圈层主体有效性

李洪岩

(吉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根本。[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和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体,必须高度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场域、网络技术及网络交互特点。网络“圈层化”成为青年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基本样态,也代表着网络社群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方面,“圈层化”因信息传播的同质吸引、人际交互的同趣固化、个体存在的同缘分层约制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法则。另一方面,“圈层化”的闭合性、排他性等特点也会引发“信息窄化、情感极化、行动固化”等问题,从而影响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内涵的理解与判断。立足于接受主体的需要与满足,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人、服务人、引导人的特点和规律,揭示接受主体出于接受目的在信息理解、甄别、选择、内化、外化等接受过程中体现的接受动力、接受障碍及接受效果。

本文将依序三个理路展开研究:第一,逻辑进路。正视网络“圈层化”生成的现实,揭示其生成机制及表征表象。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圈层化”背景下的特征。第二,问题理路。聚焦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地位,分析“圈层化”挑战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潜在风险,探索适切于社会要求和接受特点的信息加工、改造机制。第三,应策引路。基于接受目的和接受效果预期的评估,分析接受要素的有效性、接受过程的有效性、接受结果的有效性。

一、“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逻辑生成

相对比而言,“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新特征,即信息传播的同质吸引、人际交互的同趣固化、个体存在的同缘分层。新现象催生出新特征。如何准确把握“圈层化”现象生成的技术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应对变量、凝聚共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

(一)“圈层化”的技术生成

数字化拓展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全新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物理限制和时空观念,使人类活动不局限于某时、某地。数字化时代“人的需求可划分为生存、关系、发展三个层级,每一个层级的群体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共性”[2]。互联网企业及时捕捉了共性层级背后的商机,借助大数据将“随机性”的互联网连接改为“指向性”,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演变至今日,逐渐形成了网络“圈层化”,新技术手段使圈层文化中原有的高度分隔性在互联网中再次得到强化,不同圈层人群所接触的互联网信息可能完全不同,进而构筑起新的关系网络。

(二)“圈层化”的理论生成

“圈层文化并非是网络时代的特有产物,自古以来圈层现象存在于历史的各个角落、社会的各个领域。”[3]早在20世纪初,费孝通在研究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圈子”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显然,网络加速、加固了以社会样态和网络样态相交织的“圈层化”现象生成,且融合了以“四缘”(血缘、地缘、学缘、业缘)为特征的传统圈子和以“趣缘”为特征形成的新型网络圈子。在圈层内部,因成员的“兴趣共投、情感共融、审美共情”更具存在感、获得感,圈层外部则很难“识圈”“融圈”,“壁垒”森严。

(三)“圈层化”的现实生成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网络信息,如何高效率筛出有效信息、滤出无效信息成为触网、用网日常,在筛和滤之间则形成了青年大学生对某种特定信息源的选择偏好和路径依赖。大数据会根据用户日常需求和使用习惯及时、准确地锁定选择偏好,进而实行精准投放。作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供应者,通过数据化手段及市场化方式掌握“同好之人”成为必然选择。久而久之,通过需求导向,达成了一种新的“供需”默契,便形成特定文化圈层。

二、“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潜在风险的问题构成

厘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圈层化”的逻辑生成,把握“圈层化”同质吸引、同趣固化、同缘分层的特征,需进一步着眼基于接受主体需要与满足的问题域,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问题、接受障碍问题、接受优化问题及接受效果评价问题。

(一)动力问题:“圈层化”消解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

借鉴刘剑霞的观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可以概括为接受主导的导向力、接受主体的内驱力、接受载体的传播力以及接受环境的支持力。网络圈层割裂了接受要素的有效联接,使接受主体与其他接受要素之间的互动出现了新问题,这致使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思想品德要求与人们思想品德水平实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接受主导基于自身主体素质及主体意识职责要发挥教育功能,但被隔在圈层之外,很难识圈、融圈、破圈。接受主体囿于圈层内部的精神交往及精神享受,在虚拟世界找到了同层级的“对象性存在”,正如“满足是接受的宿敌,不满足则是接受的前提”[4]。所以媒介的技术手段越发达,圈层化程度会越强,这时可以加深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却影响了对其他问题的感知度。社交媒体作为最能表征这个时代精神交流的文化载体,因为圈层后的选择与固化,接受内容的丰富性受到了限制。

(二)障碍问题:“圈层化”加深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障碍

考察传播学受众理论,“传播结果的好坏,受众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远比传播媒介与传播者要重要的多,对于传播信息的接受与否直接取决于受众的态度。”[5]接受主体出于自身政治化、社会化及道德情感需要确定接受目的,主动自愿地选择传播媒介以及信息。但是,在“圈层化”背景下,出现了接受主体与接受主导提倡的社会要求及教育目标之间的不协调、不融合、不匹配,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传播活动及接受活动的双向流动。处于同一认知层级的主体,渴望新知,但因受前期认知结构的影响,缺乏对教育内容的整体认知和系统化思维,主流声音传播受阻,容易被错误思潮所影响。处于“闭合”状态下的接受主体,因为对科学理论缺乏情感认同,有时表现出对教育内容的逆反与排斥。而长期“排他”的圈内生活,容易使自己生活在单一的空间,陶醉于网络虚拟中的自我满足,表现出动力缺失、知行转化困难,最后导致接受效果大打折扣。

(三)优化问题:“圈层化”影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优化

以算法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传播,直接导致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接受过程的技术圈层。网络以丰富性、海量性为受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因接受主体的认知能力及接受水平几乎无法全部应对网络信息,只能有选择地接受,有选择地吸收,而选择的标准也只能是个体的需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目标的信息生产,在信息过载时代,会进一步造成低质内容泛滥。尤其是算法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供应机制,将接受主体感兴趣、易吸收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反复推送,使接受主体不间断地接受认同的信息、浏览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会忽视公共领域信息内容的多样化,接触信息时出现严重的窄化现象。美国学者桑斯坦将之定义为“信息茧房”,“用户习惯性地将自己包裹在由兴趣引导的信息领域,从而如同生活在茧房中”[6]。这种接受变窄、受限的情况,对个体社会化存在很多影响。

(四)评价问题:“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效果评价

“对接受主体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起点。”[7]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是对接受主体接受效果的客观判断,也是支撑教育活动循环开展的基本依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过的信息,如果能够用来评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可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产生较强的预测作用。在接受效果的考察中,要注意两点内容。一是从接受主导的角度,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表现为接受主导预设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说,接受主导预设的教育目标会通过一定的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作用于接受主体,如果达到了预期,则说明接受主体接受了接受客体,实现了接受目的。如果没有达到接受目的,则要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接受效果的实现程度。二是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接受主体接受效果的实现表现为两个层次,即“知”和“行”的层次,前者表现为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量的积累,后者表现为将接受的信息内化并践行,并通过一定的语言及行为表现出来。采取必要的方法如问卷法、访谈法、情景模拟法对接受效果进行评定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对指导下一个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应对的策略形成

为实现“圈层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最大化,进而实现“识圈、融圈、破圈、扩圈”后育人实效的最优化,将通过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有效性、接受过程有效性及接受结果有效性来探索“圈层化”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的有效性

1.接受主体的有效性

接受主体的内在需求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逻辑起点及展开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需要结合的越紧密、满足接受主体的个性化程度越高,接受效果越好。为此,需要转化传统工作思路,重视接受主体的地位,从受众的角度,有效激发接受主体的内生动力、内心诉求及发展潜力。

2.接受客体的有效性

需要以新技术、新手段对接受客体进行加工、改造,使接受客体既要以“形式之美”符合接受主体的感官体验,也要以“内容之真”符合接受主体的发展需要。为此,要通过大数据抓取不同圈层接受主体年龄、学历、地域等信息,也要通过比对、筛查接受主体在网络信息互动时的兴趣爱好,实施有效供给,以“融圈”。

3.接受主导的有效性

要以提升接受主导的网络素养为突破,培养接受主导的素质和能力,使接受主导既要掌握网络技术手段,也要精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更要具有网络思维理念。只有接受主导有效捕捉用户心态、把控用户潜在需求,才能更好掌握受众的接受习好及使用特点,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的加工能力,以“破圈”。

4.接受媒介的有效性

无论是接受主导和接受主体,选择特定媒介都至关重要。一方面,接受主导需要对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做出预先的判断与评估,以便形成正确的传导、接受方向。另一方面,主体接受能力的形成需要接受主导在众多传播媒介中进行选择,充分考虑到有效的接受是以身心愉悦为前提、以积极的情绪为中介的,这才能为“扩圈”做准备。

5.接受话语的有效性

接受话语是接受者在一定的环境中,借助于话语内容或者言外之意,进行自我教育及反省的过程。话语内容的选取要符合接受者的认知,有效吸收主流价值中的核心成分,要从学科化、学术化转向大众化、生活化,用适合的话语在接受主导和接受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话语建构。有效的接受话语有利于培养接受主体的政治素养和自主参与能力。

(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有效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既包括接受主导的认识活动及实践活动,也包括接受主体的情感活动及实践活动。[8]接受过程中各子过程的充分展开为整个过程有效性的确立提供了可能。

1.接受主导认识活动的有效性

在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以自有的本性及特点规范和制约着接受主导。接受主导把握接受主体特点、本质及规律是接受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接受主导要保持积极的情感投入、执着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要了解接受主体的习惯偏爱,要掌握接受主体的意志品质,要理解接受客体的理论背景、目标指向、内在结构。

2.接受主导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以接受为主导的实践活动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建构和解决接受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这是探索接受过程有效性的必要环节。[9]在此,接受主导将推动接受过程基本矛盾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并促进接受客体由外在于接受主体的存在形态向内在于接受主体存在形态的转换,从而为以接受主体为中心的意识过程和实践活动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接受主体情感活动的有效性

所谓接受主体的情感活动,是接受主体对接受主导和接受客体有相应的情感体验的活动。[10]“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11],研究表明,接受主体越是接近、尊重、信任接受主导,越是认同、赞许接受客体所表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的,越能激活自身的接受欲望。这种情感活动为接受主体积极接纳接受主导及其实践活动营造了积极的和带有催化性质的良好氛围。

4.接受主体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情感活动的过程,是接受主体接近、注意、选择接受客体的过程,而完整的接受过程并不止于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目的的内化,还包括其在意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接受目的、内容的实际践履。即“把观念转化成生活,把想象的存在转化成现实的存在”。作为接受过程的子过程,接受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在情感活动基础上,对接受内容价值认同的外化,从而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反馈过程的新起点。

(三)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结果的有效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的有效性及接受过程的有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确立提供了前提条件。”[12]但是,要素和过程的有效性不能等同于结果的有效性。作为任何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只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以社会为基础解决个人与社会内部矛盾的实践。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辩证关系,也内在规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顾和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并解决其内在矛盾。

1.满足接受主体个体的需要

首先,满足接受主体的社会适应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适应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基本需要。“社会适应需要的满足只能通过个人掌握相应的社会规则和形成社会所需的素质来实现。”[13]

其次,满足接受主体的精神享受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14]。这种享受不仅包括物质享受,还包括精神享受。精神享受表现为个体从相应的精神产品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精神体验。

最后,满足接受主体的发展需要。人类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叠加的过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另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的社会适应需求和享受需求基本满足后,必然会出现高层次的个人发展需求。

2.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育活动的结果是否有效,必须包含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将社会所确立、认可和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规范传递给教育对象,通过这些价值和规范的个性化转化,来寻求社会需求的满足和自身使命的实现。

首先,实现对社会认同需要的满足。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价值及规范的承认、接受及赞同,并自觉以之来约束、规制自身行为。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指向,是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认同,在认识范畴中重构了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关系,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实效,必然离不开对社会认同价值维、目标维的考量,说到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做到“两个巩固”,广泛凝聚青年学生的共识,引领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重”认同。

其次,实现对社会动员需要的满足。在实现“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并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向社会预期发展,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动员导向功能实现的基本要求。评判网络思想政治接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是要考察社会动员功能的实现程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守阵地意识,守土担责、守土有责,融合新技术手段,吸引、服务青年学生受众,把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融合线上与线下信息兼容,提高网络信息供给水平。

最后,实现对社会精神建构的满足。在圈层背景下,青年学生受众面对多元思潮的交融激荡,通过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交流,在网络热点、沸点中实现了共知、共情,逐级实现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满足,逐步形成了对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认识。在众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中,必然会生成出青年在精神愉悦、享受后的经验积累和价值沉淀,并以之导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当指引个人发展的精神动力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时,只有当青年学生的个人梦与中国梦同心同向时,才能构筑起融合国家、社会、个人协同发展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

猜你喜欢
圈层主体有效性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论碳审计主体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圈层化传播探析
何谓“主体间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