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06 07:06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复学学业校园

张 微

(阜阳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意气风发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昂首迈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军梦的有力保障。在我国扩大征兵入伍宣传,不断健全征兵资助体系,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作为吹响时代号角的青年先锋,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光荣入伍。军史上,大规模招收大学生入伍有4次,特别是2009年开始,各部委配合中央军委出台了大学生入伍的八项优惠政策,大学生成为参军入伍兵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3年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超过20万,2015年超过80万,2017年全国大学生报名参军人数达107.8万人。[2]可见,大学生对应征入伍热情高涨,入伍人数连年攀升。绿色军营生活结束后,很多入伍大学生选择返校继续读书,成为校园里的退伍复学大学生群体。

一、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现状

以对安徽省皖北地区若干高校具体调研为例,受访者中男性退伍复学学生比例远远大于女性,年龄跨度从21岁到26岁,军龄分别为2年、5年和6年,以2年军龄人数为最多。调查数据显示,多数退伍复学学生具有良好的规划意识,多数学生在复学之初存在着紧张情绪。他们具有积极的自我评价,认为自身具备的核心素质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意志力强、社会活动能力突出等综合素质。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力量主要来自于战友、同学和家人。编入新班级后,有21%的学生存在着难以融入、人际面狭窄、人际冲突等问题。在学业发展问题上,有半数以上同学认为自己存在着学业困难的问题,部分学生存在着挂科现象。他们中仅有12%的学生为党员(含预备党员),所有退伍复学大学生对于入党都满怀期待。

退伍复学大学生经历了部队的洗礼与淬炼,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普遍表现出成熟稳重、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过硬、家国情怀浓厚,集体观念强,自律、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执行力和组织能力等特点。退伍复学大学生身上还呈现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饱含“军旅情结”。“情结理论”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人类无意识中一定有成组的彼此连接的情感、思想和记忆“情结”,它们就像完整人格中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不仅是自主的,有自己的内驱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3]退伍大学生会时不时地梦回军营,偏爱军绿色,深深怀念部队生活,是军事“发烧友”,称呼辅导员喜欢喊“导员”,进办公室会大声喊“报告”,梦想着以后能从事和部队有关的工作等,都体现出浓浓的“军旅情结”。“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经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练与重塑,军营生活的点滴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深深烙印,而军旅文化、家国情怀、革命传统、红色基因也在他们心里扎根。

二、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

退伍复学大学生复学后,尤其是复学之初,面对大学校园与部队生活的“迥然不同”,他们很容易在人际关系、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产生校园适应问题。

(一)人际关系狭窄

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部队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参加军营集体生活,与教官、战友建立了亲密深厚的感情。退伍时依依惜别,百般不舍,即使大家身处各地,也会通过微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返回大学校园之后,一切从头开始,重新适应校园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难免有既熟悉又陌生之感。皖北某高校杨同学说:“以前的同学们都大二了,自己和他们年龄相仿,却仍要从大一从头再来。加入新的班级,面对新的同学、老师、辅导员,总觉得缺乏共同语言,有一种陌生感。”“原有关系的断裂、新的关系被拒绝、不同年龄与阅历的代沟使得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很难建立新的关系网络,更多地感受到被孤立。”[4]退伍复学学生年龄比普通大学生稍长,显得更成熟懂事,对关心自己的家人往往是选择“报喜不报忧”;与部队里曾经的战友,多是叙旧或分享学校见闻;而在学校真正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找校园“老兵们”进行询问、求助或倾诉。退伍复学大学生复学后的校园人际关系呈现出交往对象较为单一,交往面狭窄的问题。

(二)学业发展受阻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在学业发展方面存在挑战,有四成的同学出现过挂科并遭受学业预警。退伍复学大学生对于复学后的学业,一是感觉到“听不懂”。“校园依旧美丽,老同学依然亲切,可是课却听不懂了。”[5]部队里以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而大学里的学习是博而专的,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心理健康等公共课程,还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等。专业课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至少两年专业课学习的断层,容易使重新拾起课本的同学感觉到“挺难”“看不下去”“听不懂”。二是“不知如何学”的问题。从部队里的军事训练到复学后的学业发展,目标的转换、重心的转移、任务考核方式的种种变化,使他们面对学业时自嘲“头大”,暂时出现了对于学习感到陌生、畏难、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他们普遍感觉与身边的同学“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别的同学面对听课、自主学习、学科竞赛、专业考试早已轻车熟路,积极应对,在既定的目标上努力奔跑,而自己却仍然在茫然踌躇,心里产生巨大差距。三是未能系统性深层次地思考为什么学。学业发展目标不清,学习动力不足。“刚退伍回来的时候,晚上无事可做,看着舍友每人对着一台电脑忙自己的事,感到有些格格不入,也不知道开电脑干什么。”[5]因此,退伍复学大学生如何在复学后勇敢迎接、有效应对学业发展问题成为影响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职业发展问题

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较成熟,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职业出路和发展问题。针对问卷调查中“你对即将退伍复学的大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答案都包括“规划”和“目标”这两个关键词。比如:“做好退伍复学规划向着目标前进,退伍后要快速融入社会中、尽早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及职业发展、规划好人生目标”。这表明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但是经过深入访谈后发现: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仍然较为浅显模糊,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信息获取能力弱,渠道窄,仍然不能十分清晰准确地把握当下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大政方针。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思政工作骨干对退伍复学群体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及时性、全程性、渗透性、差异性和精准性明显不足。“由于学校也缺少相应的部门对复学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政策解读,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利用国家政策实现自身的人生规划。”[6]

三、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成因

退伍复学大学生复学后面临的人际交往、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等校园适应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外在和内在、微观和宏观等方面,综合探究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的成因。

(一)退伍复学大学生面对客观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从校门跨进营门,又返回校园,人才培养目标、人际交往圈成长氛围等外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容易导致复学之初身体、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连锁性不适应反应。

部队里致力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革命军人,而高校里以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两者目标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侧重点和培养途径不同,部队里更侧重军事能力素养和军人气质品格的锤炼,主要依靠集体军事管理,即“他律”来培养一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队伍。“职级分明、绝对服从、高度集中、统一领导、行有规范、动有准则,生动概括了军事组织的特征。各种军事法律和条令、条例都严格限定着军人集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7]而高校则侧重于以学生为本,全面成才,依靠校规校纪,更注重通过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指出:“高校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履行人才培育的重要职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流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战略课题。”[8]部队以军事训练为核心任务,强调培育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过硬军事能力;而高校以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能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

从人际交往圈而言,退伍大学生在军营时生活相对封闭,人际交往圈狭窄,生活简单,和教官、战友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而在大学里,人际交往圈、活动范围都更自由宽松、丰富多彩。鉴于现代高校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大学生不仅拥有传统的人际交往圈,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对外合作办学等契机,获得去外地竞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

(二)高校对退伍复学大学生优待政策的科学化落实程度不高

虽然退伍复学大学生群体逐年增多,但就某一所高校来说,仍属于一小部分。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这一小部分群体,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退伍复学大学生返校之初面临着调整专业、入班、住宿、申请学费资助、档案归属等诸多事宜。而高校管理相对于退伍复学大学生的需求而言仍显得较为滞后。一些高校的网站上,鲜有关于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复学指南,个别学校仅在资助栏目里公开了退役政策问答,网站中也可以零星找到关于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但是系统性的政策简介,较为完备的学校复学指南和针对退伍复学群体一站式精准化、科学化的温馨服务仍然缺乏。

(三)退伍复学大学生主动适应复学生活的差异性

退伍复学大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心理素质、意志力、行动力的差异性也直接影响了他们退伍复学后的校园适应状态。有的学生遇难则冷,甚至退缩,认为:“入伍耽误了学业,自己不是这块料,混个毕业,以后有个稳定工作就知足了。”这部分学生偏离学业发展,倾向于做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比如在校外带军训,考取健身教练证书、自主创业等,而对于校内的学业则消极应付,导致受到学业预警,甚至休学或延期毕业。

而恰恰相反,有的学生是知难而进,能主动将部队里习得的“不怕苦、不服输、不言败”的坚强意志品质正迁移到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渐消解校园适应中的问题。“WZ的生命故事中最打动人的是他在困境中是如何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虽然他与许多复学大学生一样,在退伍后的校园生活中遭遇了很多的困难,但他从未放弃,而是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军人的品质积极应对,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4]

四、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和发展对策

解决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增强这一群体的校园适应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凝聚合力,提升退伍复学教育的精准性和创新性。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教育条件的双重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往往无力顾及到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与思想状态。”[9]如果不顾及学生具体情况,对所有学生实施“一刀切”的思政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资源,面对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显然是苍白乏力,收效甚微的。辅导员、党团组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应从自身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出发,发挥自身的主导性,探索退伍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主动了解退伍复学大学生群体的特征、需要、困惑、优势与劣势等基本情况,引导退伍复学学生打开心扉,让师生在“熟悉、了解、关爱”中开展有针对性、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思政、暖心帮扶。比如针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强烈的入党需求,党组织可以制定优待政策,及时宣传党员发展政策,激励他们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水平,全面拓展综合能力,在不断发展中增强校园适应能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过硬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多方搭建退伍复学大学生共同体

高校应主动营造浓厚的国防文化教育氛围,抓住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的关键节点,强化退伍复学大学生共同体建设,增强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尤其是抓住退伍复学大学生初返校时融入校园这个关键切入点,引导学生加入班级、退伍复学大学生交流群、社团组织等,扩大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交往面,促进他们和其他同学间的积极沟通、密切分享,汲取朋辈在学业、就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宝贵经验,增强退伍复学大学生对丰富多彩校园生活的切身体验,扫除他们对于校园新生活可能存在的紧张、迷茫、不知所措等消极情绪。

(三)增强退伍复学群体主动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

退伍复学大学生群体主动适应校园是指他们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短板,保持自信与乐观,积极向内、外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充满行动力,实现全方位发展。退伍复学大学生应“积极规划”,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且将其分解到各个学期。通过“主动分享”,即记录军营成长经历,撰写心得感悟,与师生分享军旅故事,带头学习党史,投身国防教育宣传等积极发声,宣传正能量。“内外发力”,主动适应和融入校园不应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退伍复学大学生既要苦练内功,发扬斗争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不怕吃苦,不怕坐学习的冷板凳,又要“善假于物矣”,“有能力主动寻求帮助也是独立的重要内容”[10]。逐步形成核心交往圈,善于向师生吐露心声,积极参加团队合作,投身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积极规划、主动分享、内外发力”是退伍复学大学生主动融入、适应校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能够不断增强他们的校园适应和发展能力,助力他们在新的征程上“退伍不褪色”,始终心怀阳光,在大学校园乃至以后的社会建设中创造出彩人生!

猜你喜欢
复学学业校园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业精于勤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