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阐释学的形态反思

2021-12-06 12:06张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确定性意义

张玲

内容摘要:文章要探讨的是文学阐释学这种比较重要的思想理论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经典的文学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其发展过程,也就是分为传统文学解释学、现代文学解释学和后现代文学解释学有三种思维方式。这三种观点的解释学有其自身的合法性和局限性,经过对其的分析和总结,实现对这三种诠释学的整体超越。由此,主张一种新的文学阐释模式:保卫作者。提倡对作者的回归,辩证的扬弃和提升,是对后现代理论模型的反驳。

关键词:作者 文学阐释 意义 确定性

人们在接触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必然要涉及到对其意义的思考,这就是解释学要研究的课题: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对意义进行更贴切的解读。一般来说,要确定文学作品的意义,离不开作者与读者。因此,有史以来出现的文学阐释模式分为了传统文学解释学、现代文学解释学和后现代文学解释学有三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利弊,最终提出保卫作者的文学阐释模式,以期理顺目前的文学阐释学的理论状态。

阐释学(hermeneutics)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有一位信使叫赫尔墨斯(Hermes),负责向人们传达主神宙斯的旨意,以及其他翻译工作,比如把神界语言转换为人间语言。发展到中世纪的时候,阐释学成为研究《圣经》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将上帝的旨意通过阐释的方式传达给人类,所以这种学科在当时又被称为“神学阐释学”。阐释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此时的阐释学不仅用来对典藏做注解,还扩展为对所有的古代文化的做阐释。20世纪60年代之后,阐释学作为一种哲学及文化思潮,在西方广泛流行,是西方的重要文艺理论。语言在“阐释”这门学问中非常关键,因为语言是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介质,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只有人类才能进行思考。人们通过语言这种特殊媒介表达自我需求,所以有一种需求应运而生,是语言无限接近于内心真实的表达,于是便出現了阐释学。

一.文学阐释学的核心问题

当今的文化语境错综复杂,对文学意义的进行阐释,其确定性问题逐渐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问题。该问题包含两方面:一方面,也就是在理论层面,涉及的是文学观的问题;另一方面,即实践层面上,涉及的是文学行动的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我们常说:“千位读者有千位哈姆雷特。”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在这一千个Hamlet当中,哪种最符合作者的自身的设计?这些Hamlet,如果按照价值区分,有三六九等吗?等等……不管怎么解读,其实都是涉及到对文学意义的解读的确定性问题。这一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解释文学意义的确定性问题。那就是,谁产生了文学意义,这些意义是怎么形成的?二是如何评价对文学意义做出阐释的这种确定性。如果能解决这两个子问题,就有可能对文学阐释的确定性达成共识。

二.核心问题的解决思路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有三种方法。不是每一种诠释学都只有一种声音,没有区别。事实上,每一种诠释学观念都有一种复杂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和谐而不同”的,略有不同。

第一种,传统阐释学的思路。

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中指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文学阐释学的渊源。胡塞尔认为人们可以完整地认识客观世界并得出结论,不需要外在的历史或者社会条件辅助。胡塞尔假设出一种能表达作者真实意图的特殊语言,这种语言没有实际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存在于意识的语言。这种情况可以运用绘画、音乐等艺术手段进行表达,可是音乐和绘画并不能等同于文学。

第二种,现代阐释学的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的矛盾性,胡塞尔的学生Martin Heidegger在其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梳理,采取了与胡塞尔的“本质主义”截然相反的立场。他认为人认识事物不能孤立存在,它属于人类存在,而人类的存在离不开其构成要素——历史或时间。但Heidegger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是完全被动的。Heidegger的观点比Huseerl更加进步,肯定了历史和语言在文学阐释学中发挥的作用。然而,他的论断也存在一个矛盾之处:如果说人类的理解只能是被动的,那又如何做到在历史层面上进行分析?

第三种,后现代阐释学思路。

后现代阐释学是比较极端的。主体不存在,人们生活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后现代主义主张生活脱离风格、个性和艺术。Ffdedei,djffw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下,后现代阐释学认为,可以忽略作者的存在。人们不必过分纠结阐释者提供的理解是否可行,只需要从中体验阅读的快感即可。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权力赋予了他这种力量,但读者还不知道,他仍然享受着戏剧般的幻想中诠释所带来的肉体上的快乐,作者沦为一种摆设性的存在。更有甚者,后现代诠释学甚至反对交流。

经过一轮探讨梳理,开头提出的问题用后现代文学阐释学理解就会成为“一千位读者有一千位Hamlet”。这一千个Hamlets是在极乐的游戏中创造出来的功能性读者,对于显著性评价机制等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三.反思文学阐释学的思路

这三种解释学形式都是合法的,应该整合到新的解释学中。在此,我们尝试运用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研究,对文学诠释学进行一些思考:其一,保证知识获取科学性的工具是反思。反思性社会学认为,需要用两种反思保证人类获取知识的科学性。正如布迪厄所说:“第一个要确定的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建构过程。这是把握认知科学性的关键。”第二,研究主体要不断进行反思,以获取知识之间的区别与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科学知识。回到文学阐释问题,一方面,文学阐释需要解释一种文本的意义,反思性文学诠释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找到知识的来源,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知识,更好地对意义进行阐释。

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怎样设置评价的标准问题,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作者创制文学意义的过程要独立完成,作品发表后意义的传播过程也要独立进行,解释者拿到手中后对意义的接受过程应该也是独立的。第二,解释者将意义确定后公之于众,这样一来,意义实现的价值就可以作为某一段时间内的相对固定的选择。这种固定的价值形式会影响行动者的现实行为。第三,当一段时间过后,相对固定的意义可能被新产生的确定的意义取代,那么旧的意义就可以退出大的公共领域,不过仍然可以存在于个别的小型领域中。这样就可以继续发挥对个体的作用,避免个体产生形而上学等思想问题。

四.超越传统思路:回归作者

E.D.Hirsch提出客观阐释学的理念,以客观主义精神为指引,主张通过阐释行为使读者对作品的原来意义有所了解,进而理解作者意图,这样就可以将误读降最低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Hirsch是如何逐步击破现代解释学的论点的。第一,Hirsch提出作品的含義和作品的意义两种不同的概念。他认为,“文本含义是作者运用各种符号表达各种事物……,而文本意义是文本含义和某个具体的个体、情景、任意事物之间的关联。”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品的意义(significance)会变化,作品的含义(meaning)是固定的。第二,针对作品意义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对矛盾,Hirsch创设了范型的概念。将范型运用于阐释学领域,是为了将作品的含义的确定性与它自身的范型相关联。不过Hirsch没有将确定性偏激的固定住,而把确定性视为作者想要的范型的确定性,这种范型的确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既能显示确定性的存在,也包含差异性。这样一来,范型就把文本的含义的个别性与解释的社会性结合起来了,合理地解开了文学作品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谜团。第三,Hirsch还区分了解释与批评。Hirsch拿传记做例子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解释,是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这个人的个人阅历等等;批评,范畴要更大一些,就是将个人的生活纳入更大的范围去讨论。”所以说,文本意义的确定性是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的前提。鉴于此,Hirsch提倡保卫作者,其实就是保卫一部著作的意义的确定性。

综上所述,本文主张在文学阐释的过程里,履行一种较为新颖的文学阐释规则:再次回归作者,目的是纠正目前出现在文学批评界的一些谬误。今天,我们要倡导的新的理论——保卫作者,就是对后现代理论的质疑,也是一种超越。而文学理论的进步正是在无数次质疑和超越中迂回前进。

参考文献

[1]傅美蓉.从乌托邦到异托邦:妇女主题博物馆的空间实践[J].东南文化,2018(05):121-126.

[2]赵柔柔.身体的抵抗——20世纪西方乌托邦转向与反乌托邦叙事[J].江苏社会科学,2018(03):230-237.

[3]桑明旭.如何看待“作者之死”[J].哲学研究,2017(05):99-108.

[4]A.埃伦,孙秀丽.非乌托邦的解放——臣服、现代性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规范性诉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02):147-156.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确定性意义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论法律解释的确定性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论法律的确定性、妥当性与交谈合理性*——评《法律解释学》“法律确定性问题”部分
有意义和无意义
法治、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解释
法律确定性的统合理性根据与法治实施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