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2021-12-06 09:17余小玲
果农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余小玲

摘 要: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是宁德市蕉城区大棚种植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给葡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了蕉城区大棚葡萄灰霉病发生特点和发病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开展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灰霉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位于闽东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葡萄生长。近年来,种植葡萄效益较高,生产规模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采用设施大棚种植葡萄,栽植密度大、棚内光照差、湿度大等特点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灰霉病发生已成为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总结大棚种植葡萄灰霉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对当地葡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葡萄种植情况

蕉城区大棚葡萄种植面积200 公顷,主要分布在洋中、赤溪、九都、石后四个乡镇,采用设施大棚栽培,种植品种主要是巨峰葡萄,赤溪和九都种有少部分阳光玫瑰。年产量约 4200吨,年产值约36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大棚葡萄已成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2 灰霉病发生情况

2.1 发生情况

据笔者2018年、2019年5月份在葡萄花期,田间调查洋中镇的东山村、北洋村、前路村,赤溪镇赤溪园区,九都镇洋岸坂村等地大棚葡萄,葡萄灰霉病普遍发生、花穗受害严重,2018年穗发病率为10.5%~21%,2019年穗发病率为11.5%~23.2% 、洋中镇个别果园穗发病率在55% 以上,大量花序受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因此为确保葡萄丰产,迫切需要对大棚葡萄灰霉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2020年对洋中镇东山村、北洋村、前路村等地大棚葡萄采取清洁果园、合理修剪、加强肥水管理、喷药预防等措施进行防控,取得明显防治效果,田间调查穗发病率为3.1%~8.7%。

2.2 危害症状

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转色上浆期果实,也危害新梢、叶片。花穗多在开花前发病,花序受害初期似热水烫状,后转为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表面灰霉密生,受害花序萎蔫(图1)。幼果感病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呈现软腐,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染病幼果逐渐失水、萎缩、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时可整穗落光。果实染病,果面上初生褐色凹陷斑,整个果实很快软腐。叶片、新梢发病时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呈现不规则轮纹(图2)。

2.3 越冬与侵染

该病病原菌是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葡萄孢属。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和菌核随病叶、病枝、病果等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1]。第二年4月中旬随当地气温回升棚内湿度大时,菌丝菌核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侵染花穗,病斑上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遇上通风不良、湿度大 、昼夜温差大时,葡萄容易发生病害。

3 发病原因分析

3.1 品种抗病性

葡萄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不同,当地大棚主栽品种巨峰葡萄为高感品种,抗病性差、易感病,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灰霉病发生和流行。

3.2 气候因素

该病发病温度为5~31 ℃,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0~23 ℃、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发病严重[2]。本地4月底到5月上旬葡萄开花前后,刚好遇上梅雨季节、天气多阴雨潮湿。据蕉城区气象局资料,蕉城区2018年4月25日至5月20日,雨日15天降水量159.4 毫米; 2019年4月25日至5月20日,雨日19天降水量152 毫米; 2020年4月25日至5月20日,雨日14天降水量123.8 毫米 ,溫度一般在20~25 ℃,适温高湿与灰霉病发病条件相吻合,有利于灰霉病发生、蔓延危害,造成当地葡萄开花前后灰霉病经常重发流行,大量花序受害严重,导致巨大产量损失。因此开花前后适温、阴雨潮湿天气是葡萄灰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3.3 栽培管理措施不当

3.3.1 施肥不科学 施肥不科学、有机肥施用的少,氮、磷、钾配比不当、氮肥过量,树体营养不良、长势弱,抗病力差。

3.3.2 修剪不合理 修剪不合理、留枝蔓过多,不及时疏除小花穗 、剪除副穗增加植株郁闭,果园通风透光不良,可加重病害发生。

3.3.3 阴雨潮湿天气农事操作 阴雨潮湿天气或早上有露水进行抹芽、摘心、疏花、疏果等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也会加重病害发生。

3.3.4 生长调节剂超量使用 为了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增色促熟,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树体衰弱、抗病能力降低。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合理修剪 在葡萄萌芽及新梢生长期适时抹芽、摘心,剪除过密的叶片、过多的枝梢、卷须,及时疏花穗、掐穗尖、绑扎枝蔓,改善棚内通风透光条件。避免在阴雨天摘心、抹芽等造成伤口的农事操作。

4.1.2 加强田园管理 及时清理修剪下来的枝条、叶片、病穗、病果等,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再侵染源;冬季葡萄落叶后,清除病残体及杂草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4.1.3 控制棚内湿度 大棚环境相对封闭,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因此在保证葡萄正常生长情况下要尽量降低棚内湿度,可选用聚乙烯高透光无滴膜做大棚的外盖材料,在大棚内地面覆一层透气地膜、及时绑扎枝蔓使架面通风透光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棚内湿度。

4.1.4 科学施肥 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多种微量元素。施足基肥,于每年12月结合深翻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800~1000 千克。根据葡萄生长需求在不同时期施追肥 :2月底至3月初萌芽前施催芽肥每亩施复合肥5~7.5千克、中微量元素肥料10 千克,促进花芽整齐和枝梢发育;谢花后10~15天施膨果肥每亩施复合肥15~20 千克促进果实膨大;硬核期施着色肥每亩施高钾复合肥20 ~25千克 ,提升葡萄色泽和甜度;采收后一周内树势较弱果园可酌情施采后肥,每亩施复合肥7.5 千克,促进树体恢复。

4.1.5 科学管水 葡萄生长前期和中期,需水较多,需保持土壤的湿润,采用滴灌或浇灌,在开花前一周、幼果膨大期都应灌一次透水,满足植株生长所需。果实成熟前期要合理控水,雨季、雨后或灌水后及时排除棚内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可有效减轻病害侵染发生危害。

4.2 物理防治

果穗套袋阻挡了果实与外界接触,不仅降低病害对果实的侵染危害,而且能提高葡萄的品质。是目前生产上防止病虫害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在6月中旬葡萄生理落果后、果实长到黄豆大时,疏果定穗后选用葡萄专用果袋,选择晴天早晚套袋。套袋时开袋上口保留一定空隙,确保通风透气,减轻气灼病的发生。

4.3 化学防治

4.3.1 喷施石硫合剂 分别在冬季修剪结束和葡萄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

4.3.2 适期喷药防治 开花前10~15天、谢花后及套袋前1~2天均需用药防治一次。可选择以下农药交替使用: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 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参 考 文 献

[1]  柯杨,马瑜,朱海云,等.葡萄灰霉病无公害防治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3(3):87-91.

[2]  裴巧艳.设施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果农之友,2014(4):28.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