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频出,北汽蓝谷重回上升通道

2021-12-06 11:24李翊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阿尔法新能源华为

李翊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春秋最后霸主。

越王勾践如是,企业发展同样如是。2020年,错失“七冠王”的北汽蓝谷开始卧薪尝胆,变革调整,完成专业化、年轻化领导班子的组建。如今,这一手握新能源汽车市场核心技术的企业,正熬过最艰难的“阵痛期”。

财报数据向好,是北汽蓝谷重回上升通道的重要信号。根据北汽蓝谷2021年第三季度报,其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增长352.19%;现金流明显改善,继今年上半年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实现由负转正为9.75亿元后,三季度末达到30.5亿元。

更让外界期待的是,北汽蓝谷与华为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近期已经在多个城市(北上苏深等)同步开展泛化工作,并将于年底实现交付。这背后,北汽蓝谷与华为的强强联合更是树立了汽车行业与ICT领域深度合作的新典范。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拥有深厚技术积淀的北汽蓝谷,也踏上全新的发展阶段。

领导团队专业化,投入战略化

2020年,汽车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北汽蓝谷同样未能幸免。在连续七年登顶全球纯电动车销量第一宝座之后,出现了销量的大幅下滑,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逆境中,北汽蓝谷迅速决策,在领导班子、组织架构、产品结构以及品牌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1年初,劉宇升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长。随后,代康伟4月出任北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兼北汽蓝谷公司总经理。10月,北汽蓝谷再次宣布,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而早在2020年,北汽蓝谷还吸纳了资深媒体人王秋凤出任极狐汽车副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刘宇与樊京涛曾在北京现代互为搭档,二者配合度极高且实战经验丰富。而技术出身的代康伟,则表明北汽蓝谷以技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坚定选择。

全新领导团队接手后的北汽蓝谷,正呈现出持续向上的发展潜力。

根据财报数据,北汽蓝谷2021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2.19%;现金流持续向好,三季度末达到30.5亿元。与此同时,北汽蓝谷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6.52亿元,同比增长54.5%;管理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销售费用10.22亿元,同比增长72.6%。尽管北汽蓝谷净利润仍处于战略性亏损,但从支出费用看,研发及拓展市场力度的加大,这都在为今后厚积薄发积蓄力量。

极狐破界,蓝谷捆绑ICT

刘宇上任后不久,曾提出让北汽新能源在三年内重回销量冠军的目标,而极狐正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角。

阿尔法S华为HI版,是北汽蓝谷与华为联合制造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发布引发轰动。作为北汽蓝谷首个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电动汽车,这款车也被视为北汽蓝谷进一步拓展对私市场的利器。

如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开展的泛化工作已覆盖城区与高速道路,车辆通过在更多真实道路场景下优化智能驾驶算法模型泛化能力,达到适应更多的道路环境的目的。据了解,本次泛化工作重点将关注安全、体验与系统可靠性。

而北汽蓝谷与华为的合作已经历四次迭代。2017~2019年,在双方的前三次合作中,北汽蓝谷主要输出整车制造能力,华为主要输出智能和零部件能力,由此达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破冰。

2021年,北汽蓝谷与华为签署了《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的第四次合作做到了合作范围到边到角的横向扩展,以及合作程度持续优化的向下纵深。树立了汽车行业与ICT领域深度合作的新典范,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样本。

整车制造方面,除了和华为深入合作之外,今年6月,极狐还与百度牵手,共同推出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Apollo Moon以极狐阿尔法T为基础,搭载了百度最新一代的共享无人车(第五代Robotaxi)技术。

而在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方面,北汽蓝谷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建立了1800伏特实验室,率先量产无模组电池,打造120万公里超长生命周期电池,联合开发固态电池技术及1000公里超长续航技术。

有人说,北汽蓝谷足够幸运,华为、百度、宁德时代等行业大咖都选择了它。但事实上,对于手握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平台技术等多项核心优势的北汽蓝谷来说,这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三年前给华为提供高等级自动驾驶合作平台的只有我们。”刘宇如是说。

“双碳”契机下,蓝谷手握“王炸”

谈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积累,国内没有几家汽车企业可以与北汽蓝谷媲美。

前不久,北汽蓝谷迎来成立12周年的重要日子。在12年的发展历程中,北汽蓝谷不仅创造了销量七连冠的神话,也积累了技术财富。北汽蓝谷其旗下公司蓝谷动力,在最核心的电芯技术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储备;旗下公司蓝谷智慧能源在换电技术和电池梯次利用领域深度布局,提供全球领先的“光、储、充、换”一体的能源服务解决方案,也促成了北汽蓝谷与戴姆勒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北汽蓝谷与麦格纳深入合作多年,并投资60亿元建设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全流程导入麦格纳生产工艺及质量体系。

今年年初,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向斯太尔美国出售BE21平台以及E/E架构的知识产权许可,作为国内首次平台技术输出到汽车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BE21平台以及E/E架构可以说让北汽蓝谷乃至中国电动车厂商在全球汽车行业露了脸。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境时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自身的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突围。如今,新能源已被视为汽车产业最为清晰的赛道。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前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76.6%至254.2万辆,渗透率已达12.4%。与此同时,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压力下,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进程正在提速,这都将为北汽蓝谷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契机。

猜你喜欢
阿尔法新能源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ARCFOX极狐阿尔法S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一只蝴蝶的感恩
一只蝴蝶的感恩
华为:畅享8系列
阿尔法狗围棋界决定组团围殴它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