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

2021-12-06 07:42江春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江春波

摘要: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行业大力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进步,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为我国农业发展拓宽了道路。对于淡水养殖来说,池塘的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池塘水体环境有助于水产生物的健康生长与繁殖。因此,人们在开展淡水养殖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水质环境的哪些因素对水生物生长造成影响,采取先进的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解决阻碍水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提高池塘水环境水平,满足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淡水养殖;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淡水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池塘水体环境的调节也格外重视,水体环境对水生鱼类的生长有着决定性作用,养殖户为了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最重要的就是采取科学的生态调控措施,加强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调节,改善水生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产量,从而为淡水养殖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支持。

1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的原因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对池塘水质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种。对于外源污染来说,主要是受到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污水等几种类型的污染。而内源污染则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养殖池塘自身老化,随着养殖年限的不断增加,池塘出现淤泥增多,池塘老化以及塌陷等现象,导致池塘内部滋生大量病原菌,对水质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养殖效果;(2)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饵料腐烂。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养殖产量,人们提高了池塘养殖密度,这也导致投喂饵料增加,经常会出现饵料过剩的问题,导致大部分剩余饵料堆积在池塘底部,发生饵料腐烂,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3)池塘水体药物污染。在淡水养殖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采用化学药物治疗水产养殖疾病,但是如果养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用药知识或者缺乏防治意识,化学药物用量不规范,这就会导致水体中含有药物残留,进而造成水体环境污染。

2水环境对淡水养殖产生的影响

2.1水体温度对淡水养殖的影响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作为水生物生存的唯一环境,水体的温度对水生物的存活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淡水鱼类的温度会随着水体温度发生改变,因此,水体温度将直接影响鱼类水产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长。当池塘水体温度小于10℃时,水生鱼类会直接进入冬眠状态,这时逐渐减少饵料的摄取,限制鱼类生长。所以,只有保持水体温度在10℃以上,才能保障水生鱼类的活跃性,实现正常进食和生长。以安徽桐城当地的淡水池塘养殖来看,一般池塘水体温度维持在25℃最为合适,也最符合鱼类健康生长。另外,在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也对水体温度具有不同的要求。倘若池塘水体的温度超出了鱼类的耐受性,就会引发水产鱼出现感冒甚至死亡。另外,如果在夏季高温时节,水体温度增加还会提高池塘废弃物的分解速度,同时使池塘的悬浮物提高,造成水体缺氧严重,对水生物的生存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2.2水环境pH值对淡水养殖的影响

对于淡水养殖来说,大部分鱼类品种都只适合生长在碱性水环境下,如果水体环境中酸性指数偏高,就会导致鱼类无法正常存活。所以,维持水环境的酸碱度十分关键。通常情况下,水体的pH值要维持在7.5-8.5左右,属于微碱性环境,有助于水产生物的正常繁殖与生长。但是倘若水环境酸度升高,不但会出现鱼类呼吸不畅,甚至造成水产生物大面积死亡。这主要是由于水体环境中的氨毒性随着水体酸度而提升,使水生物出现重度现象。一般酸度<4就会对水生鱼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淡水养殖过程中必须注意水体pH值的有效调节,一般可以采用生石灰来平衡酸碱度。

2.3水环境含氧量对淡水养殖的影响

在淡水养殖中,一般鱼类都是利用鳃进行呼吸,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存,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根据淡水养殖标准,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要保证充足的溶液含氧量,其标准值必须高于3mg/L,从而保障鱼类具备足够的氧气供给,为鱼类养殖提供旺盛的生命体征。倘若池塘内的溶解含氧量低于2mg/L,那么就会出现鱼类活跃度下降,食欲不振。当含氧量小于1mg/L时就会导致鱼类大面积窒息死亡。

3淡水养殖池塘水体生态调控技术

3.1定期注入新鲜水体

为了做好池塘水体环境的生态调控,改善淡水养殖的水质,为水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向池塘内注入新鲜水体,维持水环境健康。当淡水养殖密度不断增加时,必须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和供水需求。可以采用春季浅层注水以及秋季深层注水的方式,提高淡水环境的水体温度,从而延长鱼类的生长时间,有助于提高淡水养殖的产量。在淡水养殖池塘水体中不断注入新鲜水体,不但能够稀释水体环境中的代谢有害物质浓度,同时通过新旧水的交替循环,还能让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快速溢出和分解,从而延缓池塘水体老化。而新鲜水体的注入方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池塘的水位、和肥料等因素。通过新鲜水体的注入还能够改变水体水质,提高淡水养殖产量。

3.2合理规划追肥

在淡水养殖中广泛采用腐熟肥料进行追肥,通过腐熟肥料实现调节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繁殖的作用。而浮游生物是淡水池塘养殖的必要条件,只有保障浮游植物一定含量,才能为水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浮游植物能够为池塘水体提供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溶解氧,同时也能吸收水体内的氨氮,净化水体环境,为鱼类提供充足的氧气需求,同时在降雨量减少的时节,浮游植物也能够进行灵活调节,满足水生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3.3搅动池塘底部淤泥

在淡水养殖工作中,养殖人员一般选择在晴天的午后对池塘底部的污泥进行搅拌,改变池塘热层,让池塘水体充分混合,提高水体环境的溶解氧含量和底部水体的温度。此外,通过搅动池塘底部也能够促进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 维持淡水池塘的营养均衡。另外,通过搅动池塘底部淤泥还能够促进诱饵生物的繁殖,改善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机构,从而避免池塘快速老化,特別是水源与地面有很多泥浆的淡水池塘,采取底部搅动措施十分重要。一般可以保持搅动周期为每周一次。

3.4利用机械化进行池塘水体环境调节

利用制氧机能够利用池塘水体挥发以及曝气产生的对流来提高池塘内部的额溶解氧含量,同时释放有毒气体。通过氧气蒸汽的优势有效改善池塘水体环境。通常情况下,每5个池塘可以设置一台3kW制氧机设备。此外,还可以用在淡水养殖池塘中设置潜水泵,在池塘的中心和外围各安设一部潜水泵,通过立管吸入池塘底部的水体,并将水喷入空气中,在通过水雾的形式回流到池塘内,以此来改善水体环境。采用潜水泵能力增加水体内的溶解性氧含量,提高氨氮硝化速度,其工作原理和分次增产大体一致,但是可以更好地改善池塘底部的水体环境,为鱼类生长提供更好地生长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淡水养殖作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是对于淡水养殖来说,养殖池塘的水体环境对于整个养殖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水环境作为水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场所,为了能够提高淡水养殖产量,必须合理地调节池塘水体环境,为水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淡水养殖工作的增产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何可.持续高温天气淡水养殖池塘管理与鱼病防治要点[J].江西水产科技,2017,(02):29+31.

[2]刘梅,原居林,倪蒙,等.沉水植物对淡水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 Cu污染的修复研究[J].淡水渔业,2019,49(03):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