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1-12-06 20:51张小涵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良师益友趣味性生活化

张小涵

摘要:双减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小学数学积极性的研究深层目标往往就是对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研究,首先通过探讨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的表现,以及生活中的数学对孩子的影响,可知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不止一种因素的干扰,其次我们从平时的教学经验里总结出教学情境,学生自身自信心,学生与老师的亲密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五大方面来进行展开研究。

关键词:趣味性;生活化;教学情境树立自信;良师益友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和先导。"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小了课外培训时间,对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可谓是影响巨大。但是,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就像很多家长所担心的那样,如果学生不能在学校享受优质教育,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的不均状况,那么,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无法消除,对培训的需求也很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坚持学校这个主阵地,就是守住“双降”的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能把“双降”落到实处。拥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往往比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速度快,并且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常常能够主动将知识转化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把数学学习变成游戏

家长老师总是觉得孩子爱玩不爱学,孩子们玩起游戏就乐此不疲,一提到学习就愁眉苦脸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兴趣没有在学习上,孩子总会觉得学习没意思,是一件苦差事。

对孩子来说,学习和游戏并没有差别,只要感到有趣就会乐在其中。了解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就有了避免让孩子讨厌学习的秘诀,那就是把学习变成—件有趣的事,把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研究表明:“在孩子的儿童时代,游戏往往是对孩子学习力提升最大的。"游戏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孩子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能找到激发孩子兴趣的游戏方法。

举一个能够激发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的例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扑克游戏,促进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大压小°的游戏,父母任意出一张牌,孩子只要能出比它大的牌就可以把对方的牌归为已有,谁赢的牌多谁获胜。孩子们能从这种游戏中明白并且理解每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还可以通过最后数自己有多少张牌来练习点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创造这种小游戏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让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质量无疑是不高的,如果把传授知识的身份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一下角色反转,这无疑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他们当一当小老师,将掌握的知识能够用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别人,用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有种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这也是游戏课堂的一部分。

二、将数学融进生活

数学起源于生活,扎根在生活里面。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买了多少,共用多少钱?付给售货员多少钱,应找多少钱,这些都是数学。再比如:去公园买票,大人多少钱一张票,孩子多少钱一张票,全家共花多少钱;出门打车,起步6元,然后每公里16元,那么10公里应花多少钱等等。加减乘除都能融入生活中。

在《找次品》这节课中。首先用几张图片导入新课,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同時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并逐个击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适时渗透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小学数学的所有教学内容,基本上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变成数学研究对象,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巩固环节,设置如下环节:1.帮角找朋友,答题完毕学生互评。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求角问题,答题完毕学生互评。3.抢答分割三角形问题。4.课堂PK最后在拓展提升环节,让学生练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然后通过打地鼠游戏,进行课堂奖励活动。运用混合多媒体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我们惊喜地发现,信息化教学的功能之强大、方式之先进,课堂之精彩得到了见证。师生互联、生生互联;师对生评,生对生评;结对子,连帮子;不管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能在一起。不仅表现出了课堂的高效,还表现出了课堂的高性能。

三、如此重视“双减”,为什么?

“双减”虽名为减负,却远非一个学生负担问题。中央政府担心过多的培训会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的公平,挤压学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结语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不断更新他们的思想,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创造一个对孩子们友好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寻找新的和创新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1]董玉琦,王靖,施智勇,张琦,毛露佳,白栋铭,乔沛昕,黄亚昇.学习技术(CTCL)范式下技术促进学习研究进展(3):小学数学《中位数与众数》单元教学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115-123.

[2]陆灵明,刘娜娜,禤世丽,李信巧.“互联网+”时代区域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路径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1):16-20.

[3]杨丽丽.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快乐——探索游戏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意义[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42.

[4]张婧.个性化练习针对性提升——乡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设计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8.

[5]陈倩云.浅析构建低年级数学生本课堂的策略——以“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48.

猜你喜欢
良师益友趣味性生活化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以画之名
割席分坐
趣味几何
记忆大学·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