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语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的异同①

2021-12-07 10:58王彩霞
关键词:情态用法语义

王彩霞

内容提要 标准法语中,未完成过去时“je voulais”和条件式“je voudrais”都可表达委婉请求。然而,现有文献却不曾对二者委婉情态语义进行区分。本文基于昂斯龚博的语料分析,借助阿布达、布莱斯和果斯兰等相关理论,对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委婉用法的语境分布和语义差别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得出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的差异是它们核心语义差异和语境分布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委婉情态历来是语义和语用学研究的热点。法语丰富的动词变位形式和复杂的时体情态体系,为情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料例证。这些特性也使其委婉情态的表达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委婉表达形式常可以互相替换。比如,说话人既可以说“Je voulais un maillot de bain.”,也可以说“Je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以表达委婉请求。

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委婉语义和语用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倘若存在,如何区分二者的差异?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语言学者,也对法语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本文从语言学视角出发,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借助果斯兰(Laurent Gosselin)的“时体情态相关论”等语义学工具,结合具体的法语语料分析,对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委婉用法的语义和语境分布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途径。

一、现有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研究的启示

巴赫瑟娄(Gérard Joan Barceló)和布莱斯(Jacques Bres)认为未完成过去时委婉之意来自其“过去时”时态产生的“迂回过去以委婉诉说现在”的意图。例如:

(1) Je voulais vous demander s’il y aurait une autre séance d’examen, parce que là le 12 mai vraiment je ne peux pas.

例1中,说话人(一位大学生)借助未完成过去时“je voulais”,表达说话时(现在)对听话者(教师)更换考试时间的委婉请求。学生没有直接使用现在时“je veux”,而是采用迂回过去的手段“je voulais(我那时就想)”,表明说话人不愿直诉其意图而冒犯对方。

与上述观点不同,帕特和理查德(Adeline Patard & Arnaud Richard 2011)认为:未完成过去时的未完成体产生的开放式结尾,才是削弱肯定语气、进而表达委婉意义的主因。换言之,未完成过去时的未完成体使“请求更换考试时间”的行为在说话时仍在持续,表达出说话人对其请求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委婉语气。

笔者(2018, 2019a, 2020)在果斯兰(2005)的语言冲突与情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语法标记的时态与所在语境的时态有可能产生冲突,例1中“je voulais vous demander”的“未完成过去”时态与“现在时”语境形成冲突,使“未完成体”更凸显,“过去时”被隐藏。因此,我们提出:未完成体产生的“可能”意义是形成其“委婉”意义的根源。这也正好解释了例1中未完成过去时“Je voulais”的委婉用法。此外,以上学者都提到:未完成过去时的情态用法与条件式的情态用法类似。然而,他们却较少关注两者的语用差异。

富利乌和费利佩(Caroline Foullioux & Didier Tejedor de Felipe 2004)从语用角度出发,认为未完成过去时的委婉用法,是由于未完成过去时的“非现在时”时态使其修饰的事件与现实世界脱节。然而,条件式本身就具备这一“去现实(désactualisé)”属性。两者的语用差别在于委婉程度强弱:条件式强于未完成过去时。至于产生此类差异的原因,两位学者也未提及。

语境分布上,巴赫瑟娄和布莱斯指出:未完成过去时不可用于“aimer(喜爱)”表达委婉请求,而条件式“J’aimerais”可以。此外,布莱斯从交际话语层面分析,认为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区别在于:未完成过去时的“对话”(dialogique)属性非固有,随语境变化可消失,而条件式属于比较固有的“对话性标记”。所谓“对话性”,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对话沟通,而是一句话语对应两个说话人的意思。请看以下2例:

(2) Bonjour, je désirais voir Madame Dupont.

(3) Il était depuis trois mois à Lille quand il reçut, un matin, la visite d’une jeune femme.

根据布莱斯的观点,例2语境中,未完成过去时“désirais”意味着两个说话人:一个是处于现在时的叙述者(narrateur),即,说话人“我”“想见杜邦女士”;另一个是处在过去时的虚拟说话人“我”“想见杜邦女士”。然而,例3语境中的未完成过去时“était”只能表示对过去状态的描述,并没有产生两个说话人,从而失去了其“对话性”标记特征。布莱斯等认为,双说话人拉开了说话人“请求”行为的时间距离,从而产生迂回让步的语用效果。然而,该观点却无法解释未完成过去时“j’aimais”和条件式“j’aimerais”在委婉用法分布上的差异。

由上不难看出,现有文献对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差异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但是,前人对时体与情态相关性的探索,启发我们可从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的核心时体语义着手,寻找其语义差异的源头。另外,巴赫瑟娄和布莱斯两位学者的理论,可引导我们从二者语境分布的差异,去探索它们的语用差异。第三,我们认为,果斯兰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上述学者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的理论语义差异

语法标记的时体价值与情态价值存在相关性几乎已是学界共识(Prior 1967, Thomason 1970,Gosselin 2005等)。就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而言,前者被认为是直陈式时体标记,其情态价值多被认为是其时体价值与相关语境间形成的衍生语义(Anscombre 2004, Abouda 2004等)。条件式的情态意义也多被认为是其自身时体意义与语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两个语法标记的委婉用法都来自它们的时体用法,我们便可从二者的时体语义差别着手,找出它们委婉用法的异同。

1.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核心时体语义的差异

根据果斯兰(1996)的时体语义分析模型,未完成过去时的核心语义价值是:绝对过去时+未完成体貌。条件式的核心语义是:相对后时+绝对过去时,体貌为不确定体。

果斯兰认为,绝对时与相对时的区别在于,前者取决于参照时间与说话时间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参照时间位于说话时间前的,表达过去时;两个时间重合的表达现在时。如果参照时间在说话时间后,则代表将来时。相对时指的是事件参照时间与另一事件的参照时间,它们在时间轴上的位置是:事件的参照时间位于另一事件的参照时间之前时,代表相对前时;与另一事件的参照时间重合时,表达相对同时;位于另一事件的参照时间之后,体现相对后时。请看以下3例:

(4) Luc croyait qu’elle avait dormi.

(5) Luc croyait qu’elle dormait.

(6) Luc croyait qu’elle dormirait.

例4—6中,愈过去时“avait dormi”,未完成过去时“dormait”和条件式“dormirait”分别表达了在主句事件“croyait”之前发生的“相对前时”,与“croyait”同时发生的“相对同时”和在“croyait”之后发生的“相对后时”。

法语的“体”指参照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在同一时间轴的位置。果斯兰定义了3种体貌:

— 不确定体(aspect sous-déterminé):参照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之间的先后顺序无法确定;

— 完整体(aspect aoristique):参照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重合;

— 未完成体(aspect inaccompli):参照时间包含在事件发生的时间里。

为方便理解,我们用图示的方式,展现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在“Je voulais /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中体现的时体关系。请看下图:

图中,区间[E1,E2]代表了事件“Je voulais /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的发生时间;区间[R1,R2]代表了该事件的参照时间;区间[S1, S2]表示说话人的说话时间;区间[Rx1, Rx2]表示条件式“Je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参照事件的参照时间。

未完成过去时“Je voulais un maillot de bain.”的事件发生时间[E1, E2]包含了参照时间[R1,R2]:说话人在参照时间内,只看到事件的一部分,且没有看到事件的结束点E2,因此,体现出未完成体属性。与此同时,参照时间[R1, R2]在说话人的说话时间[S1, S2]前,从而表达出绝对过去时的语义。

反观条件式“Je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其事件发生时间[E1, E2]与参照时间[R1, R2]可以是重合关系(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包含关系(如未完成过去时的体关系)。与未完成过去时不同,条件式除了自身的参照时间外,还有一个参照事件的参照时间[Rx1, Rx2],对应说话人在过去某一时刻预设的一个参照事件的参照时间,如例6中的参照事件“croyait”。值得注意的是:条件式委婉用法中,参照事件通常不出现在语境中(参看本文第3节例9—14)。对于条件式“je voudrais”而言,其参照时间[R1, R2]位于参照事件的参照区间[Rx1, Rx2]后,进而表达出相对后时的特点。绝对时层面上,条件式的参照时间[R1, R2]与说话时间[S1, S2]没有必然联系。然而,参照事件的参照时间[Rx1,Rx2]却明确位于说话时间[S1, S2]前,进而表达绝对过去时语义。

由此可见,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核心时体语义差异在于:

· 条件式自带的双参照时间可以表达相对后时语义,未完成过去时却不可以;

· 未完成过去时可以表达明确的未完成体貌,而条件式的体关系却无法明确。

那么,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这两项时体差异又如何影响其各自委婉情态的差异呢?

2.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情态的差异与其时体语义差异的相关性

根据果斯兰(2005)时体与情态相关论,笔者曾推演出:未完成过去时只有在未完成体层面上,才含有委婉语气或礼貌表达的功用。

根据果斯兰(2005, 2018)的时体情态相关论,说话时间和参照时间的结束点S2和R2构成两个情态划分点:位于S2或R2前的区域是“实的”,“不可改变的”,而之后的区域是“虚的”,“可能的”。我们仍以“Je voulais /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为例,得出二者的情态分布对比图如下:

图2中,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都有两条时间轴:上面的体时间轴和下面的时态时间轴。其中,时间轴实线部分表示情态领域的“不可逆”(已经发生且无法改变),虚线代表“可能”(可能发生,处于不确定状态)。

未完成过去时有两个情态划分点:参照时间的结束点R2和说话时间的结束点S2。条件式则有三个:参照时间的结束点R2,说话时间的结束点S2和参照事件的参照时间之结束点Rx2。

条件式表委婉时,事件“Je voudrais un maillot de bain.”被认为是一个“可能”事件,位于时间轴上的可能区域(图2虚线区域)。这意味着情态划分点Rx2一定比R2更凸显②当情态划分点R2更凸显时,事件[E1, E2]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必然”。条件式表“断言”而非“委婉可能”(Gosselin 2018)。例如:“Je savais qu’il viendrait me voir.”表达了说话人断定“他会来见我”。(saillant)。此外,与未完成过去时委婉用法所在语境类似,条件式委婉用法也都用在表示现在未完成时的语境。③王彩霞.《语言冲突与情态:法语条件式现在时的时体用法与情态用法的辨析》.法国研究,2020(2):88.请看以下2例:

(7) Excusez-moi / S’il vous plaît / Bonjour, nous cherchions la préfecture.

(8) Excusez-moi / S’il vous plaît / Bonjour, j’aimerais rencontrer Monsieur le président.

例7—8中,无论是未完成过去时“cherchions”还是条件式“aimerais”,都能与提示“现在未完成”的词语“Excusez-moi”,“S’il vous plaît”和“Bonjour”一同使用。因此,两个语法标记在例句中表达对“现在”这一时刻的委婉请求,而非过去。

由此,我们得出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区别在于:用未完成过去时表达“vouloir un maillot de bain”这一事件时,该事件的一部分处于可能区域(图2中,区间[R2, E2]为虚线区域),且仍保留其未完成体意义。但是,用条件式表达“vouloir un maillot de bain”时,整个事件都位于虚线可能区域(图2条件式体时间轴)。可见,就情态可能性程度而言,条件式表示事件的可能性更小,不确定性更大,从而表达出更强的委婉语气。

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的语义分析,使我们得出二者委婉语气强弱差异的理论依据。然而,二者语用差异并不限于语气强弱。事实上,特定语境中,二者的使用呈现互补特点。

三、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的语境分布差异

昂斯龚博(Jean-Claude Anscombre 2004)对所有表委婉的动词及表达式的时体进行了详尽的语料收集和分类描述。基于其研究成果,我们将涉及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委婉用法的语料重新整理分析,得出二者的语境分布情况如下:

1.表“意愿”性事件:未完成过去时/条件式

所处语境涉及“意愿(boulique)”或“道义(déontique)”性事件时,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都可表达委婉之意。请看以下6例:④Jean-Claude Anscombre.« L’imparfait d’atténuation : quand parler à l’imparfait, c’est faire ».Langue française, 2004 (142) : 75-99.

(9) Je voulais / voudrais vous demander si vous viendrez à notre réunion.

(10) J’avais / aurais besoin d’un café au lait.

(11) Je souhaitais / souhaiterais m’entretenir avec le patron.

(12) Je désirais / désirerais vous présenter mes excuses.

(13) J’avais / aurais très envie d’une glace.

(14) Il me fallait / faudrait un rendez-vous pour demain.

昂斯龚博(2004)认为:上述例句涉及事件都可被广义地认为是说话人的“意愿”性事件。区别在于:例9“vouloir(想要)”,例12“désirer(想要)”,例11“souhaiter(希望)”和例13“avoir envie(渴望)”属于说话人意愿的直接表达。例10“avoir besoin de(需要)”和道义性事件(procès déontique)例14“falloir(应该)”是说话人意愿的间接表达。

昂斯龚博还指出:“所有(表委婉的)未完成过去时都会同时伴随一个非常精确的时间段。”⑤Ibid., p.85.这意味着未完成过去时委婉用法本身需要一定的“过去时”语境背景。昂斯龚博举例说顾客进入餐厅等待服务生点餐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服务生看到顾客进门后,即刻咨询顾客的需求;二是服务生没有第一时间询问顾客需求,而是忙完手里工作后再询问。第一种情况下,顾客会选择使用条件式“je voudrais / j’aurais besoin / je désirerais…”。第二种情况下,顾客则会使用未完成过去时“je voulais / j’avais besoin / je désirais…”。⑥Ibid., p.85—86.

2.表“谋划”性事件:未完成过去时/条件式

所处语境涉及“谋划(planification)”性事件时,未完成过去时可表达委婉之意,条件式却不可以。请看以下7例:⑦Ibid.

(15) Je venais /*⑧*意为不合适的用法。viendrais voir si vous aviez réfléchi à mon offre.

(16) Je me proposais /*proposerais de vous parler de mon projet.

(17) J’avais /*aurais l’intention de vous demander une augmentation.

(18) Je passais /*passerais juste pour prendre mon agenda.

(19) Je cherchais /*chercherais un maillot de bain.

(20) Je téléphonais /*téléphonerais juste pour demander l’adresse de Lia.

(21) Je pensais /*penserais aller faire un petit tour.

值得注意的是,例17“avoir l’intention de(意图)”与例13“avoir envie(渴望)”因表述相近而常被一同划归为意愿动词范畴内。但从语义说,“avoir l’intention”重在“l’intention”,即“意图”或“谋划”;而“avoir envie”重在“envie”,即“渴望”或“意愿”。

就语境而言,与前6例相比,例15—16对“请求”的表达似乎更迂回,更像是说话人在对自己表达“请求”意愿的合理解释,并借此方式间接表达说话人“无意冒犯,只是出于某种需要”。这一点在例18和20表现尤为突出:说话人为避免其个人行为对听话人的打扰,借助向其解释他“passer(过来)”或“téléphoner(打电话)”的缘由,进而间接地向听话人表达自己的请求,从而达到委婉语气的作用。未完成过去时的这种委婉用法被阿布达(Lotfi Abouda)称为“辩解性未完成过去时(imparfait de justification)⑨Lotfi Abouda.« L’imparfait d’atténuation : entre justification et déperformativité ».Espace euroméditerranéen : une idiomaticité partagée, 2004 : 8.”。

此外,“谋划”性语境意味着说话人的“谋划”行为始于说话行为前,且在说话时仍在进行,体现未完成体特性。该语境要求刚好与未完成过去时委婉用法保留的未完成体属性完美融合。反观条件式,其不确定体与“谋划”性语境的未完成体需要构成冲突,导致其难以出现在此类语境中。

3.表“喜好”性事件:⋆未完成过去时/条件式

涉及“喜好(appréciatif)”性事件时,条件式可用于表达委婉请求,未完成过去时却不可以。请看以下两例:

(22) J’*aimais / aimerais un café bien chaud.

(23) Ça *m’intéressait / m’intéresserait de savoir si vous viendrez à la réunion.

例22“aimer(喜欢)”和23“m’intéresser (使我感兴趣)”表达说话人的个人喜好。用条件式时,整个语句由表达个人喜好转变成说话人的委婉请求。但是,该类事件用未完成过去时表达时,语句体现说话人从过去某个时刻开始的一种喜好,到说话时该喜好仍持续的一种状态,而全无说话人的委婉请求。

为何此处条件式能表达委婉请求而未完成过去时不能呢?这是因为,“意愿”和“谋划”性语境表达意愿情态,由此产生趋向命令的语用含义,进而表达请求之意。而“喜好”性语境趋向描述性言语行为,在该语境下,未完成过去时更倾向表达喜好状态的持续。

结 语

我们认为,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的委婉情态并非其自身固有的语义属性,而是在特定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多方面语境因素作用下全局语义的体现。由此,语境差异势必会对相关语法标记的语义和语用差异造成一定影响。就未完成过去时和条件式委婉用法的语境差异而言,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相比,更受其自身“绝对过去时”和“未完成体”的语义制约。换言之,未完成过去时与条件式委婉用法的差异是其核心语义差异和语境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你喜欢
情态用法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情态动词专练
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