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

2021-12-07 11:18李为浩莱西市建筑企业服务中心
门窗 2021年5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李为浩 莱西市建筑企业服务中心

1 前言

建筑工程是综合性较强并且比较复杂的工程,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这一工作做好,可缓解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降低工程施工压力,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筑企业和代建方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采用创新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可知在建筑工程中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和研究质量安全管理创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和建设规划越做越大,建筑企业也随之发展而壮大。在此发展过程中,由于一部分企业和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水平、素质上都比较欠缺,他们不懂技术、不懂标准、能力水平低,无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给国家、企业、人员等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每个环节的质量也都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施工材料、人员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气候因素,等等。尤其建筑工程和其他商品不同,一旦出现问题,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拆除或者修补,给建筑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主带来生命财产损害。

而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来改善,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不但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3 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3.1 系统性特点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特征。建筑工程的开展通常周期长、规模巨大,为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建设目标,需要参建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建筑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对项目建设进行管控,在项目内部,项目管理机构同样按照相应责任分工,组织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具备系统性,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进行工程的管理和组织施工。而项目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3.2 综合性特点

综合性特点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当前建筑工程功能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发展趋势导致建筑工程涉及不同施工内容,需要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开展完成建设任务。相应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到每个环节的细致管控,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具备综合性特征。

4 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4.1 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如何在保证施工建筑安全的基础上来提升经济效益,因为安全生产才是控制成本最可靠的方式。尽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并不能给建筑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更有甚者,对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投入的成本没有办法取得更多更直接的效益回报,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因其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如果任何一个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没有重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其将会面临惨痛的后果。因此,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4.2 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企业需要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并投入充足的资源进行研究和落实。在实际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是施工材料、主体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效果,安全管理思想也较为松懈,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配置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方案制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无法考虑到工程的各项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施工秩序的混乱。建筑工程验收不仔细,无法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没有申请设计主管部门的情况下对施工设计流程做修改和变动,无法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3 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在某些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如职责分工不明确,处罚不合理和补偿制度尚不完善)是全面的,但是不能有效地实施,并且行政部门没有履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在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公司只注重施工速度,不注重施工安全防护,因此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施工人员缺乏法律知识,还可能发生安全问题。

4.4 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比较低

建筑工程中施工队伍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建筑市场中,虽然建筑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很多建筑工程企业会雇用临时工,但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专业的知识、不会使用专业的设备、也缺乏责任心,这些问题不但会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难度,还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埋下很多安全隐患,阻碍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

5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5.1 提高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意识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因此带来了众多安全施工隐患,这便给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施工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因此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开展一些讲座和培训,将安全施工的意识深入人心,不断地鞭策工作人员将安全意识记在心中,时刻谨记,从而防患于未然,树立施工单位良好的企业形象。

5.2 建立强大的安全管理体系

当涉及安全问题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应积极开展相关的工作,以激发员工对安全管理的热情。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集成到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系统中,以鼓励员工参与到工程安全管理中来。

5.3 加强人力资源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综合素养

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方案,加强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在合理的周期内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成绩合格之后才能给予上岗资格。

此外,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办事效率和团队合作上的不足之处,使得个人才能和团队效益都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对于挂靠现象,建筑企业必须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贴合时代发展潮流。

5.4 在项目设计层面

使用BIM技术实现项目设计的创新安全管理。收集工程数据信息,通过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应用BIM模型验证工程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借助系统软件,分析工程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成本。利用BIM模型对绿色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安全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有利于项目实施的资源配置方案。完成工程项目设计后,需对设计方案进行BIM碰撞检查,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操作冲突问题,避免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因操作冲突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验证完毕后,还可以BIM模型为基础,计算项目工程总量,为工程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5.5 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而且质量安全管理也是控制质量成本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和技术能力。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依靠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决定,所以需要通过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安全管理。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或者抽查,做好质量的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

尤其是一些重点部位,一定要严格地进行检查和监督,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最后,监督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重视新上市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加强施工人员对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以此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5.6 创新安全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中,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安全管理技术形式也不相同。在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都需要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完成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对不同阶段安全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工程安全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率,对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技术的创新能够带动生产力的增长,最终实现行业的整体进步,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非常有利。

6 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传统工程安全管理不再符合现代工程需求,从而应该创新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代建方应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此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效率及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