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21-12-07 16:08徐艳花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娱乐性身体素质技能

徐艳花

(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滦州063700)

职中的教育方向是为国家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直接从事某一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强健的体魄是劳动者必备的基本条件。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是职中体育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甚至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体育课。面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呢?

1 寓教于乐 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中学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育爱好为目的,并非培养学生某些体育技能。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以某种运动为主,辅以相应的调节性的运动方式,促使体育课堂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娱乐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锻炼。比如,在开展队列训练、引体向上学习等相对枯燥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前制定好课堂规则,让学生互相监督,对学习训练中出现错误或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实行“娱乐性”惩罚,如男生罚做俯卧撑,女生罚做蹲起,或者让学生自行选择“受罚”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体育技能的机会。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小组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营造热烈的教学氛围。比如,对于相对乏味的跳绳运动,可以将男女生混合分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既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又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运动。

2 发挥特长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运动爱好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部分学生初步有了自己的体育爱好。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热爱运动的学生,有时他们会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多种运动和比赛。教师要善于借助班级内的体育爱好者“造势”,让学生以体育爱好者为中心形成不同的体育运动小组,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时间进行娱乐性、比赛性运动,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部分学生受家长或生长环境的影响,具有某一方面的运动特长,比如健美操、抖空竹、自由搏击等。其中有些项目娱乐性强,技能要求不高,教师可以用它们来代替课标中一些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学习内容,比如水上运动和冰雪类运动。还可以用这些运动代替传统体育项目,既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发挥这些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带领学生进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运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

3 因材施教 不拘一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提供保障。因此,体育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技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学生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体育学习和运动方式。比如,有些女生肺活量小,不擅长也不喜欢中长跑类运动,更喜欢跳绳、羽毛球、健美操之类的运动;有些男生喜欢篮球、足球等竞赛性的体育项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运动习惯,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在运动中体验快乐,进而提高身体素质,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大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并养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促进身心不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娱乐性身体素质技能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锻炼
劳动技能up up!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