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影响淡水规模化养殖技术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2021-12-07 18:22赵建波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淡水养殖户

○赵建波

目前淡水养殖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水产养殖模式,对养殖技术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淡水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1.1 直接投入对大规模淡水养殖的技术效率影响

大规模养殖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加大饲料、药物、水体面积等,会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但会逐渐降低技术效率,导致直接投入增加而相对经济效益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在大规模淡水养殖中,由于饲料、鱼苗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过多,逐渐降低综合效率,从而导致过度投入产生效益的递减。在药物和饲料投入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也会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从而出现水体恶化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养殖鱼类的生长。

1.2 间接投入对规模化淡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

大规模淡水养殖使用间接资金投入的方法,会降低纯技术的效率,在影响方面来看,间接资金投入对纯技术的影响属于正面影响。间接投入说明养殖户在鱼塘管理和设备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大,就连清塘工作也会消耗大量的资金。大规模淡水养殖需要使用先进的养殖设备,提升池塘淡水养殖的技术效率。在人工投入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发现淡水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可以帮助促进池塘养殖的技术效率提升。养殖面积不会对技术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需要对养殖面积的合理性进行控制,确保面积方面的投入和其他投入之间保持协调状态。

1.3 养殖品种对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

大规模淡水养殖中养殖品种和技术效率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状态。从影响面来讲,养殖品种会对技术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大规模淡水养殖需要对品种进行区分,但大部分养殖户不会对鱼类的品种进行合理划分,从而降低技术效率。大规模淡水养殖还具有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在疾病防御和养殖技术方面投入成本更多,很多养殖户将重点放在技术上,没有对鱼苗的种类进行划分。大规模淡水养殖未能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应,和淡水鱼塘管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鱼的种类繁琐复杂,所以对养殖户的管理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的养殖户无法发挥出大规模养殖模式的优势,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技术效率逐渐降低。

1.4 养殖人员对技术效益的影响

规模淡水化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会对技术效益造成直接影响,淡水规模化养殖户大多都有着学历较低的特点,聘用的人员能力无法满足日常运营标准,雇用的大部分人员都是农民,缺少技术人员的支持,养殖人员综合能力较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若想确保淡水养殖自身的运行效益,需要解决人员能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逐渐降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2.淡水规模养殖生产技术效率问题的解决对策方案

2.1 增加资金扶持力度,解决直接投入问题

大规模淡水养殖,在技术和规模效率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在已有的养殖条件下,需要逐渐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才能增加规模化养殖的效率。目前养殖户使用的资金投入模式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受到地域和养殖户数值的影响,大部分养殖户对于资金投入模式相对陌生,同时也没有使用先进投入模式的意愿,这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大规模养殖具有资金投入过大等特点,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风险,在养殖户收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大部分养殖户不会选择对资金投入模式进行研究。所以当地政府需要推广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式,帮助养殖户逐渐提升技术效率,还需要逐渐增加资金投入的示范作用,让养殖户合理配置已有的资源,对养殖过程中的资金结构逐渐完善,最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2.2 调整资金投入结构,优化间接投入组合

弱势资金投入方式使用不合理,大规模淡水养殖户得到的报酬会出现递减状态。大规模淡水养殖的收益不光需要依靠大疫苗成本和饲料成本的投入,还需要在喂料和投食的过程中定量、定时,才能保证间接投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还需要在人工方面增加资金投入,淡水养殖在清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清掉池塘中的淤泥、对池壁进行重新修整,这时就能体现人工资源具有的重要性。增加人工资源也能加强日常管理,对水质和鱼群状态进行良好记录。在养殖设备方面还要增加投入,养殖户需要定期对已有机械设备进更新与替换。此外,对鱼类品种收益进行记录,按照收益情况调整饲料的投入结构,降低喂料成本方面的投入,从而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

2.3 调整养殖品种,改善已有的品种结构

大部分养殖户使用的生产技术效率相对降低,养殖户需要改善已有的鱼食投入方式,增加最终的养殖效益。需要引进更多的鱼类品种进行养殖,可以养殖一些特种的水产品,需要调节好鱼类品种之间的关系,发挥出养殖技术的全部效率。水产养殖户的综合效率和养鱼品种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大部分淡水养殖户都更加青睐大宗淡水鱼,引进新品种的情况相对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养殖品种的选择方面存在问题,淡水养殖户更加倾向选择有人养过的品种,希望能获取他人的养殖经验,或者选择经济收益较高的品种,但由于淡水养殖户不愿意承担资金风险,所以不会选择新的养殖品种。但是受到鱼类品种的影响,养殖收益一直无法提升,养殖户需要在鱼类品种上多下功夫,了解鱼类之间的关系,对鱼的价值进行了解,引进一些新的鱼苗种类进行养殖,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新品种鱼苗引进补贴和产业保险机制,逐渐引导改善淡水养殖的品种结构,提升养殖户的技术效益。

2.4 提升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规模化淡水养殖需要培养渔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当地政府应提供加强渔业生产的技术与运营管理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所以养殖户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培训,结合渔业实践经验对日常管理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逐渐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规模水产养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养殖多为露天作业,极易遭受自然灾害,但采用现代技术可有效避免自然的影响发生。此外,渔业部门要加大对水产养殖户的资金、技术等政策扶持力度,定期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给予技术支持,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能力,推动规模化淡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通联:256623,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办事手机:13854309519)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淡水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跳到海里喝淡水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社会化途径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