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饲料的选购与精准投喂技术

2021-12-07 18:22毕方方宋长太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9期
关键词:杂鱼植物性摄食

○毕方方 陈 诚 宋长太

“水、种、饵”是河蟹养殖的三个基础条件,其中饵料决定着养蟹的产量、规格、品质和效益。饲料是养蟹成本的主要构成,约占总成本的60%以上,选料喂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河蟹摄食生物学特性

1.食性。河蟹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等,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水生蚯蚓及昆虫等,植物性食物有金鱼藻、菹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水草等食物较易获得,故在自然环境中,河蟹的胃内食物组成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2.摄食习性。河蟹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吸收、耐饥饿能力强,长达一个月不吃食也不致饿死。

3.水温与摄食关系。水温在 5℃以下时,河蟹的代谢水平很低,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一般水温13℃左右时开始摄食,最佳摄食水温22~25℃,水温高于30℃摄食明显减少。

二、常用饲料品种

1.辅助饲料。河蟹养殖池塘都要种植水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黄丝草等)和投放鲜活螺蛳,这些都是河蟹辅助的优质天然饵料。

2.人工投喂饲料。正常投喂饲料有三类:一是配合饲料。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及季节变化,将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科学配合制成颗粒状的饲料,是目前河蟹养殖主要的投喂饲料。二是冰鲜小杂鱼。主要是海洋捕捞的低质小鱼虾经冰冻加工而成,一般在蟹池边切碎直接投喂。三是植物性饲料。常用的有玉米、小麦、大豆等。

3.各类饲料的利弊。配合饲料能减少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溶散,防止水质因污染和恶化,但容易被混入小杂鱼抢食:冰鲜小杂鱼虽然河蟹喜食,但容易污染水体和底质,投喂不当会引发蟹病,且破坏天然资源:植物性饲料营养成分单一,仅作少量补充使用。目前,上述三类饲料各地区因方式和习惯不同形成多种搭配模式,有的以配合饲料为主,有的以小杂鱼为主,有的小杂鱼加玉米,有的配合饲料加小杂鱼等等。

三、饲料的选购要求

1.配合饲料。选购配合饲料首先要了解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是否雄厚,化验设备及其运作是否正常,标签及外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等。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不仅质量可靠,而且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难题。养殖户主要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对饲料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含量是否能满足河蟹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确定选购,同时通过“闻”和“看”来判定饲料颗粒细度及粉化率、在水中的稳定性、沙土杂质的含量等因素综合判断配合饲料质量优劣。

2.冰鲜小杂鱼。要求新鲜、无杂质,采取冷链物流运输,各环节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3.螺蛳。螺蛳宜选购当地人工捕捞的、未经长途贩远、外壳较薄、杂质少的新鲜活体,忌从污染水域或经常施用农药的稻田沟渠中收购螺蛳。

4.植物性饲料。玉米、小麦等粮食饲料要防止霉变,尤其是霉雨季节要特别小心,发霉饲料不仅影响饲料的营养品质,而且容易诱发河蟹疾病。

四、饲料精准投喂

1.全期投喂原则。一般依据投放蟹种的数量,预期出塘产量和预计各种饲料的饵料系数,确定全年所需各种饲料的总量。前期(第一次蜕壳前)饲料投喂质量要好;前两壳投喂量要足,宁多勿少;8~9月高温季节要降低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青饲料要满足吃饱的要求,使河蟹“安全度夏”;10~11月最后冲刺期”,饲料投喂要求营养充足,可补充功能性饲料,保证河蟹膏肥黄足。

2.具体投喂方法。上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傍晚占2/3,采用定点(水草周边)投喂与全池遍洒相结合方式。最好设置食台进行观察,投饵量以第二天无剩余为宜。

3.注意事项。一是蟹池安装增氧设施,适时开机增氧,始终保持水体溶氧量达到5mg/L以上。二是移植水草、投放螺蛳、注水时要防治鱼卵和野杂鱼虾混入蟹池。三是小麦、玉米等要经过浸泡、压片、催牙处理后投喂,冻鲜小杂鱼用切片机切成小片后投喂,高温时可以用EM菌拌喂更好。四是蟹病高发时期,可在饲料中添加0.5%的大蒜素预防,禁用抗生素等违禁药品和添加剂。

(通联:224056,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8066199978)

猜你喜欢
杂鱼植物性摄食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植物性饮食或能让肠道更健康
摄入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或可降低中风风险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情系野生小杂鱼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这类水域适合夜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