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英汉互译课程教学研究

2021-12-07 23:20张志武朱婧怡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汉思政内容

张志武 朱婧怡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114)

一、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外语课程需探索有效途径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两相分离的局面,强化课程育人育德的隐性功能[1]。英汉互译课程作为外语专业课程,需要在重视翻译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中西文化价值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互学互鉴与批判引导。本文拟从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契合性着手,分析英汉互译课程现状,探讨思政内容有效融入英汉互译课程的可行途径。

二、明确英汉互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2]课程教师需要树立育人意识,承担育人责任,自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英汉互译课程思政建设,是充分发挥该课程教师和课堂育人功能的根本要求。英汉互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握中西文化互译过程中的文化立场和家国情怀。

英汉互译以双语转换为主要内容,翻译文本、译文以及译者的翻译选择等都具有一定主观性,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凸显翻译内容的文化属性,体现蕴含在翻译文本中的思想的育人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把握翻译技巧的同时,考虑文化层面的影响。例如,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我国经典文化外译过程中的变化;中外译者对同一作品译本的对比分析,思考文化主体性或者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包含国家话语权、意识形态、文化形象等多维度的考虑。“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有效传递中国声音,如何正确塑造中国形象,如何有效促进外国读者接受等方面,都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立足本国文化的根基,运用专业技能和策略去实现。该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就能够凸显自身主体文化价值属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文化认同,把握翻译传播中的宏观因素对翻译行为和抉择的影响,从而增进学生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对中西文化的把握。

三、英汉互译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缺乏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传统英汉互译教学过于注重语言技能的教学[3],往往忽视课程培养目标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此外,受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等考试通过率、优秀率的影响,课程重心往往放在技巧讲解与练习上,较少考虑挖掘训练素材的思政价值。英汉互译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系统全面,但教学实践总体侧重翻译本体知识,忽视了翻译文本在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有研究者就曾指出,从专业知识和技能角度来说,课程是成功的;但从育人、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说是有缺陷的[4]。课程目标的缺陷,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材料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不重视,对本国文化表达能力欠缺。

(二)课程内容偏重西方元素

语言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都必然附着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5]。目前,英汉互译教材内容大多以外国散文、小说等英美国家作品为主[6],弱化了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深度认识和对外传播能力;现有课堂教学注重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讲授,缺乏对中国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关注,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引导;课程有限的翻译实践也偏重英译汉,弱化了汉译英的训练。因此,英汉互译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出英汉互译比例失衡、中国文化的翻译训练偏少等问题。这客观上造成了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主体文化不够重视,翻译能力上表现为英译汉强于汉译英,较为擅长依托英译汉吸收国外文化,但在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时捉襟见肘。此现状不利于实现依托中译英推介我国文化,客观上也造成了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胜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历史使命。因此,英汉互译课程需更加重视中译英,体现中国优秀文化选材。

四、英汉互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英汉互译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课程特色,因地制宜开展课堂思政引领工作,发挥专业课教学独有的思政教育功能。有效推进英汉互译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实现育人目标,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注重对课堂内容与课堂形式的设计,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有计划推进英汉互译课程思政建设。

(一)把握英汉互译课堂思政指导方针

1.融入思政元素,忠实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是师生之间开展思政内容对话的基础,思政内容的引入也需要满足课程目标。由于“语言知识源自交际者在具体社会语境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参与性经验,并通过与他人交换概念和意义实现非语言目标”[7],即语言的体验性和社会性,学生接触到相关内容,便存在隐性层面的思考与内化过程。教师教学内容选取思政相关背景知识材料融入到课程中,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将主题知识理解、思想观点表达、外语语言能力提升融为一体[8]。针对英汉互译课程,保证译文内在意义的连贯性与外在结构的衔接性是检验翻译质量的要求之一,而丰富的背景知识很大程度上能加深内容认知,树立全局意识,浏览文章时不拘泥于词句而注重整体结构,力求译文生动连贯、一气呵成。体验到课程思政内容所带来的好处后,学生自然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这便达到了课程培养的效果。所以融入思政元素要在内容层面上符合英汉互译课程培养目标,进而促进学生广泛涉猎,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摄取,逐渐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拓展思政内涵,提升文化意识

英语教育除了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更要把学生塑造成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真正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清晰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若教师提供的输入材料使学生获得产出任务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或话语结构,“就能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有效拓展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语言体系,将产出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9]。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重点培养其文化基础、国际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批判地进行英汉文化对比,学生在分析与解读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本国国情及英语国家概况,增强文化对比意识与文化主体意识,翻译过程中能够积极把握译者的“我者”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英汉互译实践。

(二)多维度选择课程内容

“内容支撑”是课程思政的依托。英汉互译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而要丰富教学内容,克服现有实践教学中的短板。课程质量的优劣在于内容的选择,而课程传播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有效性则立足于材料[10]。多维度选择翻译课程的训练素材,引领学生在英汉互译的专业训练中认识、了解与内化思政内容,方能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领。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实现立德树人,可以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教学内容[11]。具体而言,可从以下途径选择蕴含思政教育价值的英汉互译课程内容:

1. 捕捉舆论热点。大学生群体关注热点,且擅长捕捉与内化网络信息。将学生日常关注的文化思想内容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2]。教师若选取与舆论热点话题有关的中外素材,在有效开展英汉互译训练,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与批判思维。

教师可利用QQ群定期分享时事热点新闻,在课前与学生展开话题讨论以帮助深入理解事件内容,进而布置相关语篇训练。例如,有关华为5G网络、中国芯片、孟晚舟事件等的中英文报道就构成了很好的翻译语篇;有关新冠疫情的媒体报道存在捏造污蔑、损害中国形象的内容,教师要告诫学生加以甄别;针对中印冲突、中巴友好等外交新闻内容进行拓展以认清当今国际形势。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把握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增强文化自信;认识国家的科技发展优势以及不足、国家所面临的西方打压等情况;明确我国科技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及当今国际关系依然复杂,中国发展依然面临重重阻碍的现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担当和使命感。

2. 把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为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应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积极思考相关发展战略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些政策举措的理解。针对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等国家战略的拓展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关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实现翻译训练过程中的内容熏陶,增强学生的百科知识和国际视野,培养时代使命感和自豪感。

3. 重视经典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精髓及其博大精深。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补充此类内容,并开展训练,增强学生的文化领悟。谈及众所周知的古典文化,力求达到以史明理之效:如翻译《荀子·王制》中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时,教师加以解释,明晰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导向,引申至其中隐含的民心向背之理,凸显其对执政者的警醒作用,即执政为民、居安思危,同时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中外交流也对弘扬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实际需求:如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各类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寄语,从“山河异域,日月同天”,“岁寒松柏,长毋相忘”到“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等,翻译过程中常选择归化策略,选择捐赠物质接受国习惯接受的表达,往往更能拉进两国人民的感情。由此看来,对于经典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译介能力,往往是合格英语学习者通向优秀译者的试金石。实现这种成功的翻译,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离不开译者对源语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更离不开对目标语传统文化的熟悉。因此,英汉互译课程中不可忽视对优秀经典文化的学习,需要重视培养中英双语良好的文化底蕴。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翻译实践规律,深化文化认同。以往的英译汉翻译方法力求还原源语表达方式,要求不流露自身文化的痕迹,西方译者在中译英过程中多倾向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这间接突出了欧美文化霸权,贬低了源语文化。翻译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归化与异化策略,把握译文可理解性、可接受性与尊重源语文化之间的平衡。中译英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上述两种翻译策略,展现汉语言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豪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弘扬优秀中国文化。

(三)运用翻转课堂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下,多以教师为主开展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课堂呈现单向信息流动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此外,英汉互译实践性较强,翻译实践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由于教学理论内容讲解、课时及授课模式限制,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针对性的讨论和分析,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合理分配线上线下任务,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翻译实践,充分利用课堂开展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针对既有教材的不足,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拓展和补充中国文化、中国视角的材料,也能够弥补当前教材内容过于倚重西方元素的缺陷,以课本内容背景或拓展知识呈现,蕴语言训练价值与价值观引导于一体,潜移默化实现隐性方式的课程思政教育。翻转课堂可以从两个维度提升英汉互译课程思政教学:

一方面,在量上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改变教材英美文化知识“单极化”的局面。选取“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卢敏热词和“白皮书”等内容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融入翻转课堂,加深学生对翻译背景知识的理解。学生对常见表达反复记忆,能够显著提升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于国情、国策等的认识,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鼓励学生通过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Daily(中国日报)以及Beijing Review(北京周刊)等国内主流英文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介,充分了解中国视角下的各类话题和时事热点的英文表达,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质上反映中国特色和发展面貌,引导学生进行线上材料自学与线上讨论,发掘英汉互译知识体系本身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并分类,再安排相关自学任务;通过线上开展相关翻译实践中的话题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翻译利弊的习惯,鼓励改译和创译,而不只是被动接受现成译本。围绕翻译基本理论、翻译案例等,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背景知识,反复实践翻译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两国文化中具有较大差异的形象、比喻等,教师可通过线上讨论的形式搜集并筛选出范例进行分享,达到文化熏陶的效果。

五、 结语

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英汉互译课程教学,需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意义,把握课程内容与思政建设的指导方针,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考虑舆论热点话题、国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素材。另外,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丰富和拓展英汉互译素材,引导学生自发分析问题,增强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与跨文化意识。

立德树人须扎根意识层,不能生搬硬套。英汉互译课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介绍与阐释翻译练习的背景知识,从文字走向文化,帮助学生更全面了解文字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指出的是,课程思政需要遵循课程规律,专业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课程教学理论与技术,合理规划与分配教学任务,不可一味追求数量,一味增加课后任务量,需要依托精选内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而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英汉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