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方法的实践

2021-12-07 13:02王嘉琛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学内科教学效果

王嘉琛 赵 波

1.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 山东 青岛 266300;2.胶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 青岛 266300

前言

混合式教学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注重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的作用,能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及主动性,核心思想是综合应用不同理论、环境、方法及资源实施教学的策略,有机整合面对面课堂学习及数字化学习形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重要方式。而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重要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也应当采取教、学并重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混合式方法概述

混合式方法是将在线学习优势和传统课堂优势相结合,不仅能够发挥教学中教师引导、监控作用,还能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主动意识。混合教师是通过恰当时间,采取恰当媒体技术,选择合适方式为学生提供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根据混合式方法定义,可将其分为三类:

(一)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混合;

(二)在线学习中教学工具和媒体混合;

(三)学习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混合。

本次教学实践中,采取线上学习和传统教学优势融合方式,在媒介手段、过程设计、教学理念及学习方法导尿管方面做到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信息技术中,采取仿真软件、视频、音频、动画等情境,将信息化水平展现出来;教学方式实现信息媒介和传统教学的结合。

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方法价值

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肩关节内科护理学知识,可达到良好效果。价值如下:

1.提高自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自主学习能力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混合式教学将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相结合,构成教授学习与自主学习融合模式,要求学生提前预习PPT、参考资料、自测试题,标记课程难点,反馈预习结果至平台,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情况,课堂根据学生问题,开展针对性亦难降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中根据临床病例,以不同角度阐述疾病发生、归转,为每位学生分配相应学习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不仅需学习科内内科护理学知识,还要查阅学科专业文献、书籍等,整合手机制式,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器团结协作能力,还未后期新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3.优化课堂效果

在传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仅停留于“要我学”认知,降低了课堂效果,使得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不足。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更希望个性化学习,按照自身节奏学习,利用社交媒体,促进团队、个人及时获取知识,学生也能接收幻灯片,采取“弹幕式”讨论方式,拉近师生距离,营造教学情境,实现个性化学习,有效改善了课堂效果。

三、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混合式方法实践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

混合式方式不是简单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叠加起来,需要分析学习者、教学内容及环境等因素,依次为基础对教学过程合理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在课堂上完全展示学习资源,利用线上平台,能够播放视频,弥补传统课堂不足。课前准备如下:(1)分析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教学环境作为外部条件,传统教学采取网络一体机化、多媒体教室的方式。本次选择虚拟平台环境,通过手机、电脑途径,以手机下载注册登录即刻学习课程内容,电脑端则从官网登录链接至平台,保证平面操作简单、界面清晰,使得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观看教师发布有关课程的资源进行反复练习;(2)分析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学生作为活动主体,需全面分析学生,学生由于自由时间较多,存在自我控制力差、能力薄弱的情况,要求教师正确引导;(3)分析教学内容。《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内容包含内分泌、泌尿、循环、神经、风湿等系统,授课安排于2年级,两学期授课,混合式教学中需保证在线学习和差UN统计爱哦学相互关联,做到环环相扣,达到1+1>2效果。

2.制定教学目标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课程目标是学生成果的目标,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此便于学生评价和实施。教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强调素质、能力、知识三维教学目标,需结合内科护理学抗衡对人才培养作用、课程定位制定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一一对应,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对应的教学测评方法和活动,实现教、评、学的统一。实际教学中,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育技术能力,全面理解、掌握内科护理疾病知识,拥有解决、分析临床护理问题,完成整体护理,具备职业操守的人才。目标如下: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注意培养学生应用信息与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教导学生怎样学,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灵活使用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以合作探究、自学等方式建构知识,能够合理应用护理程序,护理各系统患者,为其提供健康指导;情感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学习态度,拥有良好职业操守,提高协作学习与有效沟通能力,以此树立正确价值观、人身观。

3.开展混合式教学

手机APP能够实现签到查询和多媒体投屏,掌握课程进度,结合实时反馈讲解重点,可采取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保证顺利开展教学,也能提高现代化趣味。实际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利用APP,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材料,带有问题的视频进行自学预习,完成APP前测,将预习的疑问发布至学习心得区,教师结合APP数据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便于课堂中能够为其提供针对性教学服务。课堂过程中,教师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讲授或是APP开展生生、师生互动,利用平台投票、弹幕、答题解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建构新知,有助于学生采取混合学习模式,达成自身目标。互动过程中。课后教学,教师根据教学活动、学习任务及教学资源,巩固内化知识,遇到问题学生可直接和教师在平台上沟通,教师也能结合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与反馈,调整下节课内容。此过程中,教师还可设置开放型题目,鼓励学生以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方式,实现线下学习、线上学习的融合,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呼吸道护理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呼吸道护理要点、案例等,且通过考查方式明确学生是否了解清理呼吸道、正确护理的方式,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仿真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互助互补,开展实践操作,做到巩固所学,学以致用。

4.优化教学评价

在混合式教学评价中,不仅需评价教学效果,还要把控整体学习内容,使以此反馈学生在教学中的理解与认知水平、综合及分析能力等。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得评价也以学生活动为主,需结合教学特点,遵循多样化主体、全面化内容、多样化方法的原则,优化教学评价。其中,多样化主体包含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与学生自评;全面化内容包含平台学习、讨论交流、互动、考勤率、知识技能情况。立足于网络平台软件,强调学生中心,评价内容包含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平台教学辅助功能,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协助教师管理学习及有效监督,优化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包含平台访问次数、阶段性作业、课堂参与度、签到及在线测评,利用软件平台,能够对学生轨迹详细记录,明确学生观看微课时间、模块访问次数等,将实训作业纳入其中,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而终结性评价,仍选择试卷方式,,根据知识点特性选择考题,包含判断改错题、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将考试效能最大化。为接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还可构建在线试题库,进行无纸化考试。

5.教学效果

以某中职院校内科护理学为例,选择二年级(二班)、(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师通过一学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二班)为实验组,(三班)为对照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显示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教学材料实用,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融合度高,发挥良好教学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是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事不户的模式,以平台软件为载体,做到课堂和线上学习有机融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混合式教学、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及主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内科教学效果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学杂志》稿约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