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教学在高职高专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2021-12-07 13:02张永忠李秀兰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理学职业道德院校

张永忠 李秀兰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桥梁学科,其主要是系统讲解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其机制的学科,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受各种疾病知识的课程,为临床工作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实践调查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对临床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基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职医学专业必须要优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构建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出更多技能型、专业型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1 生理学课程教学在临床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国家对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力度的增强,高职院校承担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任务更加突出。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动力,根据不完全统计相比2019年数据,2020年我国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生源数量越来越多,生源质量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成为助力于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生理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课程,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巨大作用:首先生理学课程知识是临床医学人才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生理学课程主要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规律以及发生机制的学科,是进一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活动的课程。通过生理学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疾病下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的功能变化,这样可以针对身体机能变化情况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临床医学人才必须要学习生理学课程知识,生理学课程是医学专业人才同向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人才所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其次生理学课程是提升临床医学人才专业素养的基础课程。临床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而且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在临床医学工作岗位中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而生理学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了解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生理学课程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助于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工作意识,消除传统落后的思想,从而正视人的发展规律,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陷入被动。例如通过生理学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了解各个器官正常活动的机理,避免在临床岗位中发生畏惧各种疾病的现象,做到采取科学诊治的目的;最后生理学课程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临床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生理学是医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理论课程,虽然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就高职教学要求而言需要学生将其掌握并且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生理学课程是增强临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课程。

2 生理学课程教学在临床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经验表明生理学课程教学在临床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与临床岗位相比,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教学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高职生理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而生理学课程知识比较繁多,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烦情绪。同时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结果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丧失了生理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缺乏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实物展示,导致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难以形成抽象的可操作性行为,使得学生整堂课处于“朦胧”状态。

2.2 生理学课程教学忽视学生医学道德素质培养,思政课程建设力度不足。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而且还必须呀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临床实际应用能力。但是根据调查目前高职医学专业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问题:一方面基于教学进度的要求,高职教师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将时间主要应用到理论教学环节,侧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结果忽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关于职业操守素养方面的培养比较少;另一方面生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不足,造成生理学课程脱离其它临床专业课程。生理学课程教学必须要结合其它专业课程,尤其是要融入思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目前高职生理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2.3 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一直强调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职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难以体现出学生实践能力。例如目前对于生理学课程教学的考核主要是通过笔试考试的方式实施,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恶性循环中;二是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忽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掌握终身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对于课程教学的评价更多集中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与社会实践岗位的结合,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3 优化高职生理学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对策

基于高职生理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构建以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

3.1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医学临床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高职生理学课程内容较为繁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首先结合生理学课程内容繁琐、抽象的特点,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具体就是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枯燥的生理学知识转为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以此让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功能的变化情况。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新冠肺炎的发生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新冠肺炎病毒对人体肺部功能的影响的模拟动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课程知识的兴趣;其次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避免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具体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时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让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2 构建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强化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基于临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操守建设工作:一是高职院校要加快构建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生理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例如高职院校要重视开学第一课,提出树立信念,医德为先,倡导大家明确心中目标和理想,提出做一名温暖的好医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有利于正确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培养,不断支撑学生克服困难、朝前行进;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经典案例,发挥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模范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钟南山等医学工作者的先进事例讲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其医者仁心的精神。

3.3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由于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围绕就业岗位要求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定期与合作的医院进行交流,了解基层医院对临床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围绕岗位要求而实施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例如高职院校临床专业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层医院的,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基层医院临床岗位的特点而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时将最新的岗位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前沿的知识。

3.4 优化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首先高职院校要改变课程考核构成,提升平时成绩比重。

由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比例的增加,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量化,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考试方式加以改革,大幅度增加学生平时成绩的占比,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业。将原来平时成绩仅占课程考核总分的30%,逐步变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各占50%。期末考试侧重于考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平时成绩则侧重训练和考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其次加大题库建设,推广非标准化答案试题,考试内容更具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汇贯通的应用能力。

总之,生理学课程是高职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要深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围绕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模式等举措助力于高素质医学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为社会提供更多技术型、工匠型临床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生理学职业道德院校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