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 食品毒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8 08:34宋晓冉彭婷婷李亚娟徐思思张睿林
农产品加工 2021年20期
关键词:毒理学教学法食品

宋晓冉, 彭婷婷, 李亚娟, 徐思思, 张睿林

( 宁波大学 食品与药学学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0 引言

我国的“ 食品毒理学” 课程最早是在预防医学专业开设的, 目前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也开设了“ 食品毒理学” 课程。 “ 食品毒理学” 是研究食物外源性物质的性质、 来源、 作用方式及对机体的作用,并评估这些物质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在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 “ 食品毒理学” 属于选修课[1]。 然而, 在“ 食品毒理学” 的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 并指出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关乎学生本身未来的就业、深造, 也关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讨论了目前“ 食品毒理学” 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并尝试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解决, 以便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素质培养。

1 “ 食品毒理学” 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效率不高是一个关键因素。 “ 食品毒理学” 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很低[1]。 这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个原因是学时过短。 该课程的实验设置一般周期相对较长, 但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操作等比较陌生, 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基本操作, 造成学习效率下降。 此外, 一般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多采取分组实施。 因此, 真正的实验操作可能是由少部分学生进行的, 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实验中去。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课程的考核和评教体系不完善, 具有较强的弊端。 通过调查研究大多数本科院校可知, “ 食品毒理学” 课程的考核工作与其他学科的考核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换句话说也就是, 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分别占总成绩的70%和30%。 多数学生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均认为只要能拿到学分, 60 分飘过就行,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 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期末考试的最终冲刺上而不重视平时的实验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 使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此外,在评估学生的日常表现时, 还有许多主观因素。 在传统的教学评估中, 笔试通常是主体, 这样的评估几乎不能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 评估方法相对简单,影响评估的客观性。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概述及重要性

2.1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顾名思义为学生在授课教师营造的探究式学习情境下, 利用脑海中现有的旧知识和经验去探究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 并在其中建立联系,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结构, 从而使学生培养掌握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教师角度看, 由于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具有开放性,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材料和内容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对课堂需有驾驭能力, 确保教学环节能顺利进行和完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 讨论、研究和学习, 培养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探究式教学法在“ 食品毒理学” 应用的重要性

2.2.1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得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脱颖而出。 探究式教学法的产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独自思考或探索讨论, 逐渐发现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 一方面可以让其在奠定良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对探究性学习更感兴趣, 从而培养起自己的探究精神; 另一方面, 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2.2.2 有助于培养良好综合能力和创新型人才

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不同, 是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的,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从而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因为探究的过程既需要个人的思考, 也需要小组合作。 团队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 思想相互碰撞, 容易激发新的想法, 这也是创新意识开始形成的萌芽, 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人们需要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需要通过探索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严谨的思维, 适应并促进时代的发展。 让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下改变被动学习的观念, 从而为培养良好综合能力和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3 加强探究式教学法在“ 食品毒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3.1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食品毒理学” 知识点繁多, 其中的知识点涉及生物学、 化学、 医学等学科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鉴于学生个体差异, 不少学生缺乏有关课程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及时地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结合遗传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2-3]。

3.2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 食品毒理学” 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教师创设探究情境时, 容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将“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可以介绍一些食品安全事件, 如三聚氰胺事件、 瘦肉精事件等, 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 食品毒理学” 课程的重要性, 使得理论知识可以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增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以讲解农作物安全为例, 可以举例说明, 如黄曲霉毒素的来源、 防治措施等, 提高教学课程的开放性。 例如, 在学习剂量的概念时,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食盐有毒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剂量概念的含义和意义,提高教学效率。

3.3 加强实验教育,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过程中, 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学校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展开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建设实验平台, 提高实验条件, 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多开展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活动, 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在实验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做, 还要告诉他们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使得学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通过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讨论交流等, 制定实验方案。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 提高其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思维, 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率。

3.4 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制度

在对“ 食品毒理学” 课程进行考核时, 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应该兼顾, 因为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所以应该在考核方面既重视理论课, 也应该重视实验课。 在评价学生的最终学习情况时,不仅要关注最后的期未考试成绩, 日常的学习情况也应当得到重视。 以实验课程为例,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完全相同的实验题目。 因此, 不同小组的试验操作和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 在成绩评定时, 可根据学生的资料查找、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等多方面给出实验成绩, 而不是以往单纯地依据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价成绩, 从而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4]。 此外, 学校还应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不仅可以让教师进行评价, 而且还能让学生相互评价, 从而丰富教学评价方法。

3.5 教学手段需与时俱进

近年来, 伴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 多所高校已经调整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 教师创造性思维的进化, 增强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设计学习过程, 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价。 选择一种设计良好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并确保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效性。 因此,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应该学会使用多媒体代替传统的板书来提高效率, 通过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 如微课等形式提高课堂效果, 从而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4]。

3.6 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

在探究式教学法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生的研究离不开教师恰当的指导,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有高水平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探究现状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反应, 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探究式教学。 只有当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时, 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最好的成绩[5]。 在培训和能力方面,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来自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因此, 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展教育活动, 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的教学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树立探究式教学的正确观念, 建立自我发展的长期目标。

3.7 提高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由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对象。 从学生层面看, 探究式教学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以下4 个方面来实现对教学法的优化, 进而使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即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如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类似于积极探究, 这种学习动机的形成是支撑探究式教学法顺利开展的必要途径, 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 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从“ 要我学” 变成“ 我要学”, 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含义, 掌握在探究的背景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6]。

4 结语

“ 食品毒理学” 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目前, 有限的人体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调查方法不仅可以研究已知环境因素( 外源性化学物质)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还可以探索已知疾病的环境病因( 从效应到原因) 。 然而, 研究中存在诸多干扰因素, 测定的机制和技术仍然缺乏, 相关的生物学指标还有待开发。 同时, 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不能很好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作为一名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要尽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可以符合教育部的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毒理学教学法食品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的相关议题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中国毒理学资格认证的现状与挑战
“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