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新契机

2021-12-08 01:23王起仲欣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王起 仲欣

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目前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旨在分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会展产业的发展契机。文章同时解读了国内国际双市场角度下会展产业独特的发展潜力与竞争优势,聚焦国内下沉市场与国际市场受疫情影响后的新一轮契机,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此契机实现我国会展产业的创新发展,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会展产业创新发展的独特模式,力求达到会展产业与双循环发展格局相适应,从而进一步达到有效提高我国会展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新发展;会展业发展契机;下沉市场竞争力;产业国际化

本文索引:王起,仲欣.<标题>[J].商展经济,2021(22):-007.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2.02

1 雙循环发展格局背景下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世界市场旧有的发展模式与格局已不能完全应对世界市场新出现的机遇与挑战,一些问题逐渐凸显,经济增长的潜力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两端在外的资源和市场又导致国际大循环动能的明显减弱。我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明显不足,如芯片、半导体、高精尖仪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一直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与打压,仍旧在一些方面受制于他国。因此,中共中央在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下的新发展格局既摆脱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闭关锁国式”的内循环发展模式,又不等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资源与市场全都是“两端在外”的老一套“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

在面对当前复杂无比的世界局势时,有效促使我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发展与转型,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找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利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提供了一种通向平衡的改革方向,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既可以有效打通国内的经济循环,又可以通过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会展产业的新兴竞争优势分析

2.1 旧循环态势改变助推本土会展产业发展

受新冠疫情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化态势逐步向着全球区域化、地方化的方向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往来对象,这一点在以前的全球态势中是未曾体现过的,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经济组织,现在已经变成中国主要商务贸易的往来伙伴。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为我国重要的循环态势中的贸易对象。在新发展格局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对周边地区此前提供的货物循环可以有效转变为服务循环。而循环态势的改变,为作为服务业的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也为我国会展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而会展服务的海外提供,既可以提高我国会展产业在国际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对进入当地市场的一系列调查与评估,十分有利于会展产业在当地的发展计划以及后续工作。这种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得已经十分明显,相当于开辟出了此前很少有会展企业涉及欠发达地区的会展活动的市场,为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助推会展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2 国内大循环主体构建有利于深挖会展产业本土消费市场

国内大循环模式的主体建设有效利用了我国庞大市场所带来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环境。通过分析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国家一直把经济与市场依赖于外部环境,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很难真正发展腾飞。依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得知,按年率计算,2020年第三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消费为个人消费,这一开支增长到41%,是当季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足以看出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同样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在逐渐转向内需,尤其是在我国会展业领域。根据《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提到的数据来看,我国2019的年展览总数为11033场,展览的总面积为14877.38万平方米,相较于2018年,涨幅分别达到0.6%和2%,全年净增展览为65场,展览总面积达到301.62万平方米(见表1)。

由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本土会展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流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商业业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市场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态势十分明显,如果能把握好这股消费力量,对于会展产业今后20年的转型发展就有极为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会展产业摆脱疫情影响,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两全选择。

2.3 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有利于我国会展产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国内国际双循环讲求的是内外联动,两者互相助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仅仅将其理解为简单的相加关系。一方面,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另一方面,国际循环又深化国内循环,这是一种双向的开放与促进活动,对我国会展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互动意义。在这种良性联动下,我国会展产业可以通过开展与各种国际会展企业的交流,比如与其他国际会展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打造国际知名展会。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承办各种国际活动,或者对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活动提供支持,对有效促进会展国际化的企业提供补贴等方式,促进我国会展产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这种双循环态势也十分有利于我国会展产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能够给予会展专业人才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所以,只有在双循环模式下,我国会展产业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从而实现可持续、长久化的优质发展,我国会展产业才能最大程度享受到双循环态势带来的政策红利与经济发展红利,从而又快又好的实现发展目标。

2.4 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倒逼本土会展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2020年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成功。进博会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见表2),本届进博会共吸引了124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踊跃参加,展览总面积近36万平方米,按一年计,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对比上届的增长达到2.1%,更多的服务将陆续从国际市场进入中国。

这一惊人数据可以有效倒逼我国本土会展产业的改革与升级,提升本土会展产业的服务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一直举办的进口博览会,对于本土的会展产业来说,也是一项需要严肃面对的挑战,这种双循环态势下的竞争,可以有效避免本土会展产业的寡头化、内卷化,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会展市场环境是十分有用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我国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会展产业实现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对真正实现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双循环发展契机下我国会展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深挖国内会展市场

要想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下准确分析出市场走向,会展产业对国内市场的深挖十分必要,会展从业者要深刻认识到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和能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2021年,国家统计局在发布的《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情况》出具的最新数据无疑是惊人的,在整个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2189元,同比2019年在名义上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数据的增长达到2.1%之多。在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43834元,增长3.5%,扣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后,实际该数据同比增长达到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同样达到17131元,同比增长6.9%,扣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后,实际增长达到3.8%(见表3)。

这些数据显示了我国消费市场与会展行业的密切相关性,对于会展产业中消费型展会今后的发展方向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2 聚焦下沉市場,认识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对于消费型展会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下沉市场在全国市场份额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二线及以下的城市中,“年轻的购物消费者”仅占受访者总人数的25%,但为整个2018年中国的消费支出增长贡献近60%的力量。这一情况对于会展产业中消费型展会的发展拥有巨大意义,对将消费型展会逐渐下放至二线及以下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会展产业应该就这一经济现象展开专门研究分析,得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出现下沉,会展产业相关的政策与考虑必然需要出台满足市场的条例,达到不与新兴下沉市场脱节,进而达到在这片领域长远发展,抢先占领会展商机的产业桥头堡作用。

3.3 放眼国内与国际双循环,促使我国会展产业国际化和标准化水平提升,打入国际市场

对于我国会展产业来说,一方面绝不能忽视巨大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为防止本土会展产业在彼此竞争过程中走向消极的内卷式发展,如何让我国会展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成了十分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本土会展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同时受经济双循环战略的影响,会展产业与国际会展产业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密切。同时,也应积极与各国知名会展企业协办各种展会,建成国际会展城市,实现本土会展的国际化,对接国际先进水平,达到会展产业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实现会展服务水平国际化,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使我国会展产业真正实现走出去,走得稳,走得好,站得住。

3.4 对标发展格局与疫情防控常态化政策有机结合,制定出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上许多知名展会纷纷延迟或者取消举办,无形中使得国际会展市场中的留白大量出现,对于我国会展行业来说,如何利用好疫情期间国际会展资源变相充分的条件,组织有效展览,使得中国会展产业打入国际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样的,对于疫情期间的会展企业来说,无论是抢占疫情下特别的市场机遇,还是采取保守的市场竞争策略,保全实力,渡过疫情危机,不被市场淘汰,都需要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定夺。就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来看,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十分明显,会展产业如何配合这一政策,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几年会展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方向,也是我国会展产业如何摆脱疫情影响,走向世界市场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线上会展,成为我国会展产业急需完成的战略目标,只有通过线上会展与云展览的模式,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国际形势,抢占新时代背景下会展产业发展的创新科技前沿阵地,使得我国会展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商务部.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R].2020-12-08.http://www.gov.cn/xinwen/2020-12/08/content_5568476.htm

麦肯锡.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R].2021-01-03.https://www.sohu.com/a/442224702_669129

国家统计局.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情况[EB/OL].2021-01-18.http://www.gov.cn/shuju/2021-01/18/content_5580659.htm

张釦,蒋晓阳,陈国庆.新时期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J].商展经济,2020(13):4-6.

龚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启动消费[J].社会主义论坛,2021(2):13+17.

周凯歌,庄宁.“双循环”战略下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及促进策略[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0(11):12-19.

郭艳.乐见中国经济增长于变局中寻新机[J].中国对外贸易,2021(2):12-15.

王爱玲.新时代智慧会展业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1(6):1-3.

杨敏,廖峻霈,张釦,等.新时代背景下会展业助推循环经济发展探讨[J].商展经济,2021(2):17-19.

王世成,谢帆,苏芳,等.新冠疫情对中国轻工会展行业的影响[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1,31(2):84-87.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