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龙泉粉青釉研制工艺及其关键环节浅探

2021-12-09 21:17王龙宝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釉料坯体青釉

王龙宝

龙泉市龙宝瓷社

“粉青”色釉是中国青瓷釉的杰出代表,是青瓷锻造工艺由成熟并达到顶峰的标志。南宋粉青釉,讲究釉的色调,呈粉润青绿色,青中泛蓝,蓝中含青,青绿之中显粉白,颜色淡雅凝重,如半透明的和田青玉,莹润古朴,传承着南宋的传统美学,承载着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因而备受瓷器收藏者喜爱。南宋粉青釉釉色极美,淡雅柔和,如春日晴空,可消除浮躁之心;如玉色润,可愉悦烦闷之心;如玉清纯,可净化污浊之心。

南宋粉青釉的釉层纯厚如玉,釉质乳浊浑厚,釉面如凝脂,莹润可爱,温润柔和。光泽柔和深沉,具有脂粉般的细腻感、云雾般的朦胧感和翠玉般的凝润感,柔和淡雅,粉润如玉。因年代久远,更增添古朴自然的岁月印迹,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宝光,内敛蕴藉。南宋龙泉粉青釉被誉为青瓷釉的顶峰,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是青瓷釉的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粉青瓷釉的研究,无出其右。

本人多年来有空就找矿石釉土研究,反复试验次数不止千次。在釉水配制试验方面,从普通龙泉青瓷到越窑青瓷、官窑瓷釉等研究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近几年主要研究龙泉宋代青瓷古瓷釉配方。

本文就恢复南宋粉青釉研制中的关键工艺技术,作简要阐述。

1.工艺流程:

① 瓷土:选矿→开采→翻晒→粉碎→风化→取运→比对→分组→配料→研磨→过筛→淘漂→搅拌→细磨→淘洗→过滤→沉淀→练泥→成型→修坯→粘接→装饰→干燥→素烧→3—5次施釉→干燥→刨底釉→装匣→烧成→出窑→检验。

② 釉土:选土→取土→分组→翻晒→配釉→煅烧→粉碎→过筛→淘洗→球磨→搅拌→压滤→沉淀陈腐→再搅拌→再过滤→拌辅料→3—5次施釉→晾干→烧成。

③ 工艺参数:

泥料∶水=1∶0.8;

球磨时间:24小时;

陈腐:注意湿度和温度,加盖塑料薄膜,一个月以上。

施釉厚度:2~3毫米;

烧成周期:27小时;

烧成气氛:还原焰;

施釉方法:浸釉,喷釉等;

烧制关键环节把控:缓烧7小时至900度,稳烧7小时至1080度,急烧5小时至1260度,保温还原3小时至1000度,熄火快速降温5小时。

2.瓷土釉料加工关键环节

南宋龙泉窑以紫金土和瓷石为主要成瓷材料。加工矿石泥土的方法是水碓舂制加工法,水碓舂制矿石,炼制瓷土和釉土,其加工的泥料的颗粒度、分散度、可塑性、含水率与今天的机械为主的加工方式不同。南宋的工匠们却熟练应用原料风化研磨提纯的处理工艺,将南宋龙泉窑的釉料做到极致。但是只要做瓷土瓷釉加工制作的有心人就能做出南宋瓷釉的效果。

选矿选土: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转述南宋《龙泉县志》的话:“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故此选用龙泉南区山地的长石、石英等矿石及泥土与北区、西区的三大组,每一区再分二组比较。发现,研制南宋粉青釉南区的瓷矿瓷土比西区和北区好,而且山顶开采的与山脚开采的比较,山顶的为好。

加工:南宋釉料经配方后加入适量水进行球磨加工后形成液状釉浆,由带水的粉末状颗粒粉料组成。要使其附着在坯体表面,就需要调成釉浆,利用坯体的吸水性,将其施着在坯体的内外表面上。因此本人将采集来的瓷土、紫金土原石粉碎,然后淘洗,去除浮物,沉淀出杂质,多次过滤,多次压滤,制成为色纯质细的坯料和釉料。

陈腐:注意湿度和温度,适当覆盖塑料薄膜以“发酵”,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其粘性和牢固度都有改进。陈腐半个月、一个月、一个月以上、半年、一年、二年六组试验,发现半个月的时间过短,一个月以上这组效果最好。本试验对瓷土原料进行初级碾压,然后放置露天自然陈腐。陈腐时间视原料微生物生长状况而定,若泥料“长毛”表面似长青苔时,说明泥料已陈腐好了。有人说,陈腐一年二年更好,本试验表明关系不大。

加草木灰:无灰不成釉,南宋龙泉窑,为使瓷器更加莹润,更具玉质感,在石灰碱釉基础上重新添加大量草木灰,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并减少石灰石的添加比例,形成一种流动性差,乳浊感强,可以多次施加在瓷胎表面的釉药——石灰碱釉。本试验釉料采用部分草木灰作为釉料的组成部分,使釉料颗粒配比保持相对的比例,掺和在釉料中的草木灰先经过陈腐工艺处理,利用草木灰料和粉料之间相互吸附力,保持釉料的悬浮性。分6组:毛竹灰、砻糠灰、松木灰、杉木灰、杂柴灰、硬木灰试验。比较发现,杂木灰效果最好。

施釉:南宋龙泉窑施釉工艺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吹 釉、喷釉、轮釉等。按坯体器型的不同形状、采用相应的施釉工艺和方法。为了保持釉浆的流动性、悬浮性、稳定性,施釉过程中必须用釉勺不断搅动釉料使其保持悬浮均匀,施釉过程中由于坯体不断地吸附水分,使釉浆变稠,所以要不断地添加水份。本试验采用传统的浸、刷、浇、晃、吹等方法给素烧瓷坯施釉,等晾干后再次施釉,前后共计反复3—6次施釉。釉层厚度控制视坯体吸水率、釉浆浓度等因素决定。因坯体采用素烧工艺,且釉层较厚,干燥过程中会发生生釉龟裂现象,可以采用蘸釉水刷涂釉面来消除生釉面裂纹现象。

研制南宋时代的粉青釉,烧制富有南宋风味的龙泉青瓷,需要我们不断试验,在总结中提高,反复深入。

猜你喜欢
釉料坯体青釉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渗花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渗花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