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龙泉青瓷龙窑柴烧工艺及其作品的特色

2021-12-09 21:17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窑内龙窑釉面

叶 梓

龙泉金泥青瓷文化有限公司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是中国制瓷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龙泉境内有窑址392处,作为烧制龙泉青瓷的重要载体的龙窑,其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升温快、降温也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其热利用率比馒头窑高得多,火焰流通比直焰窑均匀,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龙窑是青瓷的摇篮。龙泉保存了近现代龙窑36条,在宝溪乡就有7条。龙窑出现于商代,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就是龙窑柴烧,主要以各种杂柴和松树为燃料。从点火到熄火往往持续3天以上,需要72小时不眠不休地投柴烧窑。

一、龙泉青瓷龙窑柴烧工序及其核心环节

龙窑柴烧龙泉青瓷的大多瓷器是模仿青铜器和南宋器型,种类以壶、尊、洗、盘、碗、炉、瓶、罐等为主。制作时从选料、取土、淘洗、捣练到瓷泥瓷釉配方,都经过针对性的严格筛选和控制,制作成型后经过晾坯、修坯、刻花,其后晾干时间稍长以保证器型完整和美观。完成系列步骤后,进行素烧,素烧温度稍高,然后予以多次施釉,一般施釉5—7次,保证烧成后的符合厚釉要求。在完成坯体的制作后对支烧、垫烧产品进行分类,分开装窑。

装窑,采用特制匣钵,一般以—钵一器的形式,采用耐火泥条密封。用匣钵装烧,将青瓷罩住在匣钵中,可将木灰和火焰隔绝,并利于还原发色。这样,烧窑产生的木灰就不会直接落在青瓷作品上,火焰也不会直接熏黑青瓷。装窑采取套烧和叠烧方式,有一段装窑歌诀是:

大小统一口对口,底底叠垒平平叠。

大罐小罐套放好,匣钵中间防粘连。

装窑不堵侧面口,投柴出火观火焰。

小件摆放前后段,窑尾可放烘烤件。

三十五十算距离,摆放器物讲合理。

窑内通风算火路,五十一百留空隙。

装窑歌诀道出了装窑时要充分利用窑内的空间,器物间最合理的间距约30—50毫米,器物与窑壁之间要留50—100毫米的火路间隙。匣钵摆放要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以保证窑内通风好,火力均匀,器物受热均匀。装窑时按照火路设计要求,科学留出火道,还可保证还原气氛浓重、有序、均匀。

装窑后,根据主要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烧制技术,完成后期烧制。传统龙窑烧制讲究“一满二烧三歇火”,即匣钵装满窑,投柴二三烧,添柴讲节奏,控温多细瞄,蓝焰适时熄火苗。烧制者要考虑保证瓷器烧制过程中釉面的纯净,以及釉土完全熟透、到位。同时还要保证其成品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如果发现烧制过程中出现窑内间隔墙体倒塌、或匣钵烧制歪斜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龙窑烧制的青瓷作品特色

龙窑柴烧是人与窑的对话,更是火与土的完美融合。

1 、古韵天然类高古:古色古香,古意盎然,极像高古瓷。釉面特别肥润,有晕染的感觉,少火气,类亚光,微妙丰富内在的瓷釉美衬托出古朴韵味。反观气窑青瓷,火气浮表面,纹饰较清晰,颜色会偏亮。龙窑柴烧时,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颜色会偏灰。

2 、独一无二有层次:龙窑柴烧气泡不均匀,大小不一,有一定层次感。而且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各具神韵。几乎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上品。有时那些落渣、缩釉、变形都成为奇迹。龙窑烧制过程中不断加柴,加之龙窑火焰抽力大,致使温度忽高忽低呈现波浪状现象,这会使得气泡的大小产生不统一。龙窑烧制的火候、土胎、草木灰能够相互融合,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天然美感的瓷器艺术品,在烧制过程中釉面上会留下的各种层次感和火的痕迹,也是龙窑柴烧最为美妙之处。

3 、瓷釉天然若古玉:现代科技发展,使得瓷器烧制的效率和规模都大大提升,但也失去了瓷器原有的天然质朴和古韵。而龙窑柴烧的青瓷作品,其整体并不很油润,三天三夜的龙窑柴烧使得瓷器具有天然、质朴、浑厚等特点,质感会比气窑更沉稳、温润,釉面还常有原矿釉高温中还原的釉下斑纹,很像古玉。

4 、成品率低精品少:龙窑柴烧根据龙窑的特性,需要在泥料、釉料等各方面反复试验研制出合适的独有配方。尽管如此,龙窑青瓷难免会出现落渣、吸烟、缩釉、变形、粘底等各种问题。因其受到柴火、窑位、坯体本身、气压气温以及保温时间等的影响,成品率极低,精品极少。

总之,瓷泥与釉土在龙窑的火焰中接受柴与火的熔炼和洗礼,产生化土为玉的蜕变过程,无不让人迷恋向往。龙窑柴烧的魅力在于:独一无二;落灰与火痕与釉面自然结合后留下诗画一般、梦幻一般的印记;与此同时,古韵盎然;似乎每一件龙窑作品都是一种缘分,都可给人天赐的惊喜。其朴素、自然、古拙、高雅、恬静、冷峻、沉重、浑厚、温润的质感,给人良好的感觉。柴火和木灰的交融,给了作品归于本原的美,龙窑柴烧使龙泉青瓷成为素雅大气的艺术品。

猜你喜欢
窑内龙窑釉面
一种超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稀土尾矿在无光釉中的应用研究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活着”的龙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