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班主任层面进行家长教育的探索

2021-12-09 04:35陈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8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探索初中

陈洁

【摘要】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但是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盲目性,如何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便成为班主任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总结了基于初中班主任层面进行家长教育的探索后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提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许多力量参与了人的教育过程,其中有家庭、老师、同学、朋友,还有各种传媒,他们分别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有很多作用是相互抵消的”①。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不同的家庭氛围,不同的养育方式、相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千差万别,甚至,同一家庭里的孩子差别也课能差别极大。随着社会的变迁,生育理念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已成为让人瞩目的问题。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全面、经常、双向和伙伴式的家校合作,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共同抵制来自多方面的消极影响,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而家庭中的家长,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但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仅仅是凭借直觉或本能,或者是“我爸妈就是这样教我的”的经验传承。

苏霍姆林斯基在还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②,但是,如我们所知,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学过教育、懂得教育。于是,作为班主任,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承担起全部责任,而不是把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以下为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一、巧用共情,展示专业性,建立信任

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其实是处在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中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在入学家长见面会的时候,直接点出家长的这种心理,表示理解,进行共情;并且说出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与表现,简单分析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展现出班主任的专业性。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语言要轻松,这样能够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家长产生信任。

二、全面家访,了解家庭情况,确定重点

随着各种通迅手段的普及,我们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多采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而入户家访这一方式日渐被忽略。但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入户家访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又密切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构成、家庭为学生学习提供的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属于权威型还是放纵型或是民主型、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情况、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等,在家访过程中与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交流与分析,对孩子在家访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指正。在家访结束后做记录,以便在后面进行家长教育时能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三、善用资源、多管齐下、家班共建

在家长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与渠道,为家长提供理论知识、活动平台等,促进家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从被动学习到自我成长。

1. 利用学校学校教育平台

我校经常聘请专家到校开展线上线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每一次的讲座,我都积极邀请家长到校参与或者线上收看,在观看后,邀请家长在家长群里分享心得以及接下来的教育方向;

2.在家长会上进行案例分享

在家长会上,除了常规的班级情况介绍之外,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在家长会前征集一个案例,在家长会上进行案例分享,说出我的解决思路,然后再让家长讨论发言,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案例,可能采取哪些方式面对,然后再思考孩子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教育效果,再反思做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改进。这样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学会在面对问题是避免第一反应的时候出现冲动的行为,学会面对问题先思考多种解决方式,从中择取最优方案。

3.微信推文

平时,笔者会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到家长群,供家长阅读,并在群里引起家长的讨论,让家长在讨论中,更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特点,并且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

4.与家长共读

笔者作为一名家长,在平时也经常阅读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于是在班级家长群提出了与家长定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然后在家长群中与家长一起分享读到的有感触的片段、读书笔记、心得等,慢慢地,家长也开始主动分享,并把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进行记录并与其他家长探讨。

经过长期的实践,班级有一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慢慢變得民主,更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与孩子的沟通变得顺畅,而孩子们的性格相对以前来说,也变得平和了。但是,由于每个家长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不一样,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对于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所以,班主任或学校对家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罗亦超译.给父母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10.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6.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探索初中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