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居寀的朴茂画风在陶瓷绘画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1-12-10 00:45杨海怡
陶瓷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院体画法花鸟画

杨海怡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前言

在灿烂的中国历史艺术文化发展长河里,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是中国画,它们都具有独特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与中国画系出同源的中国陶瓷绘画文化也同时发散着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这主要体现在艺术家的一种艺术观念、对生活的感受、个人风格的表现,都会以最独特的方式体现在陶瓷作品中。院体中的工笔画法形态在宋代最盛。以“写生”画法著称的赵昌、易元吉,亦离不开黄家工笔画法的艺术范畴。写实主体风格技法是宋代画家院体画的一种绘画主要特征,这种“写实风格”恰恰是中国宋代传统民族审美观和精神因素笼罩下的“写实”,它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能够做到让人对大自然真实的客观参照性和作用同宋代画家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相互和融合。宋代画院特别强调“格物”艺术精神,要求院体画家必须对自然对象人物作细致生动的形象描绘,极力追求表现自然物象真实的形态。丰富了工笔画的整体表现形式,为今后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艺术时代特征及绘画艺术发展,对未来乃至千百年来的中国绘画文学艺术的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着重要的历史标尺作用,时至今日,艺术知识层面和大众审美观的追求仍然对其具有积极的研究借鉴和促进作用。

1 黄居寀的朴茂画风

宋代中国院体画主要具有书法工笔和水墨写意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写实主义风格绘画是宋代院体画主要的一种艺术表现特点。描写人物形象精巧工整,细腻雅致,色彩柔丽,高贵富丽,恬静雅致,花鸟传神,并且十分注重表现诗与书和画的完美结合,在充分强调自然写实的美感基础上却又追求诗情画意相相互结合的优美意境。写实风格和院体诗画完美结合一体代表了当时中国院体画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形成了写实主义风格的艺术典范。因此风格华丽细腻的院体画写实风格发展达到了顶峰。

黄居寀的中国花鸟画,大概分为三个特点:画山石独出“朴茂雄健”的风格。画面上,很大位置的山石用笔用墨的厚实枯皴画法所体现的朴茂感,主宰了全局,山石的该画法,体现了乃兄居宝的特点;有闹中取静的造境特点。在喧闹场面中为他营造了自然静谧的生活意境;他在画鸟禽的画法中与黄荃不同,虽没有如黄荃的《写生珍禽图》等但画鸟一样规范(见图1),却因山石笔法的爽擦而画山鹧鸟时也用爽擦的笔法统一了画法,因此画面显得朴茂丰富而浑厚。

图1 黄荃“写生珍禽图”

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是以成熟而完整的绘画语言(见图2),为黄家花鸟画提供了难得的真迹范本。特别是与黄荃的《写生珍禽图》不同的表现,反映了黄荃父子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变化的轨迹。虽然《写生珍禽图》是从教学角度体现,《山鹧棘雀图》是从创作角度体现,也虽然其风格在黄荃《写生珍禽图》显出细致勾勒,而黄居寀《山鹧棘雀图》显出俊雄朴茂,但其“神品”的追求是共同的。前者勾勒的劲健,后者画山石爽擦的雄健,体现出黄家父子内在风格的一致性。

图2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局部

2 黄居寀绘画的工笔技法

黄居寀的科学理论实践主张也十分深刻值得我们阐述,郭若虚在《论黄徐体异》提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中国花鸟画的两大分流现象,经郭若虚道明后,具有了重要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实践价值,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不同艺术的道理具有真理性,黄居寀在于绘画宫廷富贵等的题材中“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通色”。其具体画法主要是中国花鸟画的“正经”。黄居寀的整体绘画手法造型准确而又规范,画中的山鹧、麻雀与花草树木,都先对它进行严格的结构勾勒,然后进行着色。线条清细秀劲,功力很深。山石和远处的破脚,都应该是先进行勾勒、皴擦,然后进行着色。即便是采用了中国山水派的画法,又根据花鸟画的需要,画得真实精致,是对黄荃花鸟画的发展。因此精审自然并精确地表现自然。其对理性画畜兽造型提出严格要求时写道:“画畜兽者,全要停分向背,筋力精神,肉分肥圆,毛骨隐起,仍分储物所禀动止之性。画龙者折出三停。”这样的造型理性画是造型规范之美的表现,要“要有筋力胜于精神,理契吴画鬼神也”。从现有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黄居寀的花鸟画在技法上承传了黄荃,并且更为精善。黄居寀的画风左右宋代画院以至于宋代的花鸟花坛的情形,要到崔白出现,才发生变化。

3 朴茂画风和技法剖析与陶瓷绘画结合

工笔画艺术讲究的是技法,技法即是运用于画笔的法度和画之意理。谢赫在《六法》中提到:“骨法用笔”仅仅排在第二位,仅在“气韵生动”之后,可见技法对于工笔画的重要性。在“珠山八友”几位成员中,徐仲南、程意亭、田鹤仙、毕波涛和刘雨岑都画的是著名花鸟花卉画家,刘雨岑的清新朴茂之美画风。刘雨岑在晚年,他的文人花鸟画突飞猛进,他的绘画作品比早年作品更富有装饰性,更具现代性。(见图3、图4)。无论用的是工笔技法、造型还是构图、画镜或是意境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现代画家,从而也就使得刘雨岑的现代艺术风格绘画在古代陶瓷画和花鸟画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水点碧桃花”是刘雨岑对珐琅彩进行了重大创新后的成果,这一重大创新也代表了刘雨岑人的个人艺术作品风格逐步走向成熟。

图3 刘雨岑花鸟册页

图4 粉彩暖春图瓷板局部

刘雨岑的花鸟瓷画画风清细朴茂,用笔细致入微,线条流畅,在后期的绘画作品中增强了装饰性,使画面更加清新雅致。刘雨岑和黄居寀在画山鹧、燕子等表现出对观察与描写详细生动,且对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有较深入的研究。两个人用色种类较少,因此呈现出清新朴茂的效果。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在绘画载体和表现手法上比五代时期的美术更加丰富。

陶瓷语言与中国工笔花鸟画语言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质。也都因为存在着各种文化的不同差异和文化碰撞中如何跟好的共同发挥其文化优势问题所在。我国工笔花鸟历史悠久,从我国花鸟画的历史发展来看,受到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巨大影响,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质的变化。但陶瓷绘画仍然遭受了比较剧烈的动荡,现在的陶瓷绘画跟之前作品相比大多略有不同,从陶瓷器物整体造型逐渐发展衍生到演变成一种比较偏向传统纯艺的艺术创作。现当代的传统陶瓷艺术绘画只仅仅停留在传统绘画中的表层设计是不够的,要设身处地的深入参与到原始的陶瓷设计理念中去,从而才能完美地贯穿绘画整体。艺术家们必须亲身经历参与,才能达到艺术创作最深层本质最原始的一个阶段,感受现在的生态环境发展。所以现在的许多艺术文化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里,不仅仅只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而是被不同艺术风格的当代艺术家们们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灵魂,新的文化生命与艺术活力,注入了自己丰富的艺术感情,得出自己精心经营而得出的艺术结晶。

猜你喜欢
院体画法花鸟画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六)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宋代院体花鸟画设色风格探究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李迪与《风雨牧归图》的画史意义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