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2021-12-10 02:59马腾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育人政策

马腾

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今年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课余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校内校外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除了促进课后服务的全覆盖外,还明确建议要将现有的学科类的校外课余指导的培训机构改为非营利机构,不应上市融资、投资或收购。本身就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由于“双减”政策的加持更加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仅仅从《意见》本身的相关政策文本来进行“双减”这一政策解读,远不及“双减”政策带来的社会影响来得深刻和广泛,我们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它。中小学的学习负担不是普通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生殖力和感染力的恶性教育肿瘤,是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学生学习负担再生产的内在逻辑,准确认识和打破学生学习负担“恶性循环”的杠杆作用,实现“源头治理,制度治理,综合治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实质性转型的历史突破点。客观地讲,一旦彻底根治了学业负担无序增长问题,中国基础教育便找到了改革发展的出路。“双减”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期战略眼光,也体现了党中央通过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决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个性发展,着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在“双减”政策发布之前,教育焦虑已经全面席卷了整个社会,“双减”政策仅仅是从政策的角度给这一社会问题进行“降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缓解源于家长内心的“起跑线”焦虑,只有完善的后續地方性配套政策持续落实,才能真正地为教育“降温”。

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在强大的资本加持下,一些校外教育和培训加强了教育竞争和教育焦虑各种营销手段,成为教育内卷化的重要推动者,把本身应该崇高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变成一个营利性的产业,更有甚者有资本与知名公办学校进行勾结,开办民办学校大肆敛财,完全把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把学生看作是可以交易的商品。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200多万所课余培训机构,其中K12学科的机构占四分之一以上,更值得深思的是,规模过大的教育培训业有可能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形成另一种教育体系,这不仅破坏了教育生态,而且可能影响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干扰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可见,《意见》颁布的社会背景非常复杂,家长的担忧根深蒂固,教辅行业的利益盘根错节,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态度十分坚定果断,在“双减”政策颁布后不到一个月,教育部官网就刊发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司长俞伟跃撰写的《扎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文,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双减”工作。给教育领域“吹进了一缕清风”,回应了社会各方的期待,是兴利除弊的重要措施。

“双减”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在观念改善方面,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展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新时期教育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首先一定要审视教育现状,清醒地看待当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策略。近年来,人们对学生课业负担重、培训市场定价混乱、没有相应资质、重营销轻教学等问题的呼声很高。我们必须回应这一呼声,消除阻碍教育改革发展的“绊脚石”。《意见》的出台可以为教育改革开辟道路。“双减”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意见》实施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以“双减”为契机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化的发展投入时间、空间和精力。

“双减”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持。而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要求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关注教育质量、回应学生成长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德育和体育,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双减”的发布与实施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教育各方参与主体探索有效的“双减”可行性举措。“双减”的实施强调的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家长减轻负担,倡导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就为各种培训机构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因此,这次“双减”就是为了给家长一个提振,打一剂强心剂,用国家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全面育人精神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抵制社会上无止境的教育内卷与增负现象,正确对待分数与能力、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成长与成功的辩证关系,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单纯只追求孩子的分数表现。

未来已经到来。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将重新回归到其育人本心。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教育的初级阶段,注重实践、思考、创新,不再把孩子局限在试卷和书本当中,培育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培养和挖掘不同禀赋、不同素质、不同潜力的孩子,培养和造就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人才,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成静. 从“7·31”到“双减”,教育高地经历了什么?[N]. 中国经济导报,2021-10-14(007).

[2]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双减”重塑教育新生态[N]. 深圳特区报,2021-10-13(A08).

[3].“双减”,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0):6.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育人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