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察在小学科学实验中闪闪发光

2021-12-12 10:05张霞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张霞

摘  要:观察是人们在借助科学仪器或感觉器官感知科学对象的前提下获得科学性结论的研究方法,而小学生科学学习也必须从观察入手,不管是低年级学生认识大自然,还是高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小实验,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全方位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群策群力,勇于革新,从低年级抓起,从细节抓起,让观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闪闪发光。本文抛砖引玉之阐述,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

关键词:因材施教;横向比较;由果朔因;跟踪观察;紧扣实验

英国著名化学家康力特为了考察学生的观察力,一天上实验课时,他先端起一杯黄色液体后说:“这是一杯尿液,我先把手指放入尿里,然后拿出来放入嘴里,请大家也模仿一下好吗?”许多学生目睹老师的亲自示范,也纷纷模仿着尝试。此时,康教授哈哈大笑:“你们的勇气十分可贵,但观察力极差,难道没有发现我伸进尿杯中的是食指,而放进嘴里的是中指,但大家忽略了这个细节,最终都吃了尿,这是观察力差酿成的不良后果。”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真谛:观察力是学生认识周围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最基本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从而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

低年级学生在观察任何事物时往往具有模糊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特征,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才能及时发现隐藏的特征和细微的变化,不断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执教《观察鱼》一课时,先布置学生课前进行如下观察:看看鱼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鱼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鱼是怎样运动的?鱼是如何寻觅食物的?鱼又是如何进行呼吸的?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鱼的身体特点,然后指导他们先按从整体到局部顺序观察,初步得出鱼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几个部分,接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发现关于鱼的“秘密”。再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凤仙花开花了》一课时,先引导他们从一朵完整的凤仙花到这株凤仙花各个部分的观察,然后利用放大镜对解剖的一朵凤仙花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同时,要求学生把解剖下来的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等粘贴在白纸上,并仔细观察其气味、数量和颜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横向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天下事物目不暇接,但没有两个完全一致的现象,即使属于同类事物,也有共性与个性之分。低年级学生辨别事物常常被同类物体的共性所迷惑,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认识物体之间的异同点。

例如:笔者在执教《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一课时,先展示蚕豆、玉米、黄豆等种子,要求学生观察它们外形的异同之处;然后提出问题:“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呢?”话语刚落,各个学习小组立即展开了热列的讨论,有的学生拿出放大镜、镊子仔细观察解剖浸泡过的种子,并仔细观察其完整的构造;接着,打开多媒体分别展示了蚕豆种子(双子叶植物)和玉米种子(单子叶植物)的构造图,以利学生逐步认识种子各部分的功能。最后,我拿出了更多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供学生观察比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素养。

三、由果朔因,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无所不有。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适度创设一些悬念的情景,并让学生由果朔因地观察事物,才能培养学生合乎逻辑的观察能力,使其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倍增。

例如:笔者在执教《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的导入时,一边拿出气球,一边提问:“谁能把这个气球吹大?”一个小男孩儿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轻松地完成了吹气球的操作。此时,我把另外一个气球放在饮料瓶里后问道:“哪位学生能把它吹大吗?”虽然经过不少学生的尝试,但还是没有办法吹大气球;接着,我又拿出一个一样的气球放在一个饮料瓶里,并直接成功地演示了吹气球。顿时,同学们面面相觑,不能解释其中的蕴含的原因,他们胡乱地猜测着: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力气大,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变魔术。面对现状,我再让大家一起仔细观察这两个瓶子底部有什么不同,原来我吹的塑料瓶底部是挖空的。最终我微笑着说:“这就是科学的奥秘,现在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内容吧!” 如此的新课导入,既为课堂增添了情趣,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兴趣。

四、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不同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境界,在科学实验探究中为了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从而获取正确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例如:笔者在执教《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小车运动与垫圈数量有何关系”这一疑问时,指导他们先寻找出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的垫圈数量,再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垫圈数越多,产生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这一道理。于是,我竖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思考:“当小车运动起来之后,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见,多角度观察实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跟踪观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观察是短暂的,普遍缺乏恒久性。不少现象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掌握其特点,诸如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发展规律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务必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地长期观察动植物生命生长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实验素养。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凤仙花的一生》一课时,就要求学生从种子萌发开始,仔细观察包括子叶出土、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开裂、植物枯死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跟踪观察并且在记载本上画上简图、写上文字说明。这样的教学过程除了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一生之外,还培养了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

六、紧扣实验,激励学生主动描述结论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验操作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想认识飞跃的关键因素。诸如学生在观察压缩空气的实验完成以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剖析目睹的实验现象,而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能出现过于简單的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往往如此提问:“假如把活塞使劲地往下压,那么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大还是小呢?”学生只需选择“大”或“小”就可以了,其实这是属于低阶思维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笔者针对这一不良现象,就如此提出问题:“往下压活塞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兴趣倍增,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科学观察可以有效架起实验现象与科学真理之间的桥梁,是行之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形式与流程。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横向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由果朔因,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跟踪观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紧扣实验,激励学生主动描述结论,逐步培养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提高观察质量,形成系统的科学认知;同时,我们要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深入挖掘学生的智力与学科学潜,循循善诱地让他们切身感悟探究过程,努力培养求真务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让小学科学课堂发挥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秋燕.关注小学科学实验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导学,2019(24).

[2]李霞.浅议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8(10).

[3]何婕.小学科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