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2021-12-12 12:39李和芮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百团大战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湖

李和芮

蒙蒙细雨中,南湖上的一点灯火,微弱而坚定地跃动,刺破了灰白幕帐的一角。(场景式入题,简洁、有画面感。)她是一团新生的火,船中之人给予她生命。她连同着南湖中的小舟,向着晴空的方向驶去,载着满满的期望。一盏永恒的灯,在1921年的7月初绽光芒。(简短的几句话点明了中国共产党最初的阶段虽然微小,但是给中国带来希望。)

高耸巍峨的,是雄伟的雪山。百丈冰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倒下就意味着永久的长眠。(语言含蓄,表现出战士们誓死的决心。)令人胆战的白,肆意翻腾,似乎在警告着这队闯入的战士。忽然间,有一点淡淡的、闪烁的金红——这是一点不易察觉的火光,却刺破了满目煞白。这微弱的火,毅然跃动在他们坚定的眼眸中,跃动在心头。那星火鼓舞着丹心的征途,叫长征。

1937年,平型关大捷。1940年,百团大战。火舌怒吼,枪炮震天,这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呐喊,是中国共产党的抗争。解放战争的熊熊烈火,(怒吼、呐喊、抗争几个词很好地诠释了面对敌人时,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一往无前,而后化作了留在人们心底的灯——开国大典。

时光荏苒,灯渐渐改变了模样,但未改变的是初心,她指引的永远是人民幸福的方向。(不断深化主题。)

淡黄的油灯,依稀照亮了墙边倚着的锄头和农民伯伯满是皱纹的笑脸。灯一天天亮起来了,农民伯伯的笑容也一天天更灿烂。灯光见到了餐桌上更多的食物,也更多地反射了菜碗里的油花。这灯一直陪伴在劳动者身边,行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里。(用农民的笑脸、食物中的油花体现党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党牢记初心,就是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里灯火通明,这光照亮了整个中国,照亮了大地和山川,照亮了城市和乡村,也照亮了每个中国人的心。时代在发展, 中国在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奮发图强,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又一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创造了新的辉煌。

红船上的灯光至今已有百年,承载着伟大梦想的星星之火如今已变得光芒万丈。

这灯,这火,应叫中国共产党。(文章结尾点明主旨,简短有力。)

【总   评】  作者采用了一线串珠的写法,用灯、火作为线索,把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再到小康,按时间顺序把党的丰功伟绩娓娓道来,含蓄而不着痕迹,文章结尾既和标题照应,又让读者眼前一亮。

文章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对党的热爱,但是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对党的深情。可见只有用心思考、感情真诚,才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

(讲评教师   张凤净)

猜你喜欢
百团大战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湖
什么是百团大战?
南湖
什么是百团大战?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颂彭德怀大将军
南湖早春(节选)
对高中历史教材“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质疑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