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爪子病变的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2021-12-13 07:08蔡淑霞王泉水吕艳艳梁晓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貂文登螨虫

●蔡淑霞 王泉水 吕艳艳 梁晓军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城关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 威海 264400;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 威海 264400;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威海 264400;4.江苏金湖县良氏狐狸养殖专业合作社 江苏 淮安 211628)

在走访和接诊过程时,经常会遇到养殖户反映水貂爪子出现红肿、结痂发硬或者溃烂等症状。结合其他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本文将几种引起水貂爪子病变的疾病进行简要总结,以供同行和广大养殖户参考。

1 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科、鼬科及浣熊科高度易感,以2.5~5月龄幼兽感染概率最大。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配种期种兽的调换、引种或没有按防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等,都可以引发该病。犬瘟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1.1 发病情况

2019年7月23日,文登区泽库镇于某饲养的2000多只水貂,相继出现肿眼、流鼻涕、下痢和爪垫肿胀等症状。于某按照以往的养殖经验判断为感冒。在饲料中添加双黄连口服液,按照每只水貂0.2 mL,全群投喂400 mL,每天1次,连用5 d。5 d后,水貂的病情有所缓解,但没有治愈。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15 d前应该免疫接种犬瘟热和细小病毒。于某带病貂前往门诊处就诊。

1.2 临床症状

患病水貂发病初期似感冒状态,眼流泪,后期分泌浆液性、黏液性乃至化脓性眼眵,口、鼻及颈部皮肤增厚,黏着糠麸或豆腐渣样干燥物,散发出特殊的腥臭味。消化紊乱,腹泻,排蛋清样或黄褐色粪便。随着病情的发展,水貂的爪趾间皮肤发红,出现湿疹,脚垫增厚肿胀,变硬,比正常的肿大3~4倍。

1.3 病理变化

病死貂的眼、鼻、口肿胀,皮肤增厚,皮肤上有小湿疹;被毛中有谷糠样皮屑,脚垫肿大,散发特殊的腥臭味。胃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直肠黏膜呈条纹状出血;肺脏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脏呈樱桃红色,充血、淤血;膀胱黏膜充血,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

1.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感染犬瘟热。为了进一步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包涵体检查、血清学试验和荧光PCR检测。本病例采取荧光PCR检测,检测结果为犬瘟热。

1.5 防治措施

1.5.1 消毒与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笼舍和用具进行消毒。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时隔离病貂,将病死貂深埋或焚烧。

1.5.2 疫苗接种预防对全群进行犬瘟热疫苗紧急接种,剂量为正常接种剂量的2倍,每只水貂接种6 mL;接种前后7 d禁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保证一兽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紧急免疫接种4 d后,水貂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肿眼、鼻及脚垫肿胀的症状逐渐消失,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貂群恢复健康。

1.6 小结

本病例中,养殖户没有按免疫程序对水貂进行免疫接种,水貂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导致发病。因此,养殖户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正常免疫,不可拖延。

2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骨生成带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血细胞生成障碍。母貂妊娠期,如果维生素C供给不足,常常引起新生仔貂发病,表现为红爪病。如治疗不及时,趾间红肿的皮肤上会出现渗出或裂开破溃,继而干燥结痂。病情严重的,患貂尖叫,四处乱爬,头向后仰,死亡率极高。

2.1 发病情况

2019年5月初,文登区界石镇水貂养殖户刘某,场内新产600只仔貂,部分仔貂出现四肢肿大、脚垫红肿等症状。刘某带患病仔貂前来门诊处就诊。

2.2 临床症状

患病仔貂尖叫,四处乱爬,表现为四肢水肿,关节粗大,脚垫肿胀,尾部水肿,皮肤发红。病情严重者,趾间的皮肤出现渗出并破溃,有的结痂。

2.3 病理变化

病死仔貂脚爪水肿,胸腹部和肩部皮下水肿和黄染,胸腹部肌肉出现泛发性出血斑。

2.4 诊断

根据四肢水肿、爪垫皮肤红肿的症状,即可诊断为维生素C缺乏症。

2.5 防治措施

2.5.1 预防饲喂新鲜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搭配,青绿蔬菜、水果或维生素C添加充足,特别是妊娠后期需补加,每只母貂每天的需要量为10~25 mg。

2.5.2 治疗对患病仔貂,肌注维生素C注射液,每只每次0.5 mL,每天1次,或滴口3%~5%的维生素C溶液,每只每次1 mL,每天1次,直至水肿消失为止。针对皮肤溃烂继发细菌感染的仔貂,配合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内服,按照每只每次5 mg,每天2次,连用5 d。同时,母貂的饲料中添加日常量3~4倍的维生素C。

经过5 d的综合治疗,仔貂爪垫皮肤发红的颜色逐渐消退,精神状态好转,叫声洪亮,争相吃乳,腹部饱满,仔貂恢复健康。

2.6 小结

2019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貂皮价格下跌,很多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投喂价格低廉的饲料,减少饲料添加剂的用量,造成母貂妊娠期维生素C摄取不足,导致仔貂发病。

3 疥螨病

疥螨病又称螨虫病,是螨虫寄生在动物体表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伴有剧烈瘙痒和湿疹样变化,被毛脱落,附着头皮屑样物。

3.1 发病情况

2020年9月,文登区文登营镇丛某饲养的1000多只水貂,零星出现搔抓、啃咬等行为,头部、耳朵等少毛的部位附着厚厚一层头皮屑样物,眼睛微睁,爪垫肿胀,趾间皮肤有龟裂、出血等症状。丛某根据养殖经验断定为疥螨病,于是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3 mg用量计算,水貂平均体重为1.5 kg,全群水貂投喂450 mg,每天1次,连用7 d。7 d后,大部分病貂恢复健康,个别病情严重者没有痊愈。丛某带病貂来门诊就诊。

3.2 临床症状

患病貂精神不振,萎缩于笼子的一角,用爪子挠抓头部,眼、鼻、口周围少毛的部位附着一层头皮屑样物,爪垫肿大,趾间皮肤渗出、龟裂并形成结痂。

3.3 诊断

根据瘙痒和皮肤变化,初步诊断为疥螨病。为了进一步确诊,进行实验室检查。

虫体检查,于患部和健康交界处的皮肤上涂少许甘油,用手术刀片的背面刮下患处表层的痂皮,再用力刮至稍出血为止。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用10%氢氧化钠溶液滴于皮屑上,置于40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活动的虫体,即可确诊为疥螨。

3.4 防治措施

3.4.1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貂舍的清洁、干燥和通风,饲养密度不要过大。对新引进的水貂进行螨虫检查,确认无螨虫后再混群;当水貂出现皮肤病变和搔抓、啃咬行为,应立即检查;饲养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预防规则,避免使用抓患病水貂的手套接触健康水貂。发现病貂及时隔离,笼舍用火焰喷灯高温消毒。

3.4.2 治疗因驱虫药具有一定的药毒性,为避免出现中毒事故,30 d内不能重复使用2次。现采取针对个别患病水貂进行单独治疗。通灭(多拉菌素),皮下注射,按照每千克体重0.03 mg,每天1次,间隔7 d注射1次,共肌注3次。

经过治疗,水貂精神状态好转,停止搔抓和啃咬,皮肤上的皮屑脱落,被毛逐渐长出,水貂恢复健康。

3.5 小结

疥螨病多为接触性传染,病兽是主要传染源。高温、阴暗、潮湿、垫草霉变等外界因素,均有利于螨虫的繁殖,增加发病概率。本病例中水貂病情没有得到根治,主要是因为丛某投喂的伊维菌素是全群治疗,而针对个别病情严重的水貂,没有进行单独治疗。建议养殖户在生产养殖过程中,遇到疥螨病时,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免影响水貂的生长及皮张质量。

猜你喜欢
水貂文登螨虫
赴文登,静享“陌上花开”
太阳真能晒死螨虫吗
山东省部分地区水貂养殖场户貂源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认知调查及病原检测
文登西洋参“红”了!
丹麦承认扑杀水貂“无法可依”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去年反馈最好的螨虫贴,这一贴能把600万只全杀光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老待空调房,更要防螨虫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