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识别与防控

2021-12-13 16:11赵思宇雷焕贵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民工

赵思宇 雷焕贵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当地提供工作岗位,是农民工就近就业的实现前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为选择,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由于返乡创业未知系数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创业风险加剧。因此本文从返乡农民工创业风险的视角出发,有效识别出农民工创业过程风险,并提出针对性、前瞻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学术界对于农民工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多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和实践困境两个方面进行集中分析。农民工个人内在因素,尤其是外出务工经历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基础性因素,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外出务工经历积累了创业的起步资金,增长了农民工的见识,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具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农民工所积累的资金及经验是极其有限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的可能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陷入创业能力不足、创业资金缺乏且融资渠道少、创业环境差、创业扶持政策等困境。布俊峰尖锐地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和生产经营环境差、创业之初与创业期间资金缺乏、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小、创业能力不足。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集中于个人能力不足、缺乏资金支持、创业经验有限、创业环境差等因素上进行研究探讨,从客观理性的层面来看待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而未从风险防控的角度研究创业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忽略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和来自不同创业相关主体带来的知识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学界对此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风险理论为基础,探究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风险,前瞻性地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与返乡创业风险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是指:创业主体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实现社会价值;创业资源包括农民工务工积累的资本和农民工务工过程中习得的利于开展创业的技能;创业活动类型以农产品生产及经营性活动和工商业活动为主。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

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指出,对风险的认识和规避是处于底层模型的创业者的核心工作之一。风险指的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贯穿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知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的主体,具备风险意识、掌握识别风险的技能、能够对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其开展创业活动的先决条件。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风险识别

(一)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知识风险

知识风险指的是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和外出务工,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学习到的创业知识不全面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驾驭风险和与他人开展合作的能力。首先,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个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大都是基础性的,对学历的要求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低,并未涉及核心、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基础性工作往往只需自己独立完成,无需与他人合作。农民工缺乏合作意识,并且难以在务工经历中寻找到相应的知识及经验。最后,农民工受文化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单一限制,对政府出台的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信息的接收反应迟缓且理解存在偏差。

(二)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指的是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带来的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的资金主要由农民工多年务工积累、筹集到亲朋好友的借款、信贷机构贷款组成。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导致他们在家乡的社会资本逐渐流失,与亲朋好友的关系疏远使得农民工向这些人开口借钱来进行创业资金融资较为困难。农民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门槛又极高,向当地银行贷款需要相应的抵押物,农民工可进行抵押的只有自家房屋、宅基地、耕地等,在法律层面上,这些资产是不允许进行抵押的。农民工向民间信贷机构借贷,利率比当地金融机构高出很多,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启动资金基本源于自己多年从事基础性岗位的积累,用于购买开办企业所需的建筑材料、建设用地、生产设备、雇佣工人等是远远不够的。

(三)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指的是政府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带给农民工的风险。地方政府把企业创办数量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定量指标,或是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对于后续创办企业具体发展方向、创业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创业企业的外部性影响等漠不关心。或是积极介入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全过程。从选址办厂、选择创业项目、筹集资金及应用到创业项目推广、创办企业运营、创业产品销售再到兜底保障创办企业不倒闭,导致返乡创业农民工被“牵着鼻子走”完全无用武之地,不利于其满足感的获得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缺口、产品销售无力和专业性知识缺乏等问题时,政府并未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帮扶,农民工遇到问题无法自己解决,只能宣告创业失败。

(四)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的是返乡农民工创业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易被市场淘汰的风险。首先,农民工受文化程度不高、资金不足、缺乏创办企业经验等限制,通常会选择创办小规模、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低的企业。一旦市场发生大的波动,首先受到严峻影响的将是这些新办的小企业。其次,返乡农民工面对农村现有资源,第一选择的创业产品是农产品。以农民工现有能力与水平,无法破解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农业传统困局。农民工创业第二选择的是开店办厂。回归乡村的农民工业务能力与创业者不相上下,农村现有的优质劳动力较少,产品数量与质量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导致工厂的生存前景不佳。农民工创业的第三选择则是运输销售服务领域。这一领域早在农民工返乡之前就已经接近饱和,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其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进入该领域的风险更大。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风险管控

(一)提升自我应对知识风险

在进行创业之前,返乡农民工应该对自身能力进行检测,客观评价自身资金实力、创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等,以及其他必备的知识来进行创业。在认知自己能力的优劣之后,通过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政府扶持的创业培训,提升自身能力,补齐短板,发扬优势。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要充分关注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问题,结合中央政策和本地政府的要求成立返乡创业农民工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对能力不足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培训内容应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

(二)拓宽融资渠道应对财务风险

应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财务风险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农民工有充足的创业资金而承担较小的创业失败风险。政府应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财政扶持资金,一部分用于农民工正规金融服务机构借贷方面,激活地方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帮扶活力。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性地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纳入信贷服务范围,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其次,金融机构分领域、分项目、分标准、分阶段提供信贷服务,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不必担心资金链断裂而引起的创业失败。再者,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结合农民工实际创业项目制定贴息政策,制定贴息标准,对满足贴息标准的创业项目进行不同的利息补贴。

(三)推进“三化”应对市场风险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依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已有资源状况,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配的创业领域。同时,在开始建设创业项目之前,考察该领域市场供需状况和市场上已有产品类型,分析已有产品优缺点。吸纳来自政府返乡创业农民工专项工作小组专家意见,结合专家意见选择具有充分市场潜力的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在农民工知识储备、资金充足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完善等条件下,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的创业项目运营模式。

(四)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应对政策风险

地方政府在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上,设立返乡创业农民工专项工作小组,将小组的性质从任务型组织逐步转化为地方政府内部的常态化机构。该小组的工作任务是:通过返乡创业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推送、政府门户网站等多重渠道宣传返乡创业政策;在返乡农民工创业之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创业过程中在农民工与专家之间搭建桥梁;总结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之后返乡创业推广中做出更切合现实的规划与设计。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简化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政审批手续,为返乡农民工申办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山西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8056);晋中市软科学计划项目,山西“农谷”品牌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R191002-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