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及防控

2021-12-13 20:50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西宁810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胃肠炎猪只猪群

●辛 莉(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0)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生产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为满足消费者对肉品的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腹泻病是猪的一种常见疾病,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养殖者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认识,并为更好地制定防控方案、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危害、提高养殖场防控能力奠定专业基础[1]。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用途的猪只均易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仔猪的死亡率最高,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而90日龄以上的猪只患病后死亡率极低。

1.2 传染源

病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治愈后猪只也会携带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扁桃体、小肠黏膜、肠道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部位,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1.3 传播途径

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猪采食了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垫料、圈舍、设施等,此外,病猪呼出的空气中也含有病毒,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发病。因此,密闭猪舍,饲养密度大、舍内湿度大的养猪场的传播、感染风险加大[2]。

1.4 发病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一般在气候寒冷的深秋、冬季和初春发生,一旦养猪场有个别猪只发生感染,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扩散传播,导致大部分猪只被感染发病。该病在老疫区具有地方性或周期性流行的特点,6日龄至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老疫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新疫区。

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潜伏期为1~2 d,部分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大部分病猪会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等症状,部分病猪也会存在呕吐,粪便颜色呈黄白色、夹杂未消化的凝乳块但无血液存在,脱水等症状,猪只会争抢饮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无法站立,或走路时四肢摇晃,仔猪容易被母猪踩踏死亡。病程较长的仔猪由于生长速度缓慢,会成为僵猪。

3 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剖检后可见胃黏膜炎症,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肠道内充满大量黄色液体,肠壁肿胀,呈透明状,肠系膜充血。部分病猪肠壁失去弹性,肠系膜淋巴结充血[2]。

4 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病猪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但在临床方面还需要与轮状病毒、仔猪白痢、仔猪伤寒、仔猪红痢等疾病进行区分,才能确诊和对症治疗。上述四种疾病特点如下。

4.1 轮状病毒病

该病只感染哺乳期或刚断奶的仔猪,传播速度较快,仔猪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不超过10%。仔猪发病后通常表现呕吐,腹泻,粪便呈黄灰色或暗黑色、稀水状,脱水症状。剖检后可见胃黏膜炎症,胃内蓄积内容物,肠道绒毛受损、变短,肠壁呈透明状、变薄。

4.2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通常感染10~20日龄的仔猪,断奶仔猪发病率极低。该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且粪便呈乳白色。虽然发病率较高,但是死亡率较低,大部分发病仔猪通过治疗后可恢复健康。

4.3 仔猪副伤寒

该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2~4月龄的仔猪。仔猪发病后体温升高至41~42℃,并伴有食欲废绝、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和假膜等症状。剖检后可见慢性坏死性肠炎或急性败血症,部分病猪肺脏发生炎症,肝实质存在坏死点,脾脏肿大且坚硬[2]。

4.4 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多发于刚出生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仔猪发病后排出血色粪便,剖检后可发现空肠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肠黏膜出血,外观呈红色。病程长的仔猪呈坏死性肠炎病变,且肠壁增厚,肠内容物混有组织碎片。

5 防控措施

5.1 药物治疗

由于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猪群发病后采用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积极补充体液,避免发生酸中毒现象,使用广谱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感染。

当仔猪发生呕吐或耳朵、鼻部皮肤呈青紫色时,建议注射维生素B1和10%的磺胺嘧啶钠各2~5 mL,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 d。如果仔猪出现明显脱水症状时,应及时补充体液,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每次20 mL,每天灌服5次,一直到仔猪完全恢复健康为止。在治疗期间需要饲喂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饲料,还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猪群尽快恢复健康[3]。

5.2 预防方法

第一,在日常饲养中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圈舍,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体;第二,对饲喂工具和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饲料或饮水受到病原菌的污染;第三,尽量采取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这样可以避免从外界带入病菌,在引种时应进行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确定没有疾病后才混群饲养;第四,根据当地疫情合理进行免疫接种,选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给健康猪群进行接种,可有效防控本病的发生,并达到科学免疫的目的[4]。

6 总结

在猪群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改善饲养环境,给猪群提供舒适的温湿度,加强通风换气,减少环境因素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同时供给猪群优质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全价且平衡,这样可提高猪群抗病能力。饲养人员应每天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需要立即进行疾病诊断,采取隔离治疗,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胃肠炎猪只猪群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