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金如意’黄山楂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1-12-13 00:17潘宝晖刘学海聂怀贵丰丕建陈士军李占芹聂宗省刘海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幼树结果枝行距

●潘宝晖 刘学海 晁 冲 聂怀贵 丰丕建 陈士军 李占芹 聂宗省 刘海敏

(1.山东费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临沂 273400;2.费县大门山山楂研究所 山东 临沂 273400)

‘金如意’黄山楂为山楂属黄皮果早熟短枝型品种,属于沂蒙山区珍稀山楂品种,2019年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20年荣获“中国好品种”荣誉称号。对该品种关键技术进行总结阐述,可更好地推广‘金如意’黄山楂丰产栽培技术,服务乡村振兴。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土层厚度50 cm以上,土壤pH6.8~7.4,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1];丰水期地下水位1 m以下,有清洁的灌溉水源且雨季不积水,旱能浇涝能排[2]。避免与山楂或苹果、梨等果树重茬,不能在毛白杨的清茬地上栽植山楂。栽植前进行防护林、道路、排灌渠道、水肥一体化、小区、品种配置等园地规划和设计,并绘制出平面图。

1.2 土壤准备

山地宽幅地块、泊地、易积水地块、瘠薄地块、土壤较黏重的地块更应起垄栽培[3-7],667 m2撒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8 m3以上、过磷酸钾150 kg,全园耕翻20~30 cm后,测出栽植线,依照栽植行距和起垄的高度、宽度,计算垄间取土宽度和深度,用起垄机械,将垄间耕作层的土垫在栽植线,起高0.3~0.4 m、宽1.2~2 m、坡45°的垄,垄与垄底距1.0 m以上。根据排水畅堵、土壤渗水快慢,确定起垄低高;根据行距大小确定垄面宽窄。

2 栽植

2.1 苗木选择

选择苗木挺直、健壮,整形带内芽体饱满,苗木高度100 cm以上,地径1.2 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主侧根发达、完善的2年生苗。

2.2 定植时间

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

2.3 定植方法

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稍上为宜。根据计划树形确定株行距。栽后踏实、浇水,行内铺1 m2黑地膜(地布),以保水、防冻、防草;有条件的配套水肥一体化,进行膜下滴灌。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未实施覆膜(布)的果园,夏初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等秸秆,每667 m2用 2000~3000 kg麦秸,若草源不足,则主要覆盖树盘,厚度15~20 cm,上面适量压土。每隔2~3年深翻一次。

实施生草制的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行间生草等模式。生草种类有禾结缕草、鸭茅、燕麦草等,豆科有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紫云英、苕子等[8]。草高30~40 cm时刈割,一年刈割2~4次。

3.2 施肥

施肥的原则为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生物菌肥。因3年生以前的幼树以扩冠为主,所以此阶段以施速效氮肥为主,并施加适量的磷肥。3~4年生结果初期,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注意控氮、增磷、补钾。7年以上结果盛期,重点秋施有机肥、花前追肥,还要采果后追肥,增施磷钾肥。

基肥在秋季落叶前施用,以9~10月为宜。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硫酸钾复合肥。基肥施用量需占全年施肥量的70%,施肥量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及肥料种类而定。栽植前有机肥亩(约667 m2)施用量8 m3以上的,二年生之前的幼树可不额外施基肥;栽植前施肥不足的幼树和初结果树每株施有机肥10~20 kg左右,硫酸钾复合肥0.2~1 kg;盛果期果园按1 kg鲜果施1.5~2.0 kg优质农家肥计算,每667 m2施4000~5000 kg有机肥,硫酸钾复合肥75 kg。施用方法以树间沟施、行两侧沟施为主,沟深20~30 cm。

追肥全年3~4次。花前10 d左右,以氮肥为主,促枝叶生长、开花坐果和幼果发育,追后浇水。6月中下旬追施果实膨大肥,氮、磷、钾肥以2∶1∶2的比例配合施用,可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8月中旬追施果实增重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单果重,追施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后及时浇水。实行水肥一体化时,施水溶肥3~4次,每次每667 m23~6 kg。6~7月可结合喷药喷施0.3%~0.4%的尿素,8月喷施0.5%磷酸二氢钾,喷施间隔20 d。叶面喷肥宜在10:00前或16:00后进行。

3.3 灌溉

分别在开花前、谢花后、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和土壤封冻前各浇水1次。以浸透根系集中分布层土壤为宜。实施水肥一体化的果园每次滴灌不可超过5 h,砂土滴灌不可超过2 h。天气酷热干旱时增加滴灌频率。在果实生长期需保持土壤处于潮湿状态。全生育期滴灌5~7次,总灌水量为110~150 m3/667 m2。无水或缺水的旱地果园,采取覆草、穴贮肥水等节水灌溉方法。

4 整形修剪

4.1 树形选择

4.1.1 自由纺锤形树形株行距1.5 m×(3.5~4)m,树高2.5~3 m,干高50~60 cm,中干强壮直立,成龄树保持14~17个主枝,对生主枝相距50 cm左右,螺旋生长,无侧枝,下大上小,主枝腰角 70°~80°[9]。

4.1.2 多主枝开心形株行距2 m×(3.5 ~4)m,干高50 cm,树高3.0 m左右;分别向行间生长2~3个主枝,行间两主枝方位角45°左右,主枝垂直角60°~80°,主枝长2.0~2.5 m,中小结果枝组螺旋分布。

4.1.3 小冠疏层形(二层开心形)干高50~60 cm,树高3~3.5 m,全树5个主枝,分二层。第一层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1~2个侧枝,第二层2个主枝不留侧枝,层间距1~1.5 m,主枝角度60°~80°[10-14]。

4.2 幼树整形修剪

按树形要求,干高以上留20 cm整形带进行短截。有中干的树形,冬剪时留40~50 cm短截;主枝留40~60 cm短截。幼树辅养枝冬剪时应多留少疏,对水平、斜生的中庸枝缓放。夏剪时对直立旺枝、徒长枝实施拉枝等措施,以缓势增枝促花。

4.3 初果期整形修剪

冬剪时对骨干枝适度短截,继续增枝扩冠。对角度小的骨干枝,夏剪拉枝开角。采取先缓后缩、先截后缓、辅养枝夏剪改造等方法,培养结果枝组。疏除或回缩影响骨干枝生长和通风透光的密生枝、重叠枝、竞争枝、交叉枝和细弱枝等。

4.4 盛果期整形修剪

结果枝组过多过密时,疏除弱枝组,保留强枝组。连续结果的枝组,回缩至壮枝处。当树冠内膛和大枝背上萌生的徒长枝过密时应疏除,有空间者保留,并通过拉平缓放、短截及夏季摘心等培养结果枝组。

4.5 衰老期修剪

在二三年内疏除或重回缩骨干枝。利用徒长枝培养成新的结果枝组。回缩交叉枝,疏除密集枝、庸弱枝、重叠枝、病虫枝及干枯枝,以恢复树势。

5 花果管理

花序相距30 cm左右,花序过密时,应在花序分离前至花期及时疏除,保留壮花序,疏除弱花序。花期在上午10:00前,喷0.3%硼砂(硼酸)水溶液或30~50 mg/L赤霉素或稀土微肥,以提高坐果率。

6 病虫害防治

黄山楂常见的虫害有白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草毛金龟子、天牛、大绿浮尘子蚜虫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等。可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地面秸秆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也可通过布设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山楂多种害虫。萌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防治红蜘蛛、介壳虫、锈病、白粉病、叶斑病、花腐病、腐烂病及溃疡病等。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可喷施氟硅唑10%(水剂)1000~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加20%三唑锡·四螨防治病虫害。

7 果实采收

8月中旬果实开始由青转黄,即可食用。进入8月底9月初,果面完全转为金黄色,此时果实口感绵甜,即可采摘上市。

8 采后贮存

8.1 临时贮存

山楂采摘后,若暂时不出售,需在离路较近、地势平坦的山楂园行间,整平地面,按采果量多少修整储果区,储果区下铺透气的遮阳网,果堆不高于40 cm;若10 d以上不能出售时,需要每1 m2插一草把透气,果堆上加遮阳网,遮阳网距离果堆上部20~30 cm;,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果堆需遮盖塑料薄膜。

8.2 长期贮藏

8.2.1 半地下沟贮藏在背阴干燥处挖深20~30 cm、宽60~80 cm的沟,沟底和四周铺放松柏叶保湿,将果实放入并堆成圆锥形,中间高于地面15 cm,两边和沟沿平,上盖苇席,沟内每隔2 m竖一草把以利通风透气,随气温下降增加覆盖物防寒。

8.2.2 塑料袋保鲜贮藏选用0.05~0.07 mm无毒的聚氯乙烯薄膜,制成长115 cm、宽70~80 cm的袋子,每袋装30~40 kg山楂,装入后不扎口,待气温降至8℃以下时扎口,将袋放入土窖、地沟或背阴处,可贮存保鲜120 d以上。

猜你喜欢
幼树结果枝行距
落叶松成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扁杏枝条种类研究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整形修剪技术
开心形苹果树修剪技术
中梨一号二主枝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技术
杏树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