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b体验式教育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2021-12-14 10:02吴琼华罗正琼
全科护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泌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吴琼华,罗正琼,魏 丽

世界卫生组织将母乳列为婴儿出生后6个月的唯一食品,能为机体提供发育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且以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的效果最佳[1],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1.6%[2]。余婷等[3]研究显示,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乳汁分泌量、知识经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为核心因素,其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喂养持续时间影响较大。母亲角色是初产妇分娩后自然获得的新角色,产后角色转换是指初产妇产后对母亲角色的认同、适应、扮演及转换情况。有研究结果显示,30%~60%的初产妇产后伴有角色转换障碍,且对产后抑郁、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影响,需强化护理干预[4-5]。Kolb体验式教育是以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模式,包括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6]。本研究在初产妇中应用Kolb体验式教育,探讨其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初产妇,且单胎、足月分娩;无育儿经验;妊娠期无严重并发症;认知、沟通能力正常;能配合开展健康教育;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母乳喂养意愿;因疾病等原因缺乏母乳喂养能力;分娩后伴有严重并发症;因其他原因退出研究。按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年龄(27.23±2.03)岁;居住地:农村42例,城镇或城市23例;学历:高中及以下35例,专科及以上30例;乳汁分泌情况:很少或一般18例,充足47例;食欲:良好48例,一般或较差17例。观察组年龄(26.89±2.14)岁;居住地:农村41例,城镇或城市24例;学历:高中及以下35例,专科及以上30例;乳汁分泌情况:很少或一般18例,充足47例;食欲:良好49例,一般或较差16例。两组初产妇年龄、居住地、学历、乳汁分泌情况、食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理论知识、产后婴儿照护知识、产后乳房清洁知识等。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Kolb体验式教育,具体如下。

1.2.1 具体体验教育

1.2.1.1 产后具体体验总结 研究选择2018年度收治的纯母乳喂养且产后角色转换顺利的30例初产妇为产后具体经验传授者,研究人员面向具体经验传授者开展访谈研究,访谈提纲涉及“产后角色转换”“母乳喂养”“产后自护”3个方面,共有7个问题,包括“您是如何看待产后新角色的”“您能否尽快适应产后新角色,产后角色转换体验如何”“您产后母乳分泌量如何,您的母乳喂养意愿如何”“您产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多长,母乳喂养体验如何”“您对泌乳促进护理项目的了解、执行情况如何”“您对产后乳房清洁护理的掌握情况如何”“您在产后自护中有哪些体验”。研究人员选择安静访谈室,根据上述提纲按“提问—引导回答—补充追问”形式开展访谈,访谈过程中避免诱导性语言,每名具体经验传授者访谈时间30~40 min,并对整个访谈内容实施同步录音。

1.2.1.2 产后具体体验教育 护理人员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整理访谈记录,经总结得到产后具体体验有“产后新角色适应难”“产后新角色责任大”“强烈的母乳喂养意愿”“母乳喂养不适反应,包括乳腺阻塞、乳头疼痛、乳头皲裂等”“母乳分泌不足”“乳房清洁自护技能不足”“产后恢复缓慢”等。以表格形式整理产后具体经验,下发至初产妇,播放访谈录音,据此开展产后具体经验教育,引导初产妇学习产后具体体验,以寻求同感,教育时间40 min。

1.2.2 观察反思教育 护理人员以“初产妇”“母乳喂养”“角色转换”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文献,筛选出2017年—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24篇。通过阅读全文对检索所得文献内容实施分析,整理相关数据,据此绘制图表,包括“初产妇产后喂养方式选择饼状图”“不同促乳护理模式下初产妇泌乳量柱状图”“不同泌乳量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柱状图”“不同角色转换表现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柱状图”等。护理人员借助上述图表面向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其观察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现状、角色转换现状,如“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占比约19%,混合喂养约55%,人工喂养约26%”“常规护理模式下初产妇分娩1个月后单次泌乳量小于200 mL,促乳护理干预下初产妇分娩1个月后单次泌乳量≥250 mL”“泌乳量正常或偏大初产妇中母乳喂养率50%~80%,泌乳量不足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小于10%”等,促进初产妇反思“母乳喂养与泌乳量相关性”“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角色转换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教育时间40 min。

1.2.3 抽象概念化教育 护理人员按“5人1组”原则对初产妇进行分组,共得到13个学习小组。组织产妇对具体体验教育、观察反思教育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梳理产后护理及自护内容,包括乳房清洁护理、婴儿照护、促乳护理等。护理人员以“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为主题,绘制相应鱼骨图框架,印制纸质版并下发至各产妇,引导产妇根据健康教育内容、网络查阅资料对产后母乳喂养不良、产后角色转换欠佳的原因实施分析,并画图总结,时间3 d。产妇完成2幅鱼骨图绘制后组织开展小组内部交流,经组员投票选出最佳鱼骨图1幅并展示,经组员讨论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完善。护理人员结合完善后鱼骨图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不良、产后角色转换欠佳原因、对策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病例说明对策干预效果,时间40~60 min。

1.2.4 积极实验

1.2.4.1 经验替代教育—角色转换 产前门诊组织开展经验替代教育,引导产妇及其母亲(或婆婆)参与健康教育,引导产妇母亲或婆婆向其分享初为人母的感受,包括“初见婴儿”“初次照护婴儿身心感受”“产后1个月与产后半年为人母身心感受”3个主题。产妇根据讲述提问,以进一步明确为人母前后心理感受变化、躯体感受变化,学习相关经验并替代,为产后进入新角色做好相应准备,时间30 min。产后第1天起指导产妇家属拍摄孩子出生日起每天照片,照片内容包括“婴儿睡觉”“婴儿吃奶”“婴儿活动”等主题,间隔1周向产妇展示连续7 d照片1次,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婴儿成长变化,引导产妇体验为人母的喜悦感和胜任感,时间20~30 min。

1.2.4.2 模拟演示教育—母乳喂养 护理人员借助模型演示术后乳房自护操作,包括乳房清洁、6步法乳房按摩、吮吸模拟式挤奶。护理人员说明操作要点同步演示操作手法,产妇跟随学习,直至掌握。①6步法乳房按摩。抹油:取适量润肤油涂抹于手掌心、润滑十指,并保持十指并拢自乳房基底部向乳头实施360°旋转按摩,时长3 min。抖动:双手握住乳房,轻轻上下左右四向抖动,时间10~20 s。梳抓:单手五指微屈呈并拢状,自乳房基底部朝乳头,沿乳腺实施梳抓操作,时间1~2 min。揉按:一手托乳房,另一手指呈并拢状对乳房实施顺时针按揉,时长2~3 min。推拿:基于手掌大小鱼际自乳房根部向乳晕实施推拿,按顺时针方向,两乳房交替执行,每次1 min。揉拉:以拇指、示指、中指自乳晕根部向乳头实施揉拉,保持力度适宜,时间2 min[7-8]。②吮吸模拟式乳房护理。产妇对新生儿吮吸时间、间歇时间、吮吸频率、含接范围进行记录,并认真体会婴儿吮吸力度。产妇在母婴分离情况下创设母乳喂养情景,以单手五指模仿婴儿吮吸口型,“含接”至同一位置,保持吮吸时间、间歇时间、吮吸频率一致,另一手指腹对乳头根2 cm处实施按压刺激,力度与婴儿吮吸力度一致,根据新生儿吮吸时间、频率确定每天干预次数与时间。

1.3 评价指标 ①产后角色转换: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初产妇角色认同问卷”评估产妇角色转换,量表包括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角色进入、角色适应4个维度,对应条目数分别为7个、7个、7个、4个,均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为1~5分,量表评分越高表明产后角色转换表现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9,问卷一致性良好[9-10]。②母乳喂养状况:护理干预2个月后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状况实施评价,包括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效能;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统计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例数,计算母乳喂养率;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价母乳喂养效能,量表包括技能、内心活动2个维度,共计30个条目,均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为1~5,总分150分,评分高低与母乳喂养效能高低一致[11-12]。

2 结果

表1 两组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情况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母乳喂养状况比较

3 讨论

国内产妇产后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率不足3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而产后角色转换障碍是产妇恢复中常见心理问题。文献报道显示,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障碍影响因素有产后躯体不适、产后焦虑、健康教育缺失、工作压力等,而临床常规护理强调功能恢复,而缺乏对产后角色转换的关注[13-14]。

本研究在初产妇中应用Kolb体验式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产后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角色进入、角色适应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面向初产妇开展具体体验教育,通过访谈交流获取纯母乳喂养且产后角色转换顺利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经验、角色转换经验,明确产后角色转换、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初产妇学习相关经验,以实现经验替代,促进产妇角色转换,增强母乳喂养效能[15]。庾瑞华等[16]在产妇产前教育中应用分娩体验式教育,通过模拟体验向产妇介绍分娩、母乳喂养等知识,结果显示,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提升,但相比本研究略低,究其原因,本研究以母乳喂养为教育核心内容,且教育形式更为丰富。本研究面向初产妇开展观察反思教育,通过文献查阅法梳理数据资料,以描述产后角色转换、母乳喂养现实,并以图表形式呈现,引导初产妇通过观察、分析“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现实”“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现实”,据此反思“母乳喂养与泌乳量相关性”“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角色转换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以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意识、促进产后角色转换[17-18]。本研究面向初产妇开展抽象概念化教育,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不良、产后角色转换欠佳的原因,并明确应对策略,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对策干预效果,能增强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效能、角色转换自信心。本研究面向初产妇开展经验替代教育,引导产妇母亲或婆婆与其分享初为人母的感受,明确为人母前后心理感受变化、躯体感受变化,实现学习相关经验并替代,为产后进入新角色做好相应准备,能促进产后角色进入、角色适应;研究以照片形式记录婴儿成长历程,并向产妇展示,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婴儿成长变化,引导产妇体验为人母的喜悦感和胜任感,促进其进入角色并实现转换[19-20]。本研究通过模拟演示法引导产妇学习术后乳房自护、促乳操作,包括乳房清洁、6步法乳房按摩、吮吸模拟式按摩,通过对新生儿吮吸时间、间歇时间、吮吸频率、含接范围的记录,模拟新生儿吮吸,能保证乳房按摩对乳房、乳晕、乳头的刺激与新生儿吮吸一致,通过反射刺激能促进催乳素的释放,可疏通乳腺管,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不适,促进乳汁分泌。陈婕妤等[21]研究显示,中医推拿按摩在产后泌乳护理中的应用,能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汁淤积,母乳喂养率高于本研究母乳喂养率,这与研究对象差异性有关。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中应用Kolb体验式教育可促进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提高母乳喂养率及自信心。

猜你喜欢
泌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荷斯坦牛头胎患隐性乳房炎次数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对2胎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哈萨克马泌乳曲线的拟合研究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