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投机的新风口吗?

2021-12-14 00:06陈海砚
中关村 2021年11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巨头新风

陈海砚天使空间创始人兼CEO

元宇宙这个概念突然火了起来,在互联网巨头脸书宣布更名为“Meta”、“ALL IN”元宇宙之后,这个概念达到一波新高潮,有人形容这是一个“龙卷风”级别的风口,从科技创业界到投资界,再延烧到街头巷尾,现在你在中关村的创业咖啡馆坐上一小时,就可以听到耳边都是谈论元宇宙的声音。

投机新风口还是科技革命?

年初我第一次了解到元宇宙这个概念,当我把它分享给天使空间孵化的企业云楼SOHO创始人时,我们不仅哑然失笑,因为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家公司以虚拟办公、会议和会展等虚拟增强现实的业态完全符合元宇宙的概念。

按照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给元宇宙做出的定义: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学习等沉浸体验的开放虚拟世界。不过元宇宙概念目前还在共创阶段。

元宇宙并非是今天爆红的概念,此前已在网上掀起过一些波澜,直到脸书事件让它获得大名。虔诚的元宇宙新信徒相信,元宇宙通过联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驱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把人和社会的关系数字化,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元宇宙是人类数字生存空间从二维向三维的进化,但不是替代,沉浸式内容和体验是元宇宙扩张的关键。随着云计算、5G、AR、VR等技术的发展成熟,元宇宙有望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不过在全球互联网巨头争先恐后布局元宇宙时,也有看轻元宇宙的大佬。比如谷歌CEO皮查伊就曾经明确表示,谷歌的下一个增长点仍是搜索而非元宇宙;360周鸿祎认为元宇宙幻想的虚拟现实不代表未来,而是代表人类的没落。

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人类的未来要么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实现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在我看来,探索太空文明的马斯克,与重仓元宇宙的小札,实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商业方向。

元宇宙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加坡金管局学院原院长白士泮博士看来,元宇宙给商业世界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同时非同质代币(NFT)成为物理世界数字化的一条可行路径,也创造和带动了新型加密数字产品的流通与交易。他更期待元宇宙带来的不只是商机,而是更深一层重大意义的机遇——改善或甚至改造人类现有的世界。

全球的互联网巨头似乎都在大力布局元宇宙,以迎接巨大的发展机遇。Meta、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巨头动作不断,而更多的中小企业也在闻风而动。

据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这一数字与2020年全球手機市场的总规模相当。也就是说,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元宇宙行业就能走完手机行业近四十年走过的路。

不过行业是否会对元宇宙长线投资却引人担忧。《经济参考报》统计显示,9月以来,元宇宙概念板块的77只股票中,已有14只发布了高管或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拟减持股数上限合计为3.57亿股。截至目前,一家减持已经完成,13家仍在进行中。业内评价说,这像是又一场博傻游戏——参与者在明知已是高成本高风险时加入其中,并指望有更傻的人会最终买单。

在创业投资圈流传一个笑话,就是这些年下来,有人几乎试遍了所有的风口:众筹、互联网金融、P2P、区块链等,包括现如今的元宇宙,又开始成为他们“重仓”的主业。“几年前币圈的那批人,现在又都惦记上了元宇宙”,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币圈的元宇宙和圈外人的元宇宙是两个概念”。

同时网上也已经开始流行如何快速利用元宇宙赚钱的招术,还是万能的卖课、带货和炒房。虽然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会怎么发展,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期望利用这个它这个新风口来赚钱。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巨头新风
站在“TOD”新风口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夏日清新风
夏日清新风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