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15 06:13许天浩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建设问题

许天浩

摘 要: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土地整治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和收获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环境建设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日益完善化的保护。可尽管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扩张、资源需求的不断上涨,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健康发展,充分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必须不断加强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文明的有效建设,全面探寻当今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全面落实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1 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态建设问题

1.1 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思维存在不足

在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一方面因发展较晚,导致对土地整治功能和本质的基本认知不够全面的同时对土地整治方面的经验也相对比较缺乏, 无法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另一方面,认为土地整治工作就是一个项目、任务或工作,没有真正认识到土地整治的功能与本质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进行再优化和再组织的一个过程,从而使土地整治的本质内涵、系统定位、实施机制及核心目标等根本认知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土地在整治过程中,过于注重项目本身,而忽视了与土地整治区域及国家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1]。

1.2 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结构与方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只是有了初步成效,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仍然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重点工作都放在了土地的生产功能与经济效益上。土地的整治工作往往以单一的项目、工程开始,可以说只是开展了“整”的部分。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人文生态的重视,才真正意识到土地整治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和方式,逐渐有了生态建设的意识。

1.3 土地整治工作的新材料及新工艺欠缺

随着我国对土地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使得土地整治工作已由单一技术向多目标综合技术开始发展的同时也由项目工程向系统协同发展,并且当前的土地整治也从单纯的补充耕地数量发展到提高质量、增加数量、改善生态及改进乡村生产生活的新阶段,而这也就使土地整治对生态化新工艺及新材料的要求变得更高。

1.4 缺少土地生態建设的理论和技术经验

我国土地面积广,土地资源分布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对土地整治工作在不同地区的推行,应顺应不同情况来制定针对方针。但我国的土地整治相关的工作经验太少,也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的方案,经济发展过快、资源需要量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我国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同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农村房屋拆迁居民点废弃、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当人们意识到生态破坏之后,回过头来修复,这在我国土地整改中经常出现。在总结了实际经验后,才意识到理论和技术的重要性。

2 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态建设策略

2.1 强化土地整治理念

由于土地整治工作对土地原有的布局和利用类型进行了改变,导致整个区域中的土壤、水体、空气质量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同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也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时,就需要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将山、水、林、田、湖看作一个共同生命体,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并从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来考虑问题。

因土地整治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完整的土地整治策略。如通过构建全国绿色基础网络体系,对全国重点土地整治区域进行确定,之后在进行土地整治时, 若属于城市范围,就需要在注重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空间的分布格局;若属于农村范围,就需要在注重土地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对廊道的生态化设计进行提高,同时加强高标准农田的设计,并对生态功能进行优化,以此实现土地的综合治理和整治,进而使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3]。

2.2 发展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支持平台

生态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是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对生态技术的推广上,必须做到分尺寸、分层次,确保技术推广过程中规划分析与整合的合理性,并充分把握与实际土地整治中生态建设问题的相关工程措施、产业技术等,尽可能避免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要更多地引入先进的生态土地整治技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作用,如缓冲带技术、防护林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运用, 在技术层面上有效增强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3]。另一方面,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土地整治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应充分了解各项内容,实现生态技术推广和土地整治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深入联系[3]。

2.3 完善土地收储奖励政策

为充分发挥土地收储奖励约束机制,增强土地收储职能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储奖励办法,合理确定奖励补偿依据。关于配合收储奖励,以具体收储公告中明确的收储期限作为奖励补偿的依据,如带建筑物收储的企业用地,企业应在公告后的三个月内完成土地收储合同签订(包含权属调查、中介评估及内部审批时限,暂定一个月),逾期奖励减半或不予奖励。关于企业转产转型奖励补助,以企业用地使用效能作为奖励补偿的依据,对经自然资源、发改、环保、财政、地税等部门考核认定达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探索借鉴上海、东莞等地区“基础补偿(房地评估补偿款)+增值共享(土地出让增值收益按一定比例分成)”的土地收储补偿方式,以鼓励优质企业留在本地再投资;对收储时经认定达产评估或过程评估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用地,按合同约定收回土地使用权,不予收储奖励补偿。

2.4 构建完善的土地整治理论和技术体系

想要使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并达到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目的, 就需要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构建完善的土地整治体系。首先,对土地整治的定位、功能、模式及对象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其次,针对土地整治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理论方式和技术;最后,对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创新,同时将理论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技术,并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进行实际工作时,还应对土地规划、景观生态及恢复生态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并在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土地整治方案进行制定,以此从宏观层面对土地的空间格局布置进行把控[4]。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必须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不断探索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从而加快我国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发展速度,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颖.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探析[J].科技风,2019,(12):110.

[2] 李炎彰.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9,(8):11-12.

[3] 林小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8,(26):209-210.

[4] 崔琳品.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4): 201-202.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生态建设问题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